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葡萄无牙

第568章两虎相争

大楚帝国的光明石油公司,是当今世界排位第一的石油公司,大东方与联合石油公司分别排位第三和第四,仅次于北美的美孚石油公司。

而北美的美孚石油公司和德士古石油公司,大楚皇室资本也是大股东之一,具有影响其决策的巨大影响力。

若是加上那些暗中持股,可以左右董事会决议。

富有四海的大楚帝国皇室如今的实力,已经到了需要掩饰的地步,资产遍及世界各强国,大多入股银行,矿山,码头,城市核心商区物业等长期资产,持有动辄数十年计。

到了如今,已经需要作戏欺瞒海外各国和本国民间舆论的程度了。

原本1902年达成的《澳洲过渡条约》,应当补偿给英国6200万英镑,分为三年支付。

富可敌国的大楚皇室表现的非常吃力,甚至连计划中建造的8艘主力战列舰都削减到了两艘,军事费用也大打折扣,各方面的支出都呈现大幅紧缩的态势。

给世界各国列强一个印象

大楚帝国皇室当真下了血本,这让他们的心情格外好了起来,难免戏虐的称呼“这可真是一桩有史以来最蠢的交易。”

从1902年至1904年

大楚帝国连续三年军备开支紧缩,这与当前不顾一切发展军备的国际大环境背道而驰,显得是那么刺眼。

大楚帝国1902年度的军事开支,相比上一年还有所缩减,可缩减的幅度不大,也就2%点几左右。

此后的1903年和1904年同样如此,这三年的军费开支基本原地踏步,没有出现明显增长,这已经极为瞩目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国际环境下,军备竞赛日趋白热化。

各国列强纷纷大幅度增长军备预算,每年的增长幅度在10%几,甚至到年增长二三十以上,短短三年就翻了一番多。

就比如德意志帝国,至上世纪末,原本与大楚帝国的军事开支总体相差不大。

可经过连续三年的高速增长,在1904年度,德国的军事开支总量已经达到楚国一倍还拐弯,差不多2.36亿银洋的庞大规模。

这笔钱的价值,等同于4720万英镑,价值2.36亿美元,约合9.5亿德国金马克。

这样巨额的军费开支,差不多等于英国军费总开支的44.6%,快接近一半了。

德国计划在新的年度还有大幅增长,这让英国人心中警钟大鸣,这是赤裸裸的挑战大英帝国霸权,绝不能忍。

没说的,就是干。

英国不顾在南非布尔战争时期的巨大财政亏空,在新一年度推出了高的离奇的军事总预算,无论如何都要压制德国,保持全球霸主的威严。

这样咬牙硬挺着,当真非常痛苦。

进入二十世纪后,大英帝国衰落的速度非常快,完全跟不上以电气化和化学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呈现出步履盘跚的迟暮景象。

美,德,楚三国的经济总量先后超越英国,并且呈现愈来愈猛的发展势头,一路高歌猛进,代表着当今时代世界先进的生产力。

可骄傲的英国人绝不承认,依然竭力维持着大不列颠帝国的骄傲。

这份老迈和虚弱,楚皇郑国辉看出来了,德皇威廉二世也看出来了,沙皇尼古拉耶夫同样看出来了,

当狮王老迈的时候,总会有年轻的雄狮跃跃欲试,想要挑战狮王独霸的地位。

德皇威廉二世就是毫无顾忌冲在最前方的那一个,他在视察莱茵金属钢铁厂的时候,就信心百倍的挥舞着名贵的独角兽手杖说道;

“不用被假象吓到,现在的英国佬就是个过气的拳击手,只要挥出一记重拳,就会无力的倒下……”

语气中充满了浓浓的自信,果然不愧是先天招黑体质,说出去的话特招人恨。

要知道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可是德皇威廉二世的亲舅舅。

听到这些狂言妄语,爱德华七世差点气的背过去,原本表面维持的虚假和平的面纱也被彻底撕碎了。

从隐秘渠道传来的可靠消息

英方已经决定加入到法俄联盟中去,共同对抗德意奥三国联盟的挑战,这件事儿八九不离十了。

现阶段嘛,支持扶桑先打败俄国人再说。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可没有夸夸其谈的坏毛病,在世界上到处树敌,言行极为沉稳,老辣,即便是那些暗中敌对的列强国家也找不到丁点儿错处。

可谁都不敢忽略大楚帝国,这是一条真正能够吃人的水底巨鳄。

紫宸殿内

两个巨大的青铜饕餮香炉散发着袅袅烟气,龙涎香特有的沁人肺腑的香气,将这处帝王居所浸染的别有格调。

在偏殿里

不但陈设着大幅落地世界地图,还有一个东北亚包括朝鲜半岛山川地势的沙盘,渤海湾和旅顺港清晰可见,标注着日俄两国间最新的攻防态势。

没有皇家陆军参谋总部大作战室沙盘那么大,可相应军队的部署调动,通过不同颜色的小旗子和箭头符号标示的非常清楚。

大楚皇帝郑国辉站在沙盘边,正在和新任皇室秘书长顾怀玉,陆军部大臣郑国光上将,海军部大臣何柱成上将,以及几位皇室副秘书长盘点最新战况。

这是大楚皇帝郑国辉最新的消遣,隔岸观火指指点点,非常有益于放松身心。

他说道;

