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葡萄无牙

第471章启动二号方案

第471章启动二号方案

消息传回来时,已经是次日上午11点差几分钟。楚国特混舰队放下了一只小船,来到峡湾港报信,通过电报告知吉不提方面,在赛德海峡的短暂冲突中:

致一艘英舰受损,余皆无碍,船队已驶向定海港。

为了等这一份重要的电报,原本计划凌晨出发的楚王御驾车队,硬生生的向后推迟了18个小时。

消息落实了,楚王郑国辉的一颗心重新放回了肚子里,他长长的舒了口气。

还行,没有激化矛盾。

若是真的打起来,那么此次访欧之行就彻底泡汤了。

楚王郑国辉必须连夜启程返回楚国,而且不能经由克钦港补给,必须横跨印度洋,日夜不停的逃回去。

那是最坏的情况,什么体面和尊严都没有了,硬杠绝不是最佳选择。

若靠近印度次大陆,那就等给英国皇家海军驻印度第三战列舰队去送菜。

在英国皇家海军序列中

除了本土的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和第六战列舰队,就只有驻扎在英属加尔各答总督府的英国皇家海军第三战列舰队实力最为强大,其拥有5艘与“马尼拉”号同一等级的重型战列舰和大量的铁甲巡洋舰,护卫舰等辅助作战舰只。

第三战列舰队任务区域涵盖整个印度洋及周边区域,包括波斯湾,阿拉伯海和马六甲区域,是英国驻海外最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没有之一。

楚王船队的马尼拉号和香格里拉号铁甲战舰,在正面对上英国皇家第三战列舰队时,犹如二虎战群狼,没有任何胜算。

在那个时候

也无力保护“大洋穿梭者”号皇家邮轮,只能靠着皇家邮轮的高航速一路奔逃,那可就太狼狈了。

除了英国皇家海军第三战列舰队,其他诸如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澳洲舰队,红海舰队,中美洲舰队,南非舰队,北美舰队等等,都是小扒菜,一概没有装备世界顶级铁甲舰。

毕竟万吨以上的顶级铁甲战列舰极为昂贵,纵然以豪气著称的大不列颠皇家海军也不多。

在欧洲本土,英国皇家海军必须保持八成以上的主力战列舰力量,以此威慑欧洲诸强国,这可是英国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沙俄向来蠢蠢欲动,德国和法国也不是省心的主,英国若没有强大的舰队力量死死按住他们,可真的不行。

除此之外,就只有印度次大陆殖民地值得重兵驻守,是英国皇家海军第三战列舰队存在的意义。

其他的英国驻外舰队,通通都是小趴菜。

在1884年在这阵子,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辉煌鼎盛的巅峰,其殖民地广达三千万平方公里以上,遍及世界各地。

天空中的红日永不落下,这是何等骄傲的口号?

也正是殖民地太广泛了,即便以英国皇家海军的雄厚实力,也无法面面俱到。

迅速想了一遍

楚王郑国辉终于放下心来,终于不用狼狈逃回去了。

皇家海军编队果断的行动,维护了楚国王室的尊严和体面,大大的立了一功。

然而,危险还没有解除。

楚王郑国辉不敢将整个访欧代表团的安危寄托在英国人的好心上,尤其在远离伦敦的地方,这些英国佬挑衅肆无忌惮。

现在是上午11点多,正是一天最炎热的时候,气温高达三十四五度。

外面被太阳暴晒的泥土路上,踩着都烫脚,温度已经超过了50度,汽车都不能长时间行驶。

他在大厅里背着手来回走了几步,紧皱眉头考虑一番,再次唤来随行的皇家陆军副参谋总长何汝霖中将,吩咐说道:

“传本王御令,启动2号备用计划,立即执行。”

“微臣谨遵圣命。”何汝霖中将神情明显的一怔,举手敬礼回答说道。

楚王郑国辉也没有解释,挥挥手让他去安排了。

所谓的“二号备用计划”,就是电令楚国本土舰队,派出一支小舰队出击,袭击并占领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王国。

马尔代夫距离印度南部约600公里,距离斯里兰卡西南部约750公里,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分布在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

