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葡萄无牙

第355章政权更迭

第355章政权更迭

之后几天

依然不断有白人前来寻仇,在被打死打伤十几人后。这些略显狂躁的美国白人种植园主也冷静下来,开始暗中紧锣密鼓的串联,罗织筹备力量。夏威夷当地的局势,进入了暴风雨前的宁静时刻,极为压抑又让人感觉不安。

夏威夷国王卡美哈梅哈五世连同妻儿子女死于动乱中,凶手据认为是一帮白人,默认是属于美国白人种植园主一方趁乱打劫干下的恶事,可惜无法追究。

这就像灯突然关了,不知道是谁摸了一把美女的屁股。

开灯后,所有人都是一副无辜的神色,这就是一桩无头公案,上那儿去找真凶?

为了尽快恢复夏威夷王国局势,由多国联合委员会主持,找到了卡美哈梅哈五世血缘最亲近的侄儿哈布哈斯,出任新的夏威夷国王。

这个哈布哈斯就是原本的王宫卫队长,在那个动荡的夜里,听到枪声响起,他就吓得拍屁股溜了,完全没有履行王宫护卫应该担负的职责。

草草办了个仪式,卡美哈梅哈六世就登基了,他登基后的第二天,就做了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决定。

卡美哈梅哈六世以20万美元的价格,将整个夏威夷王国卖给了楚国,拿着钱拍拍屁股走人了。

带着几个女人和仆人前往欧洲,永远离开这个让他恐惧而又不安的地方。

夏威夷群岛遭受外来役病的侵扰,导致人口大幅缩减,不足原本的十分之一,在土著宗教中被视为“遭受亡灵诅咒之地”“死后亦不得安宁”。

只要有点钱的土著贵族,都恨不得能逃离这个可怕的地方。

哈布哈斯同样如此,更何况在那个动荡而又让人噩梦连连的夜里,他的作为不仅出卖了卡美哈梅哈五世及妻女家眷,而且是间接的帮凶。

为求心安,还是远离这一不祥之地为好。

如此逆天的变化,就像杂耍般让人目不暇接,让多国联合委员会都惊讶的呆住了。

数天后

华人那边公推范宗杰为侨民领袖,站出来组织治理夏威夷的新政府,临时政府,临时议会和警察局框架迅速搭建了起来,开始接手多国委员会的职能。

范宗杰亲自拜访查尔斯先生,舍贝里先生和胡安-伊戈斯塔先生,邀请这些侨民领袖加入新政府中,共同治理夏威夷。

楚国对夏威夷的政策较为开放,不实行“腾笼换鸟”那一套做法粗暴的基本政策,本地的土著在疫病折磨下,已经死的七七八八了。

用不了两三年,在目前八万余人的基础上还要死去一大半。

既如此,不用额外担负奴役土著的坏名声,传出去好说不好听。

由于临近北美

将这些英法西商人拽到临时新政府一边,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孤立美利坚这个敌人,就是最可行的策略。

不出所料

在权力的引诱下,这些外籍商人相继欣然答应进入临时政府,他们也心存着看看临时政府如何运作的心思。

前楚国退役上校霍祟善被推举为夏威夷武装民团大团长,上任伊始,便调动了尼豪岛三个民兵团,分驻夏威夷大岛和瓦胡岛,加强了警备力量。

大批华人军队的抵达,令对当前态势极为不满的美国白人庄园主瞬间沉寂下去。

前后仅十来天功夫

夏威夷岛上就出现大量华人武装民兵,总数在五六千人之间,这股力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庄园主掌握的白人武装,呈现出绝对碾压的态势。

遭受重创以后,这些白人武装枪手的数量已经不足七百人,且分散在夏威夷大岛和瓦胡岛两地,再闹下去可就真是找死了。

美国驻夏威夷王国公使爱德华·m.麦库克算是看出来了,楚国一方对夏威夷早有图谋,这些行动一环扣一环,有一股强大的潜在势力在推动。

若是美国再不行动起来,就将面临彻底失去夏威夷的危险。

于是他带着几个随从,阴沉着脸匆匆登船前往旧金山,夏威夷本地的局势已经彻底糜烂,落入了楚国势力的掌控中。

继续留在这里,没有任何意义。

码头上

霍祟善上校看着美国公使离去,对站在身边的汪海上校说道;“汪长官,我预感到这个美国佬会给我们带来很大麻烦。若非考虑到影响,直接除掉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

“请放心吧,霍长官,公使先生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掌控中,留下他兴许更有利。”汪海上校胸有成竹的说道。

随着职务的不断提升和眼界的开阔,汪海狗上校愈发觉得原先的名字不堪,而此次夏威夷行动的化名“汪海”却非常不错,索性改了名字。

他的自信是有缘由的;