“近来围绕着攻克旅顺俄军要塞的战斗,已经呈现了白热化,战况空前的激烈,双方的损失都不小。

从战局上看

扶桑人在兵力上和装备上并不占据优势,但却一直压着沙俄狠揍,哪怕付出更多的伤亡代价也在所不惜,就是要保持这种凶狠的进攻态势。

在士气上,确实全面压倒了沙俄军队。”

“陛下明鉴,这确实是扶桑军队的最大优势,让他们始终能够占据主动。”皇家陆军部大臣郑国光上将点头应道。

他是皇帝陛下同父异母的三弟,封民都洛公爵,曾历任第三师长,西马来亚总督,陆军副总参谋长,陆军部大臣之要职。

在老将纷纷退幕之后,是皇家陆军新一代的掌门人,是位战争经验丰富的老将。

大楚皇帝郑国辉用人可以8个字概括“用之以忠,任人唯亲”,忠诚皇室是凌驾于一切的品质,其次还要出生于勋贵之家,等于双重保障。

郑国光上将眉头紧皱的看着沙盘上的日俄双方态势,语气谨慎的说道;

“陛下,根据最新军情消息显示;

战争进行半年了,沙俄急于扭转当前的颓势,不惜代价动用大量民伕抢修贝加尔湖这一段的铁路,可能在本月底到下月初就能全线修通。

若然如此,战场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变量。

自开战以来

沙俄一直保持着向远东前线每月输送2万士兵左右的节奏,其后勤线拉的非常长,几乎达到崩溃的边缘。

这些增援的沙俄士兵在贝加尔湖站下车后,一路历经艰难,徒步一个半月抵达远东区,这样的意志力令人惊叹。

要知道

前几个月正是远东地区的翻浆期,气温回暖,令冻结的土地一片泥泞,压根没有什么道路可言,一切糟糕透顶了。

可以说,这些沙俄士兵是从烂泥塘里趟出了一条路。

正是由于这样的兵力支援,沙俄还能维持当前的相持局面,虽然极为被动,可并没露出明显的败相。

若是铁路修通

那么俄军的后勤支援能力将极大增强,弹药和粮食将不会成为瓶颈,源源不断的增援士兵有可能淹没远东,轻易的抹去扶桑军队的微弱优势。

微臣以为,俄军尚有完全的反转机会。”

其他几人也频频点头,颇为认可郑国光上将对当前形势的研判。事实上也是这样

在当前旅顺,辽阳,沈阳和哈尔滨战场上,沙俄军队占据着兵力的优势,总兵力达到37万人左右,机枪大炮俱全,而且处于守势。

只不过由于分兵各处,兵力优势完全体现不出来。

扶桑国军队总兵力约27~28万人之间,第一,第三,第四军集中于旅顺战场,第二军则直面辽阳的沙俄守军,形成局部的兵力优势。

当前的战况

则集中于旅顺战场,扶桑军队形成在局部地区的兵力优势,对着抚顺要塞不计伤亡的狂攻猛打,压的沙俄守军喘不过气来,不断的向俄军远东区总司令呼叫紧急增援!

旅顺要塞若是丢失,那么龟缩在旅顺要塞内的沙俄太平洋舰队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境地。

港口外,有扶桑联合舰队虎视眈眈,俄太平洋舰队数次突围都被硬生生挡了回来。

环绕旅顺港的高点炮台要塞若丢失,那么远东的沙俄海军力量将彻底葬送,必将影响整个战役进程,这是重要的胜负手。

日军疯狂攻击,俄军则以重机枪和猛烈炮火还击,造成了扶桑军队的重大伤亡,高达数万人之多。

旅顺周边的高地要塞,每一座都经过数次易手,进攻的日军尸体铺满了山坡,打的空前惨烈血腥。

双方甚至爆发了万人规模的白刃战,在刺刀见红的短兵相接中,生命廉价的宛如草芥一般,彰显了现代战争的极端残酷性。

在这场谁都输不起的战争中

日俄双方就像角斗士一般,一次次的被击倒,又一次次的爬起来,满身伤痕混杂着泥土,红着眼睛挥刀博杀,沉重的喘息如同蛮牛一般。

这场空前残酷的战争。令大楚帝国海军和陆军全面重新评价扶桑人的军事实力,承认其是同一等级的对手。

在国际上

扶桑人的强劲军事实力也得到了承认,于无声中进入了一流列强行列,这就是当前这场战争带来的最直观改变。

从楚国军政要员当前形势研判来看,大多数人认为沙俄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与原本的历史不符。

