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太离谱了吧
英国希望大楚帝国海军出面,围歼沙俄太平洋第二舰队?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听到这一请求时,满眼都是惊异之色,这特么也太离谱了吧?
这感觉就是坐在拳击台边吃瓜看的正高兴,忽然台上的裁判招招手,说道;
“这棒小伙子不错,看起来骨骼清奇,拯救东北亚区域和平稳定的大任就托付给你了,上台来表演一下吧。”
尼玛,还能更扯一些吗?
眼见着皇帝陛下用质疑的眼神在打量着自己,新任首相李经会心跳都不由得漏了一拍,帮忙解释说道;
“启奏陛下
微臣等也觉得过于荒谬,在得知是英国外交大臣坎贝尔勋爵发来的外交邮件中提出的正式请求后。
兹事体大,未敢擅专,特意进宫请旨定夺。”
事涉反常必有妖。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眉头一挑,冷声问道;“哦,海军部的意见呢?”
“回陛下的话,帝国海军部无条件遵从陛下旨意,皇旗所指之处,俱为糜粉。”
“嗯,他们还没有利令智昏,这不是我们的战争。让他们打去,帝国只管看戏就好了。”大楚皇帝郑国辉断然挥手说道,没有一点余地。
首相李经会躬身施礼,道;“微臣遵旨。”
随后,首相李经会又奏报了最新通过的“皇家海军十年力量整备计划”,将从1905年开始专项大额拨款,主旨为海军主战装备淘旧换新,保持在世界顶尖海军强国行列中。
这个所谓的“顶尖”概念,也就是前三的意思。
率先出炉的就是“甲米地伯爵”级重巡洋舰计划,鉴于当前海军装备新科技突飞猛进的现实,原有14000吨的建造计划彻底推翻。
原因很简单
以英德美为首的欧美海军强国,在计划建造的新一级的无畏级战列舰,狮级战列巡洋舰,布吕歇尔重巡洋舰上,战舰排水量都翻倍的增加,以适应新时代海战需求。
从英国秘密渠道传来的消息
最新设计的英国狮级战列巡洋舰排水量超过2万吨,很大可能在24000~25000吨之间,满载排水量接近3万吨。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改变,是得益于舰艇蒸汽轮机动力突飞猛进的发展,有能力驱动近3万吨的巨舰以超过26节的高速在海面上狂飙。
新式13.5英寸的mk-v型主舰炮(即343mm)技术业已成熟,极大概率会搭载在英国皇家海军新式战舰上,将会改变未来海战的面貌。
mk-v型主舰炮口径更大,火力更猛,毁伤能力自然更强。
这型舰炮的长度为15.43米,重76吨,炮弹重567公斤,炮管寿命为300至350次全装药射击,技术水平相当不错。
在20度仰角时,发射穿甲弹最远射程达到23.8公里,射速为每分钟2发,不过实际战斗中,发射两发炮弹,最快能达到1分20秒的时间。
这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战舰投送的火力密集度极大的增加,命中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这是严谨的数学问题。
面对世界海洋的新挑战,大楚帝国皇家海军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首先就要增加战舰的防御力,这是因为是13.5英寸的主舰炮破甲能力更强,侵彻穿深更大,必须要用更厚的防弹钢甲防御。
在mk-v型舰炮面前,原本的战列舰和重巡洋舰通通过时,变得不堪一击。
343毫米的45倍口径巨炮,有能力轻易的撕碎八英寸厚的防弹装甲带,给现今的主力战列舰带去致命危险,这也包括“马尼拉”级战列舰。
马尼拉级战列舰在重要的炮台,司令塔和弹药库等部位,装甲最厚能达到七至八英寸,能够扛住305毫米重炮的正面轰击。
可惜的是,这一指标已经落后时代了。
在英制mk-v型双联装主舰炮面前,当今世界海军强国装备的主力战舰通通过时,原本厚重的装甲能够被轻易撕碎,变得不堪一击起来。
应对的办法是什么?
