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天下第一等呀
第412章 王上说的都对
小
大
林萧的话音落下,大堂之内,落针可闻。
铁路,连接疆土。
报纸,连接人心。
一实一虚,一张一弛,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扼住了在场所有人的心脏。
宋清和站在那里,整个人像是被雷劈中了一般,呆立了半晌,身体才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这是何等恐怖的阳谋!
先是以火车这种神迹,展现镇北国碾压时代的无上伟力,在百姓心中铸就神明般的威望。再以报纸这种看似寻常的物件,将王上的意志、王国的富强,如春风化雨般,渗透进每一个人的思想里。
经济、军事、舆论……三位一体,无孔不入!
宋清和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他看着地图上那片广袤的属于大周的疆域,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座名为“大周”的腐朽大厦,在这悄无声息的攻势下,轰然倒塌的场景。
“王上……王上真乃天人也!”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因极度的激动而嘶哑,“此策一出,何须百万大军!天下归心,指日可待!”
李德全那张满是褶子的老脸,此刻也是老泪纵横。他想得没有宋清和那么深,却想得更为朴实。他仿佛已经看到,大周那些还在苛捐杂税下苦苦挣扎的百姓,拿到这份报纸时,眼中会燃起怎样的希望。
“老臣……老臣替天下百姓,谢王上大恩!”李德全也跟着跪了下去,磕头磕得砰砰作响。
王建和孙明德两个武将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撼。他们听不懂什么舆论、什么攻心,但他们听懂了林萧最后那句“谁敢拦,就打下他的城池,在他府衙的门口卖报纸”。
“他娘的……”孙明德挠了挠头,憋了半天,才冒出一句,“王上这法子,比咱们的炮弹还狠!炮弹是轰烂人的身子,这玩意儿,是直接往人心里捅刀子啊!”
……
几日后。
北平郡郡守府的书房内,林萧正在处理堆积如山的公务。
阿古拉像个影子一样,抱着手臂,站在角落里。
这些天,她旁观着林萧如何治理这片土地。她亲眼看到,一道道命令从这个书房发出,然后以一种她无法理解的效率,在整个北境执行下去。
今天,是下令在某个新收复的郡县修建学堂,让所有适龄孩童免费入学。
明天,是调拨水泥,去加固千里之外的一条河堤。
后天,是一份关于新式农具推广的报告,上面清晰地列着数据,预计能让今年的粮食增产三成。
一切都井井有条,高效得令人发指。
阿古拉越看,心越沉。
她想起了自己的草原,想起了父汗的王庭。父汗的会议,永远是关于哪个部落不听话了要去征讨,抢来的牛羊女人该怎么分。他们强大,勇猛,却也混乱,野蛮。
跟林萧的王国比起来,根本就不像是同一个时代的东西。
草原……拿什么跟人家斗?
这一刻,一种名为绝望的情绪,彻底覆盖了她的心。
而在这绝望之中,一抹她不愿承认的,对林萧的崇拜,悄然钻了出来。
这个男人,是真正的雄主。
就在她心绪复杂之际,林萧头也不抬地翻阅着文件,淡淡地开口。
“过来。”
阿古拉身子一僵,走了过去。
“磨墨。”
阿古拉咬了咬唇,拿起墨锭,默默地在砚台里研磨起来。
书房里很安静,只有毛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林萧批阅完一份文件,随手放到一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目光落在了阿古拉身上。
她穿着一身贴身的劲装,勾勒出野性而矫健的曲线,微微俯身磨墨时,臀部的弧线更是挺翘惹眼。
“屁股,翘起来。”林萧的声音依旧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你!”阿古拉猛地抬头,磨墨的手停了下来,眼中瞬间燃起怒火与屈辱。
林萧放下茶杯,眼神终于从文件中移开,落在了她的脸上。
“本王的话,不想说第二遍。”
阿古拉的呼吸一滞。
她想反抗,想把手里的砚台砸到那张可恶的脸上。
可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日火车上风驰电掣的场景,浮现出站台前那几十万狂热跪拜的人群,浮现出这几天看到的,镇北国那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景象。
阿古拉的脸涨得通红,眼中水光浮动,最终,她还是缓缓地转过身,背对着林萧,双手撑在书桌上,在极度的羞耻中,将身子弯了下去,将那充满力量与弹性的丰腴翘臀,高高地抬了起来。
【叮!阿古拉好感度+2,当前好感度9。】
……
一周后,《镇北日报》第一期,正式发行。
王都的街头巷尾,一夜之间多出了许多穿着统一制服,背着帆布包的报童。
“卖报!卖报!”
“《镇北日报》创刊号!王上亲笔题词!火车通车大典盛况,独家报道!”
