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葡萄无牙

第291章撤退

第291章撤退

楚王郑国辉拒绝了西贡远征军司令长官周老蔫少将的邀请,没有进入西贡城,晚间依然是歇在“光明”号大帆船上。以楚王地位之尊贵,不适合在西贡遭受痛苦蹂躏的时候,出现在那个地方,难免会遭受欧洲列强或是后人的诘难。

楚王郑国辉今天的心情极好,此刻宁静的夜幕下,西贡港码头的战舰云集,相比昨夜已经完全变了天。

昨天还是法国人的天下,今天已是楚国主宰西贡的命运。

西贡港码头边

五艘铁甲战舰运载着四千六百多吨大米,已经陆续离开了港口,向着湄公河入海口驶去。

他们的任务是在那里驻守两天,等到风帆舰队全部撤出为止。

夜幕已经降临,西贡港口依然灯火通明,一队又一队的骡马大车满载着战利品陆续抵达,然后由本地的交趾劳工装运上船。

按照楚王陛下的命令

装满两艘船后,便要立即解缆起航,船行驶至湄公河口外僻静的海湾下锚驻泊,等待后续的风帆战舰汇集。

之所以这么做,是怕被英国风帆大舰队堵在湄公河里,重演法国远东舰队被一勺烩的悲剧。

防患于未然,可不敢有丝毫大意。

基于此,五艘铁甲战舰满载了4600多吨大米后,便立刻开航向入海口方向驶去,在入海口外面的海湾驻泊下来。

楚国这支强大的铁甲舰队,将驶往新加坡港,进入港口海湾中协助要塞防守,至少坚持半年以上。

所以,其他战利品对这支铁甲舰队无用,装载大量的粮食就恰恰好,用于缓解新加坡本地粮食短缺问题。

西贡原本就是中南半岛著名的米市,这里别的不多,新鲜的大米两三万吨是没问题的,非但数量充足,且质量优良。

夜晚的西贡港口,河面上阵阵凉风吹来。

码头上喧嚣的声音不断,楚王郑国辉也无心早早入睡,他来到船舷边,点燃了一只雪茄,踌躇满志的看着眼前繁忙的港口。

远远能看到

这是一支由上百辆骡马大车组成的车队,满载着用大橡木桶装载的法国红酒,四五桶就能装满一车。

这前百上百辆骡马大车装的都是红酒,应该是从哪个法国人的仓库里拖出来的存货,后面的十几辆马车上,装载的是钢琴,鎏金的奢华欧洲家具,还有十字架什么的,估计是抢劫了哪个教堂?

搬运过程中,不知道出了什么岔子。

在一片惊呼声中,一个沉重的大橡木桶从车上歪倒砸了下来,“咣当”摔裂了,浓郁的酒香立刻弥漫开来。

随后传来了隐隐的喝骂声,皮鞭子扬起来“啪啪”的响,又有什么人受惩罚了?

楚王郑国辉无语的转过头去,看着远方夜色中的西贡城,城市中燃起了几处火头,火焰高达十几米,在夜色中能够非常清晰的辨别出来。

深深的吸了一口雪茄烟,楚王郑国辉眼神复杂的看过去,这支由他一手带出来的军队,从始至终就有极强的掠夺性质,极其强悍而勇猛。

就像出笼的猛虎,骨子里面透露着嗜杀的野性。

楚王郑国辉无意去改变,对他而言,军队也只是利用的工具罢了。

只要工具好用合手,为什么要改变他呢?

殖民时代的原始资本积累,每一个毛孔都透露着血泪和野蛮,英国人,法国人是这样,美国人和德国人也难以免俗,楚国自然难以超然物外。

夜里十一点多钟的时候

“镇湖”号和“镇河”号两艘风帆战列舰装满了战利品,先后解缆离开了码头,慢慢的驶向西贡河入海口方向。

至此,“镇”字号的4艘风帆战列舰全部满载离开。

凌晨时分,后续是两艘风帆巡洋舰靠上了码头,与码头上的其他风帆船一起开始装货。

所载运的货品,自然是战利品。

按照楚王陛下谕令

要将西贡城搬空,各种法式宫廷家具,从餐桌,银烛台到欧式窗帘,法式帷幕大床,从红酒到机器设备,从西洋马车到优质马匹,从库存火炮到其他一切有价值的战利品,通通都搬走。

