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葡萄无牙

第255章石油资源

第255章石油资源

回到宫廷里,楚王郑国辉沐浴更衣,换上了一身轻薄的麻衣短衫,透气而又舒爽,脚踩薄履来到二楼前厅。恰逢妙画抱着二岁多的喜儿出来,迎面撞见国王陛下,连忙神态惶恐的放下怀中的喜儿。

屈膝敛福施礼道;“奴婢不知陛下驾到,冲撞了圣驾,恭请陛下恕罪。”

“不知不罪也,免礼平身!”楚王郑国辉伸手虚扶了下,目光落在胖墩墩,小脸白白净净的喜儿身上。

喜儿此时正在用一双纯净无暇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抬头仰望着这个身材高大的君父,眼中隐有一丝畏惧。

妙画慌忙蹲下身来,低声而又焦急的催促说道;“小殿下,赶紧拜见陛下,奴婢教您的话怎么说的?”

“参见陛下。”喜儿兀自摆弄着小手指头,奶生生地说道。

这一声称呼,将郑国辉的心都融化了,眼神也变得格外温柔起来。

这是郑国辉在这个世界的血脉延续,小小的一个肉团子,齿白唇红,奶萌萌的超可爱,乌溜溜的大眼睛纯静的没有丁点儿杂质。

“诶……”生怕吓到了这个小肉团子,楚王郑国辉的声音格外轻柔应了一声。

拘于王室森严的规矩,郑国辉不好将这个小肉团子抱在怀中,满宫廷的溜达,因为此子乃是庶妃所出。

陛下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内庭的此消彼长,而不仅仅是父王关爱那么简单。

楚国如今潜移默化的遵循“一正两侧四庶”的王室惯例,“一正”就是王后郑李氏,这个没什么说的。

按照宫廷的规矩

所有侧妃侍妾所出的儿女,都要养在王后郑李氏的膝下,尊称她为“母后”,这就是后宫之主的威仪,喜儿自不例外。

为国王陛下诞下了骨血的巧月,如今是“庶妃”的身份,高于一众侍妾,这也是母凭子贵,在甘泉宫内仅次于王后。

侧妃之位全都是空置,这个年代幼儿夭折的比例很高,即便王庭也不例外,所以不急于抬举,得等喜儿过了12岁成年再说。

如今怀有身子的冬梅,依然是宠妾的身份,还没有抬举到“庶妃”之位,得等到她顺利生产之后才行。

最好就是母子平安,否则没有“保大还是保小”的选择。

按照宫廷惯例,一律是以保证陛下骨血安全为首要,可以不计代价,楚王郑国辉都过问不得。

楚王郑国辉蹲下身来,尽量不吓到这个肉肉的小团子,用轻柔的声音说道;“这个小殿下为什么这么聪明啊?这么小就会喊参见陛下啦,可真是棒棒的。”

喜儿见到他伸出的大手,有些害怕的是将两个肉肉的小手背到身后,往后倦缩了下,回头不知所措的看着妙画。

妙画连忙点头如捣蒜,轻轻的教喜儿说道;“陛下夸喜儿呢,喜儿说“多谢陛下夸奖,孩儿承受不住”。嗯……说啊,喜儿会说什么?”

“参见陛下。”

估计是这四个字儿教的多了,喜儿奶深深的又说了一遍,然后自己张开嘴开心笑了,“咯咯”的特开心。

喜儿反正张开手来要抱抱,妙画只能抱着喜儿,神情惶恐的说道;“请陛下恕罪,喜儿还太小,说不了太长的句子。”

“呵呵,本王就那么凶嘛,岂能怪到一个小孩子头上?”楚王郑国辉难得开了个玩笑。

郑国辉的目光落在妙画身上,蹲下身来的妙画曲线玲珑,居高临下看过去,领口露出一抹丰满的白皙沟壑,颇有惊心动魄的规模。

原本妙画就是极美的容貌,又恰逢18岁的少女花样年华,白里透红的脸蛋粉嫩多肉,还有些许的婴儿肥。

想来是宫里的吃食很不错,姑娘一个个都养的凹凸有致,别有一番风情。

这小妮子,还是有些东西的。

郑国辉的嘴角露出一丝古怪的微笑,翘出了明显弧度,声音低沉的问道;“进宫多久了?”