跟随美国公使先生上船的三个助手中,有一个已经被拉拢腐蚀,有任何消息,都会第一时间传递出来。

在夏威夷的这三年中

汪海上校明的暗的手段层出不穷,将夏威夷周边的势力渗透的像个筛子,那可不是说说而已。

在这里,几乎没有什么秘密能瞒过他。

霍祟善上校也就是这么一说,如今美方势力大减,正是迅速扩充实力的时候。

死于那场动荡之夜的白人种植园主一百三十九人,包括全家男丁死了个干净的麦凯恩家族,所遗留下的大量蔗糖种植园可是个香饽饽。华人势力肯定要占据大头,剩下的汤汤水水分给英法商人,西班牙人就直接被无视了。

现在的西班牙人可谓是无家的孩子,昏庸腐败的女王伊莎贝拉逃到了法国巴黎,国内动荡不已,西班牙王位空悬,这成了欧洲法、普两强争夺的焦点。

没有强盛的国力做后盾,凭什么分一杯羹?

总体而言

临时新政府执政以后,在内政外交方面改变不大,主要是确立了华人移民合法公民地位,拥有一切楚国公民所应拥有的权利。

禁止向夏威夷群岛移民朝鲜半岛及扶桑国人口,转而放开一切限制,大力输入华人移民,这是在移民政策上的变动。

其他的一切照旧,属于美国人的甘蔗种植园或是牧场,只要能拿出合法文件,其虽然拥有财产权力依然得到承认,得到法律保护。

正是这一举措,加上源源不断抵达夏威夷大岛和瓦胡岛的华人民兵,使得美国白人不敢轻举妄动,局势彻底平静了下来。

这一切,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罢了。

夏威夷地方政权的更替,无疑是一场地震。

关于此地夏威夷局势的变动,英法普荷西各方纷纷通过自身的渠道向国内汇报,以应对夏威夷地区的新形势,楚国势力自然也不例外。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所有势力不约而同选择的方式

就是乘船抵达旧金山,然后在旧金山通过电报拍发回国内。

得益于大西洋海底电缆的联通,相关各方拍发的电报经纽约中转,跨越大西洋抵达伦敦,然后由伦敦转发至巴黎,马德里,柏林及阿姆斯特丹等地,自不用赘述。

另一路电报则由楚国驻英国公使馆收悉,利用英国通向英属印度殖民地长途电报局网,一路拍发至加尔各答,再从加尔各答顺着中南半岛长途电报线抵达曼谷,接入皇家南洋电报局线路中传回国内。

这一路电报万里迢迢,只比传回欧洲的电报信息迟了3~4天,从旧金山至马尼拉总计花费的时间不会超过5天。

相比较通过横跨太平洋航线传递消息,节省了近一个月时间。

进入6月以后

欧洲形势愈发的严峻起来,法兰西当局意识到普鲁士的崛起,是对其在欧洲的一家独大地位的严重威胁。

出于大陆霸权的考虑。法兰西国会中的国权主义分子不断发出战争叫嚣,试图以武力打断普鲁士王国的崛起进程。

在这些好战分子的鼓噪下,拿破仑三世要求俾斯麦同意;

把莱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的部分领土合并于法国,作为对法国在普奥战争中保守中立的报偿。

彼时,普鲁士已经为战争开始进行动员,并且积极的筹备物资和兵源,一场欧洲争霸战不可避免。

为了迷惑法国人,普鲁士王国国王威廉一世表现的较为弱势。他回复法国;

称德法两国仍应展开会议,商讨阿尔萨斯等地的归属,都在可商榷的范围内。

此时的美洲也不平静,南美洲三国战争人头打出了狗脑子,各自损失惨重。

这场源于1864年的战争,打到如今已持续5年,南美洲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作为一方卷入战争中。

另一方则是被称为“南美洲普鲁士”的巴拉圭,这个原本只有50余万人口的小国,在经历惨烈的5年战争后,人口剧减至原先的一半。

战争进行到1869年6月,胜负已分。

南美洲三国联军在库鲁帕蒂战役中虽然惨胜,可兵力物资损失惨重。再加上后勤补给和三方军队内部协调等问题,在营地中休整了几个月。

没有能够乘胜追击,继续向巴拉圭军队发起进攻。

得到喘息之机的巴拉圭总统小洛佩斯继续整编军队,招募新兵,发誓要与联军周旋到底,绝不认输。

1868年5月,在要塞乌迈塔被围困13个月之久后,食物和弹药耗尽的小洛佩斯不得不率领少数部下突出重围,其余守军或死或被俘,战争形势已经明朗化。

小洛佩斯率领残部逃入密林中,坚持与联军打起了游击,这让南美三国联军大为头疼,不得不将战争持续下去。

1869年1月,巴拉圭首都亚松森被联军攻陷,小洛佩斯逃往巴拉圭东北部山区,与联军继续打起了游击。

这种死不认输的顽强劲儿,让南美三国大为头疼。

这个时候

夏威夷又爆发出政权更迭,无疑令美洲局势更加复杂化,也让刚刚狠出了一把风头的楚国重新回到世人的视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