搬不走的就砸烂,焚毁,现在火光冲天的西贡城中心标志性的圣母教堂,这座地标性建筑就被一把大火点燃,熊熊燃烧的如同巨大火炬一般。

还有那些精美的法式临街建筑,在洗劫一空后,直接点上一把大火。

楚王郑国辉之所以狠狠的得罪法国人,心中未尝没有几年前京城里那一把火的伤痛,如今只要有机会,就凶狠的报复回来。

他要把法国人的骄傲,狠狠的践踏到泥土中。

摆明了欺负法国人这两年无力报复,等到法国人有实力报复的时候,楚国也茁壮成长起来了。

若那时无力捍卫自身的尊严,那就任由法兰西人践踏吧。

弱者不配讲人权,亦无人怜悯。

这是个你死我活的残酷世界,兴许时刻面临法兰西人的威胁,也能成为楚国奋发的动力之一。

法兰西虽然强大,但在楚王郑国辉的心中,丝毫不惧。

唯一担心的……就是大不列颠帝国。

在1868年这阵儿

大不列颠帝国进入维多利亚中期最辉煌的时刻,这一时期的英国充满了攻击性,也是殖民地飞速扩张的阶段。

在世界各地四处出击,屡有斩获。

自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后

英国皇家海军在地中海所拥有的舰炮达800余门,在大西洋为一千多门,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各为300多门,超过了欧洲大陆各国海军的总和,遥遥凌驾于各国之上。

到了六十年代末

英国皇家海军拥有的舰船总数增长到630余艘,主力风帆战列舰99艘,军费支出约930万英镑,约3720万银洋。

这一数字,差不多是楚国王室和政府二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再过十几年

英国皇家海军拥有的舰船数量将会进一步达到880余艘,并且装备大量的蒸汽铁甲舰,那将是巅峰时刻,会一直持续到下个世纪的一战期间。

楚国作为一个群岛国家,先天对拥有制霸世界海洋的海权国家感到敬畏,这是食物链的绝对压制。

楚王郑国辉最大的底气在于

楚国的广阔版图,是大不列颠帝国掌控全球影响力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是太平洋航线上至关重要的所在。

若不能够征服,那就只能拉拢,这就是楚国的战略价值所在。

在浓重的夜色中

楚王郑国辉的眼神格外明亮,他仰望着满天星斗,心中的思绪早已经飘飞开来。

只要能够扛住英法联军随后的凶猛反击,这事儿八九不离十,差不多就能拿下了。

不搞定楚国,也将严重影响到英国在北方神州的利益,至少那些英国鸦片商船得考虑一下,行走在南海安不安全?

若是英国皇家海军舰队敢于拦截华人移民船队,那么楚国海军风帆舰队就会化整为零,游荡在南海上,对英国商船实施独狼式袭击。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反正互相伤害呗,楚国确实有很多容易被攻击的港口,这是因为楚国重要的城市有八成以上都在海岸边,这包括达沃,三宝延,八打雁,卡加延,天使港,西安和东港,都可能遭到英国人的攻击。

这些港口的防御要塞炮台设施,对付其他国家的海军还可以,对付英国人就不够看了。

也只有马尼拉海湾要塞,能够让英国皇家海军吃个大苦头,别的都没戏。

可反过来看

英国殖民地中的香港,在北方大陆的租界威海,沪海和羊城,扶桑的长崎,印度的钦奈,澳洲的悉尼和墨尔本这些重要城市,又何尝不在楚国海军的攻击范围内呢?

楚国海军既然能够攻克号称世界顶尖海防要塞的新加坡,那么反手攻克这些城市,岂不是易如反掌?

楚王郑国辉有意的没有动香港,目的就在于此。

香港距离海南群岛只有八九百公里,那就是嘴边的一块肥肉,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吃。

英国人应该多少有些投鼠忌器吧?