妙画明显感受到楚王郑国辉侵略性极强的目光,她此刻芳龄18,正是少女怀春荡漾的时候,那还不知道意味着什么?

心中的狂喜和忐忑不安交织,让妙画声音发颤的回答道;“回陛下的话,妙画随皇后入宫三年了,一直在王后身边伺候。”

“嗯,晚上到宫里来侍寝。”楚王郑国辉不容置疑的吩咐说道。

妙画瞬间脸色绯红,感觉身体都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发软的没有力气,颤声回答道;“奴婢谨遵圣命。”

“行,站起来吧。”楚王郑国辉看到这个小妮子有点要晕的模样,伸手将她扶了起来。

而妙画怀里还紧紧抱着喜儿,此刻一低头,说了声;“奴婢告退。”

然后便慌慌张张的离开了,连脚步都有些紊乱。

不想爬床的宫廷侍妾不是好奴婢,妙画与普通的宫廷侍女不同,她原本就是陪嫁丫鬟出身,从小陪着小姐长大。

这一辈子,那注定是要服侍老爷夫人的。如今老爷贵为楚国国王,得到召幸,对妙画来说不亚于一步登天。

临时这么个小插曲,郑国辉倒也没放在心上。

他在前殿的榻上坐下,手拿起放在宝榻一侧的《世界风云概览》,随手就翻阅起来,等着过会儿同进晚膳。

正常的日子,都是王后郑李氏陪着楚王郑国辉用膳,两人坐一起说说话,聊聊天,比一个人独自用膳可好多了。

甘泉宫的后宫不大,只有一栋巴洛克式的三层宫殿建筑,加上后花园那一块闹中取静的所在,如今是王太后的居所。

这栋巴洛克式的宫殿建筑每一层都有十几米高,金碧辉煌倒也不失王室威严。

唯一的短处,就是地方小了些。

正门入口就是花岗岩整体雕琢的宽大楼梯,每个细节都精美异常,极具巴洛克式建筑的特有美感。

宽大的楼梯西侧就是大殿所在,二楼则是前殿,三楼就是后殿,与国王陛下的大书房紧靠在一起。

楚楚王郑国辉寝宫在3楼东翼,有寝宫套间,浴室,小书房和宫廷侍女值宿的班房,中间是后殿和大书房,西侧是存放密折和密件的库房,茶室,以及存放诸多珍玩古画的几间藏宝阁,还有一间带浴室的睡房。

