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联岁月有个探长

第373章 来自远方的人

经历过九一八事变,攻打过北大营,甚至率领一个小队在讷河战斗过的桥本三木拥有充足的战斗经验,知道东北的冬季平等对待任何人。

关东军对于抗联的优势在于兵力、补给线、反应能力。

这在任何战场上,只要掌握如上几点,哪怕是蠢货都能打赢一场战斗,但他们面对的是抗联,一群在白山黑水间与世隔绝,却永不言退的疯子。

桥本三木研究过第四师团的讨伐总结,那是一名叫栗山的少佐所书写的报告书,赢得关东军乃至大本营的一致好评。以前面临东北抗日联军,日本要付出全国百分之一的gdp用于讨伐满洲境内抗日分子。

但是这份报告书出炉之后,大本营决定用全国百分之三,乃至百分之五的gdp用于讨伐围剿抗联。从三七年到如今三九年末,整整三年的时间,耗费国内百分之三的gdp仍然无法彻底完成治安肃正。

尤其是哈拉哈河事件,也就是诺门罕战役期间,抗联带给关东军的压力太大,北黑线、齐黑线停运一个多月,导致大本营都在关注这件事,甚至陆军大臣都询问到底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彻底解决抗联。

抗联每在东北多消灭一个敌人,关内敌人便少一个,每多牵制一个敌人,关内便少一名敌人,这并非空话,而是关东军货真价实经历的事情。

只要抗联一日不除,整个伪满洲国就彻底不会安分下来。

手指封冻的音河,桥本三木说:“决不能让匪寇第五支队突破音河,不然帝国的颜面尽失。”

“抱歉,桥本阁下。”

铃木次郎低头弯腰道:“冬季进山讨伐搜索实在是强人所难,要征调很多物资装备,而且如果没有有效的战术指导,搜索队极容易在山林中被匪寇所伤。

您应该明白,小股搜索队进山的危险性。”

“这不是请求,是命令!”

“哈依!”

见桥本三木这样说,铃木次郎也没有什么办法,即使硬着头皮他也得让搜索队进山。

懒得与铃木次郎解释太多,这是桥本三木从第四师团讨伐治安肃正报告所领悟到的经验,既然要下决心清剿讨伐,那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帝国在三江地区花费大量经费用于讨伐,效果是极为明显的,三江地区的匪患已经得到有效遏制。

要想得到收获,那就必须比抗联匪寇更狠,不仅仅对敌人狠,对自己也要下狠心。

桥本三木冷峻的说:“从音河向北搜索,第十五大队会逐步推进,宪兵警察部队也将会出动。匪寇第五支队就在甘河以南、西诺敏河以北,嫩江以西的山林区域。

找到他们的冬季营地,航空兵部队和参谋部的工作班也会协助进行搜索工作,这是来自梅津司令官的命令,司令官可是十分关注对于抗日匪寇的讨伐肃正工作!”

“哈依!”

这次,铃木次郎喊的很大声,他知道这件工作毫无搪塞的可能,无论最后胜败是谁,功劳永远与他无关,他并不是出生于武士家族的孩子,也不是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军校生,只是半路出家的特务,靠着贩卖‘长寿丸’组织起山林搜索队。

英雄不问出处这件事,在日军部队中是不可能的,要么是贵族出身,要么是社会精英。

许多日本精英之所以支持战争,是因为小镇做题家在日本,靠着做题真的能够出人头地。

打发走铃木次郎,桥本三木走在膝盖深的积雪中,他也是小镇做题家出身,并且愿意身先士卒,这也是他深受底层士兵敬重的原因。

在厚厚积雪中走了十几分钟,双腿如同灌铅似的难以拔出,彻骨的寒冷让桥本三木每走一步都极为困难,呼吸剧烈。周围的部下跟着他一起走,在寒风凌冽中穿行。

走了半个小时,桥本三木彻底被东北的寒冷所阻挡,他对抗联能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坚持作战也感到折服。

“每个中队每天必须进行耐寒训练,今天只是一次训练,之后我会同诸君一起努力。让满洲的冬季,彻底被帝国军人的勇敢征服!

勇士们,你们是最强大的帝国军人,是帝国之花!”

“板载!”

“板载!”

当长官都不畏寒冷,他们也没什么不满。

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冬季进山搜索,桥本三木的命令是正确的,虽然他知道小股搜索队进山遇见抗联只能是全军覆没,但这是好消息,能够得到抗联的具体位置。

这是用人命堆积起来的优势,山民的命不值钱,只要给些‘长寿丸’,那些深陷‘长寿丸’不可自拔的山民会拼尽一切,即使是妻儿都可以卖掉,何况是赖以生存的牛羊。

新的满洲不需要任何支那人,这里将会是帝国子民的乐土!

······

自打小黑山战斗过后近一个月,日军像是遗忘他们似的。

陆北在山林荒原中翻开雪层,身后的马群自顾自啃食干草,他们有几百匹马,吃起草来可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些伤冻的马匹都给宰杀吃掉,五支队的日子倒算安逸。

一边翻雪层,陆北一边在思考,日本人阵仗那么大,不可能说是虎头蛇尾的结束掉冬季例行讨伐作战。马群啃食干草后,在其身后有战士将雪层再度盖上。

放了一上午的马,陆北冻的跟孙子似的回到密营基地,一进门就躲在被窝里,其他轮值帮忙放马找草料的战士也都如此。

“好了没?”

房门被推开,一名战士朝屋里问。

曹大荣戴着耳机捯饬电台,暴风雪天气,电波传播有阻碍,必须加高天线。

“可以了,将天线固定好。”

“是!”

躲在被窝里的陆北稍微暖和些许,盘腿坐在木床上扣手指头,上面长满冻疮,越扣越痒,扣的双手破烂不堪。

“还没接收到?”

曹大荣调整波道扭矩:“已经好了,还好有备用天线。”

昨晚刮了一整夜的烟炮,暴风雪将原本固定在屋顶的天线给吹断,而且为了避风和隐蔽,密营又是选择山谷之中,信号格挡严重。

破译完电文,曹大荣将电文递给陆北:“朝阳山密营基地转述伯力城代表办事处电报,称李兆林总指挥他们已经安全抵达伯力城,与吉东、南满代表达成统一组织问题。”

“南满部队有代表去伯力城了?”陆北大吃一惊。

“你自己不会看吗?”

这是一份长电文,陆北在第二页纸上找到关于各部队代表的情况,南满部队接到苏军的通知,派遣代表已经抵达伯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