无非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主力战列舰和重巡洋舰的防弹装甲水平升级,从原本的七至八英寸升级到十二甚至13英寸,防弹钢板的技术水准也要提升。
如此一来
就能防御住英制mk-v型双联装主舰炮正面轰击,适应当今世界海军装备竞赛的严峻需求。
以“马尼拉”级战列舰为例,其技术水准处于十九世纪末世界一流水准,与欧美海军强国主力战舰在同一水平上。
可惜,已经是昨日黄花。
“马尼拉”级战列舰防御主装甲带平均厚度为七至八英寸装甲钢,依据前后型号不同,重量在5600~6700吨之间。
若是升级到12英寸,那么仅防弹装甲带的重量就超过9500吨,相应的战舰就要加长,加宽,加高,大幅增加排水量。
加上英制mk-v型双联装主舰炮重量惊人,每一座炮塔重76吨,其相应的弹药库输弹机构,炮座强度都要提升,这是不争的事实。
二十世纪初的科技大爆发,在多个维度影响着世界海战的变量。
如今大楚帝国在欧洲潜伏的间谍,尤其是英国,都在竭力打探新式“狮”级战列巡洋舰的具体技术指标,而不是模糊露出的一点信息。
作为世界海军强国和海上运输强国,大楚帝国的蒸汽轮机科技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对英德顶尖水准不遑多让。
大楚帝国特有的背驼式双联装主舰炮布置方案,再加上本国13.5英寸双联装主舰炮的研发并不落后,已经在达沃海军靶场进行试射。
所以,全面推翻原本的“甲米地伯爵”级重巡洋舰建造蓝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皇家海军部推出了两种应对方案,分别是甲方案和乙方案。
甲方案中的新一级“甲米地伯爵”级重巡洋舰一型4艘,设计排水量26600余吨,搭载4座新式双联装13.5英寸主舰炮,设计航速26节。
乙方案是大幅加量版,方案中的新一级“甲米地伯爵”级重巡洋舰依然是一型4艘,设计排水量高达32000余吨,搭载4座新式双联装13.5英寸主舰炮,设计航速23.5节。
原本推翻的重巡洋舰建造计划,如今被改的面目全非。原本计划建造的12艘重巡洋舰,缩减为一型四艘,可单舰建造金额却极大的增长,翻番还拐弯。
而主力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彻底停顿,“椰城”级战列舰建造了两艘,这刚刚下水就落后了,已经彻底停止建造。
世界发展的实在太快,简直让人无所适从。
大楚皇帝郑国辉听了奏报后,神情凝重的未置可否,他的意思是让子弹先飞一会儿,不着急。
总不能被英国人计划中的新舰建造方案下破了胆,相比英国皇家舰队庞大的存量规模,大楚帝国掉头更容易。
而且大楚帝国有着充足的财力,不就是海上军备竞赛吗?
花钱就是了,谁怕谁?