这间带浴室的睡房,原本一直是国王宠妾冬梅在使用,她也是随身伺候的妾侍,收拾重要的大书房,小书房都是冬梅亲自动手。

未经允许,三楼禁止任何人上去。

王后郑李氏日常住在2楼东翼寝宫,楚王若是想歇在这里,也都在这间寝宫过夜,自不用赘述。

包括巧月,巧星,苏媚娘,如琴,司棋,夏雨,冬梅这些贴身庶妃侍妾,都是住在2楼西翼,这里有八间带浴室的套房,每人一间,身边还有二个宫廷侍女伺候。

如今再加上妙画,正好是八间,一人一间。

其他未得宠幸的侍妾,例如玉书,妙画,春花,秋月全都住在一楼西翼,还有一些近身宫庭侍婢,都是国王王后身边伺候的人。

宫内的嬷嬷,女官等人,则住在后宫两侧广场边上的屋宇内,值宿的禁卫军官及士兵则只能停于日常办公的前殿,不能进入广场一步。

这也是因为宫廷太小,后宫内都是莺莺燕燕的王室内眷和宫女,男女大妨定要避讳。

这也事关王室的名誉,绝非小事一桩。

楚王郑国辉所看的《世界风云概览》,并非单纯是欧洲各国报刊摘要,这些摘要存在于“外刊观点栏目”内。

每摘录的一篇文章,都有取自何处,哪一国,哪一天的报纸?作者是谁,摘译何人等等。

一些重要的内容,还有侍从室资深幕僚的旁注,用于解读欧陆风云行势。

而来自外交部,内政部等各个渠道采集的敏感消息,很多也都登陆在《世界风云概览》中。

楚王郑国辉在翻阅了两页后,眼神忽然变得关注,认真的看了下去。这是一篇关于欧美世界石油资源勘探和开发的报告,报告中谈及了北美的德州油田开发热潮,谈及了沙俄油田开发的历史,以及最早的秋明油田。

早在18世纪初

彼得一世便清醒地知道,掌握国家矿产财富的重要性,因此他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学习矿产科学,流连忘返于工厂和矿山,屈尊与欧洲其他国家的资深矿场主结识,增长见识。

1700年8月24日,彼得一世发布了命令,在莫斯科成立了矿场事业管理局。

1703年1月2日,沙俄历史上第一份报纸《公报》一号刊上写道:

据来自喀山的汇报,在索古河傍,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和铜矿。

这是沙俄第一份关于石油的公开出版物记载。从此,石油进入了彼得大帝命令必需要寻找和开采的重要资源。

1723年签订的《彼得堡条约》,沙俄获得了巴库、杰尔宾特及周边省份的土地,从此拥有了沙俄最早的油田,后续开始了商业开采。

这份文章最后还说;

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治下的石油勘测计划,起步非常早,在1859年就开始了系统性的勘测。

据估计

东印度群岛含有油气区块的可能性很大,早在公元8世纪,苏门答腊岛就曾经用原始的方法开采过原油,并取得了成功。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那时候,称作是“火油”。

郑国辉放下手中的材料,眉头紧皱的思索起来;

从目前掌握的内部信息来看,这些荷兰鬼佬机敏的很,发动苏门答腊征服战役恐怕并不全是为了殖民地,还有可能是为了油田。

前任荷属东印度群岛坡斯总督是个极有远见的荷兰贵族,他在呈给王室的密信中,就曾经说道;

“苏门答腊岛潜藏的油气资源,若是在最后能够被证实,那么将是荷兰王国重新走向辉煌的新契机,可谓千载难逢……”

这也就能够解释了,为什么荷兰王室能够忍受十几年东印度群岛殖民地收入被截流,通通投向征服苏门答腊岛的军事预算中。

为了这个荷兰王国重新崛起的重大契机,拼一下总归值得。

可惜的是

由于当今时代物探手段的落后,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始终没有确定传说中的油苗在哪里?

这就像大兴安岭调皮的人参娃娃,你明知道山里有,而且还有很多人见到过,拥有过,可就是找不到。

这种结果,让人抓狂不抓狂?

郑国辉想到这里,嘴角忍不住噙起一丝笑意。

他细长的手指轻轻的敲打宝榻雕刻的盘龙,心中思索着楚国可以利用的契机,什么时候能横插一手,起码能够在加里曼丹岛站住脚,再图后谋。

荷兰人没头苍蝇的到处找,那么多岛屿,那么大地盘,那可真的有的他们找。

郑国辉不用啊,他知道加里曼丹岛上就有储量相当大的油田,上一辈子旅游的时候还去过。

菏属东加里曼丹省的沿海港口城市三马林达,就有丰富的陆地石油资源,城郊就有很多抽油的磕头虫。

在北方的文莱土著王国领地,同样也有丰富的陆地石油资源,就在沿海那一块儿,好找的很。

文莱麻烦的地方就在于属于马来亚地区,如今是英属海峡殖民地的保护区,轻易不会让别人插手。

这块地方,比荷属加里曼丹还麻烦。

即便通过各种方法拿到手,楚国至少在30~40年内不能开采,否则英国人找起后账来,绝不可能讲什么道理?