其陆地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当地居民7130余人,是英国保护属地。

一举拿下这个地方,就为了访欧船队回程的时候加了个保险。

若真的是因为英国挑衅而爆发冲突,作为备选方案,回程的访欧船队就可以在马尔代夫补给,用不着中途停靠科钦港了。

停靠港口补给,并不单纯是需要港口输送的干净饮用水,蔬菜和粮食,以及煤炭等物资。

访欧船队本身具备很强的携载能力,两艘运煤货船都是万吨级,同时可以搭载大量粮食,不需要从港口输送。

之所以停靠港口,是为了稳定方便的给战舰和运输船输送煤炭,填补接近干涸的储煤仓,这点很重要。

在大洋航行中

船与船的补给在这个大多靠人力的年代,那简直是登天的难度,而且风险非常大,至今没有成熟可靠的办法能够解决。

进入港口停靠补给,那就便利多了。

访欧船队中航程最远的是“大洋穿梭者”号皇家游轮,航程高达六千余公里,在极限状态下,还可以增加1000多公里的航程。

那就是在船员驻仓和所有能够堆放煤炭的地方,全都堆放煤炭,用这个笨办法延长航程。

即便“大洋穿梭者”号拥有七千公里的惊人航程,也不能中途没有任何补给的横渡印度洋,那太冒险了。

船队航行中不可能沿着直线,有时候为了充分利用风帆动力,会不停的改变航向,增大迎风角。

多出几百公里甚至一两千公里航程,那都是常有的事儿。

一点富余航程都不留,若是燃煤耗尽了,仅靠着风帆,撑死了五六节的航速,在大洋的惊涛骇浪中很容易就被带偏,那太危险了。

正是因为如此

在印度洋中拥有一个补给港非常重要,若非此次曼德海峡给了楚王郑国辉严重刺激,出于多方考虑,他不会贸然启动二号方案。

现在顾不得了,爱谁谁吧。

吉布提就位于东非沙漠的边缘,从沙漠吹来的燥热气浪在猛烈阳光的助力下,使得这里相当的炎热,可身上却不容易出汗。因为这里的干旱环境,空气中湿度很小,冒出一点汗就被蒸发了。

也就是吉不提周围的三四百公里范围内,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一年四季的气温偏高,环境较为恶劣。

所以这里的华人移民就像阿拉伯人一样戴上了头罩,穿上了长袍,以免长时间裸露在外的皮肤被高温灼伤。

穿上这些罩袍并不会出汗,只是有些闷热而已。

向西北方行驶300多公里后,地势逐渐抬高,在峡湾城附近,就进入了埃塞俄比亚高原的边缘地带,属于红海沿岸高原。

平均海拔在800~1300米之间,平均气温就下降到二十多度,最高温度在24~26度之间,夜间最低温度在零上15度左右,日照充足且多雨,属于海洋高原气候。

傍晚时分

吉布提市镇再次被海湾吹来的习习凉风笼罩,温度骤降,去除了一天的暑热,迎来了人潮涌动的傍晚。

这时人们纷纷驻足,目光投向马蹄声传来的方向。

几百名骑兵骑着高大的战马,沿着街道两边前行,速度比人走的快一些,沿街人群纷纷闪避开去,随之议论纷纷。

“我的天……这般的阵仗,若不是出去打仗,那就是陛下出行了。”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那还用说吗?肯定是陛下出行。”

“你们看……那不是轿车吗?”

果然,在骑兵队列的护持下,一列长长的黑色宝马轿车队迎面驶来,轿车前方旗杆上,还悬挂着迎风飘扬的太极八卦旗和皇家徽章旗。

见此情景,当地的华人纷纷的沿街跪倒下去,口中喊道“吾等草民跪迎陛下。”“草民等恭祝陛下圣安!”“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等恭祝陛下龙体安泰,福佑天下”……

各种恭迎的话语乱七八糟,在这些海外华人移民的脸上,是对楚国王室狂热的崇敬之情,发乎情而止于礼。

长长的轿车队一共32辆,后方就是大量运载皇家禁卫军士兵的卡车,这些卡车没有车顶,开车的士兵都带着风镜。

前面坐两个人,后面车厢里面对面坐12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每辆车总计搭乘14名官兵。

