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抗争条件
从科洛河西行,陆北率领第五支队抵达霍龙门车站以南二十公里左右的山林子附近。
在这里,他们与一个达斡尔族部落相遇。
许久未见,阿克察·都安早就翘首以盼,当看见第五支队的同袍后,这位北国的汉子忍不住落泪。大额乌苏兄弟两人邀请第五支队的指战员来到前往他们部落休息。
“大额乌苏叔叔,我的部落呢?”义尔格急不可耐向他们询问。
看着义尔格,大额乌苏也是差点没认出来,眼前的少年一年未见,个子长了不少,比起在部落的时候身子骨更为结实。因为义尔格是队伍里年龄最小的战士,他得到兄长们的照顾,生活虽然艰苦,但大家还是将好东西留给他。
抱住义尔格,大额乌苏差点没抱起来:“义尔格啊,你都比叔叔高了。”
“盖山叔叔呢,我的部落在什么地方?”
“哈哈哈,这个猴急的样子。”
“哎呀!你快说啊!”
达斡尔部落的少男少女们都跑来,来探望这位曾经的同伴,但看见义尔格背着步枪,腰间挂着一支手枪,头戴苏式骑兵尖头帽,众人围着他问东问西。
大额乌苏笑着喊道:“他们在甘河牧场,大家都很想念你。”
“知道了!”
背着步枪,义尔格接受曾经同伴们的欢迎,他从挎包里取出珍藏许久的糖果分给大家,一群半大小子在雪地里打滚嬉闹。
安排完战士们的宿营地,以及执勤站岗的各种工作,部落里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搬来草料帮忙喂食战马,早就与抗联有过接触的他们并不反感。
陆北和吕三思在大额乌苏的邀请下来到一顶较大的帐篷,屋内燃烧着马粪,很是温暖。
“支队长、政委,我可是想死你们了。”阿克察张开怀抱。
“大家也很想念你。”
“请坐。”大额乌苏兄弟两人抬手。
“谢谢。”
落座后,大额乌苏为他们倒上热茶,在‘领导’面前对阿克察极尽夸赞,说起他联合附近的几个游牧部落一起对抗山货商人,让对方不得不给出好价钱收购山货。
号召众多部落一起互相帮助,拯救了一个处于饥寒交迫中的游牧部落,得到嫩江原很多游牧部落的称赞,甚至连治理伪兴安省的当地兴安局官员都听说过他。
听闻事迹之后,吕三思提醒道:“你要注意一些,日寇在这里施行‘特权奉上’政策,为了更好统治一直在打压人人平等、互帮互助,对于有号召力的部落头领会特别关注。
或许他们已经注意到你,联合广大游牧民同胞没错,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切记不能暴露身份。”
“是,我会注意的。”
“那就好。”
说起‘特权奉上’和‘蒙地奉上’政策,大额乌苏想起来便生气。
所谓‘蒙地奉上’和‘特权奉上’,是日寇为了瓦解旧王公贵族自治权,每年向旧贵族支付数十万元利息,用以换取他们的自治权力,重新对内蒙东部地区进行土地丈量,收取行政税收权力。
日寇这一招,直接将旧王公贵族的自治权夺走,将自治转变为日伪政府直接控制,代价则是下辖地民众承受的赋税几何式倍增,很多游牧民因为交不起出荷粮导致牛羊牲畜被夺走破产,大量转为农耕的少数民族百姓直接成为日伪政府的佃户。
虽然日寇嘴上喊着少数民族特权,进行民族分离政策,但在不当人这方面是一贯的,不会因为谁是骑马放牧、谁是扛锄头种地,就会对谁进行优待。
后来草原荒漠化也有日寇的功劳,交不起高昂赋税的百姓只能开垦荒原放牧种地,日寇进行详细调查,为了榨取战争物资而协助进行开垦。
日寇在游牧地区的统治可不光是征调民众编练伪军,对于经济压榨也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大额乌苏忿忿不平的说:“我带部落离开也是因为这件事,不仅仅掠夺人口编军,部落里的牲畜日本人强制收购,是按半价,甚至有的时候还不给钱。我们游牧部落经常迁徙,往往迁徙之后回来找他们要钱,非得说已经给了,要么就是出荷官调职他们不知道。
他们给牲畜打上铜钉子,每年秋天都会进行清点,要是少了一头就得赔他们一头,明明是我们的牲畜,为什么要赔钱给他们?”
说起日寇的不当人和竭泽而渔,大额乌苏就生气,他的部落也是被逼到破败,差点消散在山林原野中。
仔细倾听大额乌苏和阿克察的介绍,陆北觉得游牧地区的抗日斗争条件很不错,有人遭到压迫,那么肯定有人会反抗,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至少在日寇投降后,投靠国府施行日寇统治政策的旧王公贵族就被少数民族兄弟砍,四野骑兵师就是由这群游牧民和起义少数民族士兵军官组成,砍起来可不带手软的。
跑外面一直反对的那群人,就是跑得快,当年四野骑兵师没追上。
贵族自治权没了,不能继续作威作福压榨老百姓,可不得魔怔一般反。
了解完当地的民众风土人情和政治条件后,陆北对于前往大兴安岭地区活动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亲不亲阶级分,旧王公贵族出卖当地群众利益,那么是完全可以夺取的。
随后,阿克察·都安向众人介绍起兴安军此次讨伐情况。
“多亏了大额乌苏兄弟,还有很多游牧民同胞帮助,我们前几天刚刚前往小黑山车站与当地驻守的兴安军骑兵进行接触,他们刚刚打完诺门罕战役,士气很低,在战役中有大量部队逃亡或者哗变。
加上风传日寇要对兴安军内部进行调整,很多兴安军将士对于前路很是迷茫,反战意识逐渐升起。而且咱们抗联对当地群众采取正确的民族政策,让一部分接受过教育的军官对于讨伐抗联是抵触的。
我觉得如果咱们主力要进入大兴安岭地区活动,那么必须要坚决贯彻组织的民族政策,对于兴安军采取攻心为上的计策。”
“具体兵力布置如何?”陆北问。
取出地图,这是阿克察自己绘制的地图,之前的军事教育有了一定反馈,可以明确知晓敌人方位及地形。这也是五支队为何能总是游走于刀尖之上的原因之一,对于当地山川地形和交通网了如指掌,一定程度拉近与日寇的距离。
阿克察·都安指着地图一个点说:“兴安军出动一个骑兵团、一个迫击炮团,而且日寇似乎还准备组织一定数量的山林搜索队,都是由少数民族组成。
目前已经有一个营骑兵连开赴至小黑山站,他们的是为日寇讨伐队负责搜索任务,另外两个骑兵营将会逐步至霍龙门至科洛河村一带,这里都是平原极适合骑兵活动。
另外还有一个迫击炮团,尚未抵达嫩江地区,他们刚刚经历惨败,我估计这支迫击炮团是凑数的,主力是日军的第三独立守备队第十五大队,他们目前驻扎在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