时间来到了1905年3月底
万里迢迢从波罗的海前往东亚战区的沙俄皇家太平洋第二分舰队,此时正行驶在浩瀚的印度洋上。
在诺希北加满补给品后,沙俄舰队司令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自行率领第二太平洋舰队航向远东,正在进行超长距离的跨洋航行。
印度洋上气候炎热,而且德法在印度洋没有殖民地可供补给,一切只能靠沙俄舰队中的补给舰来维持整个舰队的运作。
在印度洋上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创下了世界首次在航行途中进行舰对舰补给燃料的记录,并且补给的是固体的煤,而不是液体的柴油。
在浩瀚大洋上靠在一起的战舰,在波风浪谷中进行补给。
沙俄士兵脱光了衣服,只穿一件大裤衩子站在煤堆上,奋力的挥舞铁锹向输送带上铲运煤炭,累的个个舌头伸出老长。
一次煤炭补给上千吨,导致61名沙俄官兵累到中暑昏厥。
舰队从上到下个个就像煤黑子一样,除了眼睛和牙齿看出来白,其他地方完全被煤炭污渍包裹,艰辛之处就不用说了。
沙俄第二太平洋舰队的环球航行,一路都是在法德两国的港口补充,法德两国也给与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俄国向德国的汉堡-美洲航运公司租借高达70艘煤船,用于沿途补给,
德国与法国允许俄舰停靠其海外殖民地港口,当然,这不免引起英,日,美等国一阵抗议,可这都不算什么大事儿。
只要能让英国佬难受,法德两国都会默契的去做。
自从离开波罗的海母港以后,俄国舰队在1904年11月1日,抵达西班牙港口维哥港进行补给。
5天后
即1904年11月6日,沙俄舰队停靠法属北非的丹吉尔港再度补给。
自丹吉尔港出发以后,经过10余天航行,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的沙俄主舰队停靠在法属地达卡。
1904年12月1日,沙俄主舰队停靠在德属西非吕德里茨港,六天后,到达南非的摩珊麦兹港。
此时,远东已传来旅顺不保的噩耗。
从1904年12月16日重新出发,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主舰队到了卢德里兹,罗杰斯特文斯基海军中将已得知旅顺港内的俄舰已荡然无存。
舰队从上到下的士气受到严重影响,从这段航程开始,沙俄舰队官兵自残自伤的情况就骤然增多起来。
到了第二年
1905年1月13日,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与福克山少将率领的太平洋第三分舰队舰队,在德属东非殖民地噶格尼亚会合,好好的休整了一番。
这时候,更坏的消息亦传来,旅顺已经被扶桑军攻占。
这导致舰队上层出现意见分歧,舰队司令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想立刻启程赶往远东,趁旅顺封锁战后,扶桑舰队恢复元气之前,尽快进行决战。
可福克山少将的第三太平洋舰队经地中海时,不少老舰艇出现严重故障,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修理才能继续远航。
故而不同意立刻启航,双方发生了激烈争执。
最后还是沙皇尼古拉二世传令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要他停留一个多月时间,等待第三太平洋舰队一同增援远东。
反正这一路上,让人头疼的事情层出不穷。
这倒也没什么稀奇,在沙皇尼古拉二世意志下匆忙进行超长距离的跨洋远航,沙俄舰队从官兵到舰队本身,都没有充足的准备。
这种情况下,不出现问题才怪呢。
半个月后
沙俄舰队主力终于抵达法属西贡总督府辖下的金兰湾,这时已经是1905年4月14日了,距离出航整整半年时间。
楚国通过秘密渠道传回的消息显示
这些远航的沙俄舰队士兵们个个都像叫花子一样,整个舰队隔着老远就是一股浓重的酸臭味道,简直呛人欲呕。
无论是沙俄的新式战舰还是老式战舰,甲板上到处都是黑乎乎的一片狼藉,甚至舰员住仓都是遍地煤渣,简直就像一群逃难的人。
那副让人无语的景象,就别说了。
沙俄舰队为了跨越浩瀚的印度洋,克服中途沿岸没有补给港的最大困难。
在所有战舰能够堆放煤炭的地方,全部都堆满了煤炭,包括主舰炮钢甲带外围空间,官兵住舱里和一切能利用的空间。
这些沙俄悲催的舰队官兵们不得不住在煤堆上,那还能有个好?
据说看到当地人补给的新鲜瓜果蔬菜,那些沙俄官兵眼睛都绿了。
沙俄舰队将会在金兰湾进行长达一个多月的休整,全面清洗战舰,调校动力机械,检修锅炉管道和舰上各种口径的火炮,补充弹药等等,为即将到来的海上恶战做准备。
既然客人到了,作为主人的扶桑海军联合舰队也没闲着,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率领舰队出航,为这场空前的海上大战做准备。
大楚帝国皇家海军则老老实实的做一个看客,先后派出了三艘巡洋舰,不停游弋在海战可能爆发的宗谷海峡,津轻海峡和扶桑海的周边地区,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
这种近距离观摩海上大战的机会可不多,一定得珍惜呀!
英国,德国,美国和法国也派出了观察舰,组成了游戈在海峡的观战团,谁都不想放弃这个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