楚王郑国辉考虑的非常周密,若是英国人发狠对付楚国,那楚国自然也不客气,放开手互相伤害呗。

所以,他对缴获的法国战舰相当上心,在后续的计划中,这些战舰将扮演重要角色。

那艘3600吨“机枪手”号五桅风帆战列舰经过仔细检查,已被证明龙骨和5根主围杆都没问题,正在安排人手连夜修缮。

还有那一艘排水量2344吨的“复仇神”号,也被证明没大问题,同样有几十名木匠正在连夜修缮。同时安排了130多人,正在动手拆解法国远东舰队旗舰“富宾”号,这艘覆甲战舰可惜了。

被“泰山”号一阵猛锤,造成主桅断裂,龙骨受损的严重后果,整艘船已经废了,只能进行完全拆解。

拆解下来的两英寸铁板,敲敲打打后可以用在其他船上。

拆解下来厚重的优质厚木板,可以用于修缮“机枪手”号,“复仇神”神号和其他受损的风帆战舰。

这几天

要把能拆的全拆走,将“机枪手”号,“复仇神”号经过简单修缮后,简单堵住水线上沿的破损处,更换破损的船帆和缆绳,便要迅速的离开西贡港口,一路返回楚国马尼拉港口内。

然后进入船厂,开始全面的整修。

事实证明

两英寸的铁板防御力远远不够,楚王郑国辉已经发信让国内工程师测算,这两艘巨舰能够承载多少额外的负重?

在风帆航行速度与抗打击能力之间,做适当的取舍,选取一个合适的优选方案。

考虑到这两艘风帆巨舰所需覆盖的面积太大,楚王郑国辉计划采用3.8~4.5英寸厚铁甲之间,具体多少还需要仔细测算才行。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国内的钢铁厂就有生产铁甲能力,不论想要多厚的铁甲,轧钢厂都能生产出来。