这年头,英国佬就是独霸全球的老大,凭借武力到处欺负人。

早在1815年

大不列颠皇家海军风帆战列舰队的数量就达到99艘之多,总吨位达到62.2万吨,远超排在后面的法、俄和西三国之和。

英国人的风帆舰队可以说是遮天蔽日,纵横整个地中海和大西洋,世界七海任由来去,统治着全世界的海域。

在英国人的眼中,除法国和俄国外,其他国家的海军几乎无足轻重。

当今世界排名第五的西班牙皇家海军总吨位仅为5.5万吨,连塞牙缝都不够。

至于其他国家,英国人更是完全可以无视。即使是排名第二的法国海军,其吨位也只有22.83万吨,仅约为英国的三分之一。

若想过安稳日子,得罪谁,也不能得罪英国人。

所以文莱土著国想要拿下非常简单,但拿下以后万万不能开发,以免惹来英国人的眼红。

要说石油好找的很,荷兰人为什么找不到?

这就不得不说荷兰白人殖民东印度群岛三百余年,既不向群岛上的土著传播宗教,也不开办学校,传播荷兰语。

整个白人殖民阶层,是与当地的土著完全割裂,几乎没有多少交叉的地方。

荷兰白人殖民者非常骄傲,他们只愿意生活在白人的那一个小圈子里,极少会与当地土著牵扯,压根儿就看不上。

就连收税和社会稳定之类的事务,都包给堪称二道贩子的华人。

在巴达维亚,最有权势的华人首领称之为“甲必丹”,这个“甲必丹”是头人的意思。既是维持会长,又是知府和警察局长,同时扮演包税人的角色。

这是荷兰殖民地二元统治结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在其他城市则由华人和当地土著贵族担任这一包税人角色,白人殖民者只管收钱就好了。

这就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社会群体,土著人听不懂荷兰语,只有一些版依新教的华人家族才能既听得懂荷兰语,又听得懂土著语言,成为二者沟通的桥梁。

一个有趣的事实就是

在苏门答腊岛征战的荷兰白人殖民军队在军事行动时,常常有当地的土著仆从军伴随,夜间会打着火把前进。

而这种火把上,沾染的就是黑色的石油,当地土著人称之为“蜡”,这是从充满黑色液体的池塘里浸湿,晚上拿来照明所用。

荷兰白人殖民军队在岛上征战十几年,竟然不知道苦苦寻找的石油就在身边。

一来是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上层隐瞒消息,军队中普遍不知道勘探石油资源这件事儿,只有极少数高层将官知晓。

二来也没有白人殖民军官注意这些,他们利用土著人当炮灰,哪里还会嘘寒问暖?过问的如此细致。

而那些深入深山老林中苦苦寻找的荷兰勘测队,多的几十个人,少的是几个人,想要将诺大的岛屿跑个遍,再有个20年时间也不够。

让人好笑的是

这些白人勘测队多数不懂当地土著语言,就是土著人告诉他们,若是没有华人通译,也没人听得懂。

阴差阳错之下

荷兰人苦苦寻找的油田,始终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后来荷兰人是怎么找到油田的?

这个郑国辉记不得了,怎么着也得在二三十年后吧。

荷兰皇家石油公司最早成立于1889年,最初也是在荷属东印度群岛勘测油田,时间点上也差不多。

在荷兰人勘测到油田以后,英国人很快的就找上门儿来了,于是就有了英荷合资的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

英国人的理由也很充分

东印度群岛是我转给你的,这里发现的任何资源,难道没有我一份吗?

想吃独食,你有这个实力吗?

幕后的交易不清楚,但最终是荷兰人明智的放弃了不该有的想法,选择了分一杯羹,与英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