我的抗联岁月有个探长

第385章 河谷高地

暴风雪刮个不停,身前的篝火都处于摇摇欲坠中。

陆北掐算着时间,叫醒轮流执勤站岗的战士,和他们一起去换岗,顺带去巡逻一番。

踩在膝盖深的积雪中,闻云峰见陆北起身去巡逻,他也背着步枪跟在后面。对此陆北并没有多言,对方只不过是想学习如何在白山黑水中作战,尽可能早些适应这种生活,任何细小的事项都是抗联用血泪总结出的经验。

手挽手,陆北走到一个雪窝子里面,两名战士相互依偎在一起取暖,见到换岗的人过来急忙起身。

“报告支队长,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归队。”

“是!”

很快,另外两名战士便钻进去,躲在雪窝子里进行警戒。

一路巡查,双脚踩在厚厚积雪中咯咯作响。

走上一个山岗时,夜色中有一道黑影正在飞奔而来,手脚并用在雪地里爬行。

“快!快去向支队长汇报,山下有敌人出现。”

“怎么回事?”陆北搀扶着那名战士。

其余人都卸下武器,持枪四处警戒。

“报告支队长,山下有火光。”

爬上哨点所在的山岗子,这是一处视线极好的位置,在山下有一条火龙正在缓缓移动,如此明目张胆的明火执仗,唯有日伪军。

对方并没有发现与他们只有一个山头距离的抗联部队,而是朝着东面行军,陆北立刻便明悟过来,这支日伪军部队的目的应该是西诺敏河山口。只要扼守住西诺敏河入山的河道,抗联骑兵部队就成了瓮中之鳖。

河口很重要,这是军事地形学所决定的战略要地,若是失去河口通道,那么骑兵部队就必须丢下马匹,徒步走进山林中躲避日伪军主力。

“现在怎么办?”闻云峰看向陆北。

“没多大事。”

“啊?”

陆北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于日军会抢占西诺敏河山口,这点陆北早已经预料到,这是一盘棋,他率领骑兵部队在荒原中到处截杀山林搜索队,其目的就是吸引日伪军注意力。日军若是想聚而歼之,必须要扼守住西诺敏河山口,防止抗联骑兵部队逃窜入山。

这是陆北准备的杀戮场,他等待着日伪军进入。

回到宿营地,陆北下令叫醒战士们,随即开始收拾物品开始移动。

······

接到桥本三木命令之后,各地的日伪军骑兵部队都开始快速向西诺敏河山口进发,这是一场博弈,也是一场豪赌。

拿不下西诺敏河山口,就无法对抗联部队进行包围,拿下西诺敏河山口,那么抗联骑兵部队就处于一个腹背受敌的位置。

桥本三木的命令是错误的,他没有徐徐图之让步兵稳扎稳打,而是派遣骑兵部队率先抢占西诺敏河山口,他手中有三百多骑兵部队,都是各地抽调而来的伪军警察部队,还有第十五大队的骑兵联络队。

这些还不包括铃木次郎所掌握的山林搜索队,在兵力方面日军处于绝对的优势,按理说即使三百多人的骑兵部队无法占领西诺敏河山口,也能坚持到后续支援部队抵达。

但桥本三木漏算一件事,就是在冬季之前撤入到大兴安岭地区休整的第一支队,陆北敢如此行事,也是有第一支队作为援护。

西诺敏河山口是进山的重点防御目标,他不可能不防。

当这支日伪军昼夜行军,忍受寒风暴雪,终于抵达西诺敏河山口位置时,已经是黎明时分。

在西诺敏河山口两侧早已构筑好防御工事,一支队支队长张光迪和政治部主任陈雷早就发现这群日伪军骑兵部队,随即命令战士们做好战斗准备。

窝在用水浇筑出来的坚冰阵地后,张光迪用望远镜查看前方荒原上的情况。

“陆北那小子真能算计,瞧这些高头大马,都是老子的。”

陈雷憋笑道:“眼红了?”

“可不是,五支队搞个骑兵部队满天下溜达,日本人还拿他们没法子。要是我们一支队也能搞个骑兵部队,也能把日本溜的满天下跑。”

“一个骑兵可顶三个步兵,咱们能吃得消吗?”

张光迪放下望远镜:“陆北那小子怎么养的起?”

“他?”陈雷忍不住吐槽道:“这小子是参谋长的爱将,甭管龙南龙北,只要有战斗就让五支队参加。他五支队就没消停过,日本人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

“上来了!”

“敌人上来了!”

前方观察哨通报,在河谷入口的漏斗型山口处,日伪军骑兵部队下马集结起来,开始向山口两侧高地进行搜索。他们似乎没有预料到抗联会在这里设伏,想着只要占领河谷入口高地,那么他们就能赶鸭子一般将抗联骑兵部队围困在荒原上。

清晨的寒风很是刺骨,上百号伪军骑兵士兵分做两拨人,分别向两侧河谷高地攀爬。

张光迪并未第一时间命令射击,而是让一支队的战士们准备好手榴弹,等敌人爬上来之后丢一轮手榴弹,将他们赶下去。这样做不仅仅能有效遏制住敌人的进攻,还能避免暴露火力。

只要火力部署没有暴露,日伪军就会投鼠忌器,不知道该如何合理的进攻。

打仗既不是一锤子买卖,也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一轮冲,而是需要一步步了解敌人的火力部署,尽可能合理的消灭敌人火力点,制定出完善的进攻方案,避免伤亡过大。

上百名伪军士兵气喘吁吁爬到一半,眼看还有四五十米就要爬到山顶上,忽然只见黑漆漆的东西落下来,各种手榴弹和手雷丢下。

‘嘭嘭嘭~~~’

‘嘭——!’

随之而来的是此起彼伏的爆炸声,气浪卷起雪花,破片夹杂冰雪,滴滴血红绽放在白晶之上。手榴弹、手雷倾泻而下,顿时将正在低头爬坡的伪军士兵给炸的七零八落。

爆炸引起山坡上发生滑坡现象,伪军们被积雪夹杂着滚落下去,霎时间哀嚎声不断,不少伪军直接被积雪掩埋住。

随着一轮手雷投掷,敌军被打个措手不及。

在山底下的日军中尉看见河谷两侧的高地,霎时便心如死灰,他们是骑兵部队,根本没有携带迫击炮之类的重武器,而且昼夜的行军让士兵叫苦不迭,很难对河谷两侧高地发起进攻。

可命令又不可能违背,只能硬着头皮去进攻河谷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