大楚皇帝郑国辉听着他们的议论,没有匆忙表态。

从局势上看

沙俄虽然在旅顺被压着打,可沙俄在哈尔滨和沈阳两地依然有18万余人的大军,并且每月都有2万余人的增援兵力抵达,至今已持续半年之久。

从1904年2月8日爆发战争,到现在8月中旬,战争进行已经整整半年,沙俄向远东投入了超过十万的增援兵力。

去国内正在进行第5次战争动员,新征募的军队总数超过75万,这个数字还将继续扩大。

若与历史上一般无二

那么沙俄将会进行9次战争动员,总计动员超过130万人(注;并非投入远东战场的数字,只是动员数字),兵力极为雄厚。

再加上西伯利亚大铁路抢修联通后,向远东投入援兵和武器弹药的能力极大增长,这一切都有利于沙俄力挽狂澜,用海量的兵力压垮扶桑人。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扶桑国同样也在进行全力动员,其总人口不足五千万,战时可动员200余万后备兵员(实际上动员了118.5万人)。

战争初期,扶桑陆军总兵力约37.5万人(1140门炮),其中25万人可用于日本列岛以外作战,这一兵力规模与大楚帝国相差仿佛。

不同的地方在于

大楚帝国皇家陆军的武器装备更先进,火炮和装甲车更多,陆军重火力配置,后勤补给等诸方面也更强。

仅从总兵力层面

沙俄想要彻底压倒扶桑国,基本上没有可能。

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在的扶桑国就是穷山恶水出悍民,完全不考虑前线士兵的伤亡数字,发动一轮又一轮疯狂进攻。

其凶狠程度,令观战的欧美各国列强都感到咋舌。

外人很难想象

当前迫切希望得到各国列强认可的扶桑国,能有多拼,能有多么的不顾一切,简直都癫狂了。

扶桑人在战斗意志和求胜欲望等各方面,完全碾压沙俄,牺牲精神也更强,为什么不能取得最后胜利呢?

这是主观层面的优势,扶桑完胜。

在客观层面上

沙俄腐败的官僚制度体现的极为明显,在西伯利亚大铁路开通后,送去的不是远东而今急需的兵源和粮食弹药,而是十字架,圣经,衣服和其他一些奇怪的东西。

表面的说法是为了鼓舞俄军士气,实际上是沙俄腐败贪贿的统治阶层即便在战争最紧张时期,也依然上下其手,大肆贪污索贿。

后勤仓库里早已空空如也,前方所急需的粮食,武器弹药都是账面上的数据,只能临时抓到什么就运什么,塞满火车就行了。

至于前线俄军能不能用得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

有这些猪队友拖后腿。旅顺和辽阳前线的俄军得饿着肚子打仗,火炮和重机枪的弹药消耗殆尽了,要塞自然也就被攻克了。

除了这些神奇操作以外,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没有开通之前,沙俄能够持续每个月2万人的规模向前线增兵,维持住了战场不崩。

反倒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开通后,向前线增援的军队人数陡减。

是没人了吗?

情况显然不是这样,有了铁路谁还愿意长途跋涉一个半月?

即便有些上路的俄军士兵,也迅速的掉头返回,准备乘坐火车赶赴远东战场。

想法是好的,现实却糟糕透顶。

贝加尔湖拥挤的小火车站上,周围变成了一片大军营,10多万俄军拥挤在这里。仅喂饱士兵肚子就是个大难题。调度的混乱更加剧了这场灾难。

很多沙俄军队因为分不到粮食饿肚子,在当地愤怒的哗变,炸坏了铁路设施,烧毁了粮食。

更为糟糕的是

战争爆发后,沙俄国内无数的苛捐杂税,让很多底层的农奴和城市平民活不下去了,由此爆发了各地的反抗运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这些反抗都被无情镇压下去,可损害已经造成了。

位于这个世界之巅峰

大楚帝国皇帝更能清楚的明了历史上沙俄帝国的失败,俄军将领的无能和指挥失误只能占六成,还有四成要归咎于沙俄那一套腐朽落后的官僚制度。

所以在战败后,沙皇尼古拉二世并不服气,扶桑人讨要30亿卢布战争赔偿更是一个大子儿没有。

这场战争打下来,把扶桑人的裤衩都赔掉了。

陆军部大臣郑国光考虑不到这些战场外的因素,说明军人的视野受限,过于注重军事因素对战场胜负的影响。

作为一名陆军统帅,必须要拥有全面的战略眼光。

好在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并不需要自己的陆军部大臣特别英明睿智,循着他的战略规划,大楚帝国就不会走弯路。

没别的,开挂的人生就是这么屌。

“陛下,扶桑人新近发起辽阳战役的态势已经很明显,几支重兵集团都在向辽阳汇集,呈现出明显的攻击态势。

在这一区域

俄军修筑了完整的筑垒区域,形成了一条长达160多公里的环形防线,并驻有重兵。

从双方的兵力对比来看

沙俄军队还占有一定的优势,扶桑人以少数攻击多数,这场战争有可能打成夹心饭,形势不容乐观啊。”皇家陆军部大臣而郑国光神情凝重的分析说道。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气势汹汹的日军都不占优势。

偏偏日军主导着战场节奏,牵着俄国人的鼻子走,你说奇怪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