“一文钱一份!只要一文钱,天下大事全知道!”
王铁柱家门口,王狗剩早就按捺不住,第一个冲了出去,从报童手里抢过一份还带着墨香的报纸。
“爹!爹你快来看!”王狗剩激动得满脸通红,把报纸摊在柜台上,“这上面写的,跟那天王上说的一模一样!”
王铁柱凑过去,他识字不多,但“镇北日报”四个龙飞凤凤舞的大字还是认得的。
“这……这就是报纸?”
“对啊!”王狗剩指着上面最大的一副版画,那正是火车头停在站台上的雄姿,“爹你看,这是咱们之前坐的火车!下面还有字,说……说这火车一趟就能拉五千石粮食!我的娘!”
周围的街坊邻居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五千石?乖乖,那得多少头牛才能拉得动?”
“快念念,还写了啥?”
王狗剩清了清嗓子,大声念道:“镇北王令:二期铁路工程即刻启动!西通草原,东连渔港,三年之内,铁路网覆盖全境!”
“政务院公告:为配合铁路建设,现招募劳工十万名,包吃住,月钱三百文!”
“哗!”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三百文!还包吃住!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俺要去!俺要去报名!”一个壮汉激动地喊道。
“还有我!”
王铁柱听着这一切,看着儿子和街坊们脸上那发自内心的兴奋与希望,眼眶有些发热。
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声音有些哽咽:“好……好啊……这才是咱们该有的日子。”
另一边,赵满仓也买下了一份报纸。他看不懂,便请邻居家刚从学堂放学的半大孩子给他念。
当听到报纸上说,钢铁厂上个月的钢铁产量,又翻了一番!有了这些铁,就能修更多的铁路,造更多的农具时,这位饱经沧桑的老汉再也忍不住,浑浊的老泪潸然而下。
他捧着那张薄薄的纸,像是捧着什么绝世珍宝。
“有王上在,咱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啊!”
他对着王宫的方向,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这一天,相似的场景,在镇北国每一个有报纸卖的角落里上演着。
“他娘的!以前在大周,官府发的告示,不是加税就是征粮!”一个汉子狠狠啐了一口,“哪像咱们王上,心里装的都是咱们老百姓!”
“没错!跟着王上,浑身都是干劲!”
百姓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脉搏。
他们知道了王上在做什么,知道了军队在做什么,知道了这个国家每天都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那份报纸,不仅仅是一张纸,它是一扇窗,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铁路,连接疆土。
报纸,连接人心。
一实一虚,一张一弛,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扼住了在场所有人的心脏。
宋清和站在那里,整个人像是被雷劈中了一般,呆立了半晌,身体才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这是何等恐怖的阳谋!
先是以火车这种神迹,展现镇北国碾压时代的无上伟力,在百姓心中铸就神明般的威望。再以报纸这种看似寻常的物件,将王上的意志、王国的富强,如春风化雨般,渗透进每一个人的思想里。
经济、军事、舆论……三位一体,无孔不入!
宋清和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他看着地图上那片广袤的属于大周的疆域,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座名为“大周”的腐朽大厦,在这悄无声息的攻势下,轰然倒塌的场景。
“王上……王上真乃天人也!”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因极度的激动而嘶哑,“此策一出,何须百万大军!天下归心,指日可待!”
李德全那张满是褶子的老脸,此刻也是老泪纵横。他想得没有宋清和那么深,却想得更为朴实。他仿佛已经看到,大周那些还在苛捐杂税下苦苦挣扎的百姓,拿到这份报纸时,眼中会燃起怎样的希望。
“老臣……老臣替天下百姓,谢王上大恩!”李德全也跟着跪了下去,磕头磕得砰砰作响。
王建和孙明德两个武将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撼。他们听不懂什么舆论、什么攻心,但他们听懂了林萧最后那句“谁敢拦,就打下他的城池,在他府衙的门口卖报纸”。
“他娘的……”孙明德挠了挠头,憋了半天,才冒出一句,“王上这法子,比咱们的炮弹还狠!炮弹是轰烂人的身子,这玩意儿,是直接往人心里捅刀子啊!”
……
几日后。
北平郡郡守府的书房内,林萧正在处理堆积如山的公务。
阿古拉像个影子一样,抱着手臂,站在角落里。
这些天,她旁观着林萧如何治理这片土地。她亲眼看到,一道道命令从这个书房发出,然后以一种她无法理解的效率,在整个北境执行下去。
今天,是下令在某个新收复的郡县修建学堂,让所有适龄孩童免费入学。
明天,是调拨水泥,去加固千里之外的一条河堤。
后天,是一份关于新式农具推广的报告,上面清晰地列着数据,预计能让今年的粮食增产三成。
一切都井井有条,高效得令人发指。
阿古拉越看,心越沉。
她想起了自己的草原,想起了父汗的王庭。父汗的会议,永远是关于哪个部落不听话了要去征讨,抢来的牛羊女人该怎么分。他们强大,勇猛,却也混乱,野蛮。
跟林萧的王国比起来,根本就不像是同一个时代的东西。
草原……拿什么跟人家斗?