32辆卡车搭载448名全副武装的皇家禁卫军士兵,做沿途护卫之用。

再加上几百名骑兵和坐在轿车里的贴身禁卫军官,这已经是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以在东非之地横着走。

车队在当地华人群众的恭送中,迅速驶出了吉布提,向着西北方的峡湾城而去,保持着十六七公里的匀速前进。

这更多的是为了照顾骑兵,若是车队全速狂奔,可以开到每小时38~40公里的高速,连续行驶十多个小时。

出了吉布提城镇,郊外一下子就荒凉了起来。

伴随着夜幕的降临,这一只游骑兵和轿车,卡车组成的混合车队,顺着大道向着西北方向一路疾进。

在沿途每隔一两公里,都有10名,8名不等的骑兵沿途警戒,手拿着马灯照亮前行的方向。

这是吉布提提前派出的先前骑兵,一直到170多公里外的边界线。

在170多公里外的边界线上,有峡湾城派出的武装民兵迎候,接力护送御驾直抵城中,如此反复。

东非公司并没有保持多大规模的军事力量,正规的军队只有800余人,其他的全都是武装民兵。

日常巡逻村镇城郊,打击不法分子,扫荡周边游牧部族和零散侵入的阿拉伯人,维护治安,保护农场,牧场和一方安宁都是由武装民兵来执行。

这样的临时紧急任务传达下来,也都是当地武装民兵接手。

骑兵和轿车队的混合组合,在沿途小河边停了两次,给战马补充水分,紧急喂一些精饲料补充体力,然后继续前行。

这些骑兵的战马都是华人民兵私人拥有,当然爱惜的很,每一匹马比白种女人都值钱,可不敢往死里用。

170多公里的路程走了13个小时,抵达两地交界线时,原本600多人的骑兵队只剩下一半不到,剩下的骑兵都落在了后面。

兴许,是无法一口气跑完全程。

能够一口气跑完全程的都是上等阿拉伯马,无论耐力还是体力都是优中选优。

即便如此,这些马也是全身跑的汗津津,累的直吐白沫子,这让骑兵们都心疼不已,下来牵着马走到河边去。

给这些战马饮水,补充精料和草料,要恢复一两天才能返回。

皇家禁卫军官们与这些完成护送任务的骑兵简单寒暄几句,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然后就去接洽等在边界线另一侧的骑兵们。

这些峡湾城派来的骑兵多达千余,数量只多不少。规模更为浩大,虽然服色不一,但那种无形的彪悍气质怎么也掩藏不住。

禁卫军官很快与领头的峡湾城民兵头领议好了,前导300骑兵,后卫700余骑兵,中间是护卫车队。

现在是早上的9点多钟,太阳已经升起,将四周的景色映照的一览无余。

两府交界处是平缓的丘陵地带,远远的能够看到前方山峦叠嶂,荒野中大片裸露的泥土,还有一蓬一蓬杂乱的野草,间或有些稀稀拉拉的小树林。

比起吉布提地区大片大片的黄褐色干旱土地,这里的绿色多了起来,气温也似乎没那么燥热,变得凉爽多了。

这里距离峡湾城还有93公里,在峡湾城周边是大片华人牧场和农场,聚居着十五六万人口,城市人口占了1/3。

相比吉布提,实力又强多了。

越往西北方向去,沿红海的城镇规模就越大,安置的华人数量就越多,地理气候也更加适宜。

从明月城到定海港,再到阿斯马拉,是一个清晰的“l”形,沿途安置了大量华人移民,东非公司的大部分工业企业也坐落在这里,属于人口密集区域。

其人口总量,占据整个东非公司的八成以上,安置能力也最强。

楚王御驾一路沿着西北方向前进,从丘陵地带进入高原山地,气候也明显的凉爽起来。从荒漠戈壁到丘陵草甸,再到郁郁葱葱的群山森林。

仅仅四五天的功夫,就亲身体验了三种不同的地理气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