届时,这两艘覆甲战舰就可以与“泰山”舰组成重火力打击编队,也可以采取独狼编队的方式,游荡于南海中。

这种独狼编队一般是一艘重型火力打击舰,再加上一艘大型风帆支援战舰和一艘快速帆船,共计三艘舰船。

编队中的快速帆船用于侦查周边敌情,往来传递消息,起到侦察兵和先导的作用。

编队中的支援战舰那就不提了,主要是装载战利品和俘虏,运载粮食,水,火药和其他物资,支持编队长期在海上战斗。

这样一支小编队。可以长期在海面上游弋,寻找打击的猎物。

纵然以英国皇家海军第三战列舰队的强大实力,也会感到非常头疼。

两艘,三艘同等级的英国风帆战列舰奈何不了他,若是兴师动众的去围捕,在当今通信条件极端落后的情况下,就等于大海捞针。

非但耗时耗力,而且分散了皇家海军舰队的兵力,无形中,放松了对楚国海岸线的封锁。

如此一来,便落入了楚国的算计之中。

但若是放任不管,那也不行。

这样的三四支游击编队,能够彻底切断南海航运,甚至马六甲航运,对英国利益造成严重伤害。

且有能力袭击英国各殖民地港口,击沉并俘获往来的英法两国商船,若损失大量英国商船的话,造成民怨沸腾,那英国内阁都吃不消。

楚王郑国辉笃定

只要新加坡港在楚国军队的手中,就等于抓住了大英帝国的睾丸,令其不敢妄动。

马六甲海峡的位置非常紧要,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腰眼位置。

真的从这里截断了,估计英国佬会抓狂吧。

楚王郑国辉又把前后细想了一番,觉得把握很大了,这才溜溜达达的走回船舱里,洗漱一番,准备休息了。

明天,又会是美好的一天。

这一夜

西贡港口装运战利品的车队往来不绝,装满了货物的风帆巡洋舰陆续离开港口。

到了第二天上午9点多钟,天色已经大亮的时候,码头上只剩下5艘风帆巡洋舰在装货,其他的早已离开了。

预计到下午三点钟左右,这5艘风帆巡洋舰都会满载货物,相继离开。

再往后,就是8艘风帆护卫舰开始装货,同样装完了也会立即离开,不会停留。

今天还有很多任务,缴获的几艘法国风帆战舰都会相继离开,前往湄公河口僻近的海湾处锚泊。

“机枪手”号,“复仇神”号经过紧张抢修后,会在黄昏来临之前离开西贡港,向入海口方向驶去。

所有船舶前往湄公河口僻静的海湾处锚泊,停下来后,木匠可以继续修理船舶受损部位,即便航行时也可以修理,这并不影响。

这些船舶大量搭载想要离开的华人侨民,大都是花钱买了船票,有些是在当地经营有成的华裔商人。

这些华裔商人触觉非常灵敏,在看到楚国军队攻入西贡城后,一路疯狂的烧杀抢掠,对城内的白人痛下杀手,终于感到害怕了。

他们害怕法国人的报复,在楚国军队离开后,将怒火发泄到自己身上。

古语有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于是纷纷收拾财物举家迁徙,眼见着西贡被战火涂炭,三五年内是无法恢复元气了,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这一大早,西贡港就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楚王郑国辉是来者不拒,他安排舰队人接手当地法国人的风帆货船,将大量的华人家眷及财物运载上船,每一艘船都装的满满登登。

中午一支31艘风帆货船的船队离开,到了傍晚时,又一支27艘风帆货船的船队离开,目标径直驶向马尼拉港,中途不做任何停留。

这两支船队运载的华人移民,人数高达2.79万余人,在西贡城举凡有点财产者,基本上都买了船票离开。

这些船大多装载的是移民和随身财物,所以装的速度非常快,几十分钟就能装满一条船。

装满一条走一条,装满一条走一条,到前方西贡河里汇集成船队,然后浩浩荡荡的离开。

同时离开的还有“机枪手”号,“复仇神”号战舰,以及三艘风帆护卫舰。

如此一来,码头就冷清了下来。

原本西贡港密密麻麻的船舶(注;特指风帆大船)几乎被清空,随行还带走了上万吨粮食,西贡城的华人走了一半多。

第5日凌晨时分,光明号大帆船装载着630多名士兵,缓缓离开码头,带着11艘运兵船向着湄公河入海口方向驶去。

这些运兵船搭载了新编第七团1730多名士兵,新编第九团2655名士兵,还有4700多名年轻的白人妇女,以及大量的财物,浩浩荡荡的离开。

次日上午九时许

光明号大帆船率领着船队浩浩荡荡的经过僻静海湾的驻泊处,发出了“回航”的命令。

停泊在这里的风帆大船纷纷扬帆起航,组成了几个大型编队,一路向着马尼拉的方向驶去。

“泰山”号领衔的铁甲打击编队,则离开大队,径直向南方的新加坡港方向驶去。

他们的使命并没有完成,还需要在新加坡港坚守半年以上。

此时,依然留在西贡港的还有5艘运兵船及5艘缴获的法国商船,再加上三艘风帆护卫舰。

在湄公河口方向,还保留了两艘风帆护卫舰巡戈警示。

这些留守的风帆大船,是给西贡远征军主力第四师撤退准备的船只,全军上下共计7241人,去掉1377名伤亡官兵后,尚余5864名官兵,将会携带大量战利品和男女俘虏返回。

周老蔫少将骑在马上,回头看着这座遍地狼藉的城市,城中十几处燃烧的火头依然冒着浓烈黑烟,心中微微一叹。

他转过身来,看着眼前长长的撤离队伍,还有一路押送有男有女的白人俘虏,大声喝令说道;“都速度点,不要磨磨唧唧的,去迟了船可不等人。”

说完,便双腿一夹马腹,带着几名军官策马奔腾起来,身后留下一片灰尘。

西贡远征军剩余部队,于攻占西贡城第七天的傍晚时分,全部撤离了这座饱经战火蹂躏的城市,只留下一片瓦砾。

随同西贡远征军主力一起离开的还有4700多名华人后裔,这些人聚集在西贡港口,赶上了最后一支离开的船队。

反正距离也不远,挤挤也就有位置了。

至此,西贡远征军的任务顺利结束,留下的是一座空荡荡的港口和遍地废墟的城市,还有大量欲哭无泪的白人殖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