这一刻,一种名为绝望的情绪,彻底覆盖了她的心。
而在这绝望之中,一抹她不愿承认的,对林萧的崇拜,悄然钻了出来。
这个男人,是真正的雄主。
就在她心绪复杂之际,林萧头也不抬地翻阅着文件,淡淡地开口。
“过来。”
阿古拉身子一僵,走了过去。
“磨墨。”
阿古拉咬了咬唇,拿起墨锭,默默地在砚台里研磨起来。
书房里很安静,只有毛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林萧批阅完一份文件,随手放到一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目光落在了阿古拉身上。
她穿着一身贴身的劲装,勾勒出野性而矫健的曲线,微微俯身磨墨时,臀部的弧线更是挺翘惹眼。
“屁股,翘起来。”林萧的声音依旧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你!”阿古拉猛地抬头,磨墨的手停了下来,眼中瞬间燃起怒火与屈辱。
林萧放下茶杯,眼神终于从文件中移开,落在了她的脸上。
“本王的话,不想说第二遍。”
阿古拉的呼吸一滞。
她想反抗,想把手里的砚台砸到那张可恶的脸上。
可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日火车上风驰电掣的场景,浮现出站台前那几十万狂热跪拜的人群,浮现出这几天看到的,镇北国那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景象。
阿古拉的脸涨得通红,眼中水光浮动,最终,她还是缓缓地转过身,背对着林萧,双手撑在书桌上,在极度的羞耻中,将身子弯了下去,将那充满力量与弹性的丰腴翘臀,高高地抬了起来。
【叮!阿古拉好感度+2,当前好感度9。】
……
一周后,《镇北日报》第一期,正式发行。
王都的街头巷尾,一夜之间多出了许多穿着统一制服,背着帆布包的报童。
“卖报!卖报!”
“《镇北日报》创刊号!王上亲笔题词!火车通车大典盛况,独家报道!”
“一文钱一份!只要一文钱,天下大事全知道!”
王铁柱家门口,王狗剩早就按捺不住,第一个冲了出去,从报童手里抢过一份还带着墨香的报纸。
“爹!爹你快来看!”王狗剩激动得满脸通红,把报纸摊在柜台上,“这上面写的,跟那天王上说的一模一样!”
王铁柱凑过去,他识字不多,但“镇北日报”四个龙飞凤凤舞的大字还是认得的。
“这……这就是报纸?”
“对啊!”王狗剩指着上面最大的一副版画,那正是火车头停在站台上的雄姿,“爹你看,这是咱们之前坐的火车!下面还有字,说……说这火车一趟就能拉五千石粮食!我的娘!”
周围的街坊邻居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五千石?乖乖,那得多少头牛才能拉得动?”
“快念念,还写了啥?”
王狗剩清了清嗓子,大声念道:“镇北王令:二期铁路工程即刻启动!西通草原,东连渔港,三年之内,铁路网覆盖全境!”
“政务院公告:为配合铁路建设,现招募劳工十万名,包吃住,月钱三百文!”
“哗!”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三百文!还包吃住!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俺要去!俺要去报名!”一个壮汉激动地喊道。
“还有我!”
王铁柱听着这一切,看着儿子和街坊们脸上那发自内心的兴奋与希望,眼眶有些发热。
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声音有些哽咽:“好……好啊……这才是咱们该有的日子。”
另一边,赵满仓也买下了一份报纸。他看不懂,便请邻居家刚从学堂放学的半大孩子给他念。
当听到报纸上说,钢铁厂上个月的钢铁产量,又翻了一番!有了这些铁,就能修更多的铁路,造更多的农具时,这位饱经沧桑的老汉再也忍不住,浑浊的老泪潸然而下。
他捧着那张薄薄的纸,像是捧着什么绝世珍宝。
“有王上在,咱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啊!”
他对着王宫的方向,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这一天,相似的场景,在镇北国每一个有报纸卖的角落里上演着。
“他娘的!以前在大周,官府发的告示,不是加税就是征粮!”一个汉子狠狠啐了一口,“哪像咱们王上,心里装的都是咱们老百姓!”
“没错!跟着王上,浑身都是干劲!”
百姓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脉搏。
他们知道了王上在做什么,知道了军队在做什么,知道了这个国家每天都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那份报纸,不仅仅是一张纸,它是一扇窗,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