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将计就计!

荀攸离开后,秦煊和刘伯温二人在地图面前苦苦思索,试图从袁曹双方围绕河东这块地盘找出曹操的真实意图。

只派荀攸前来游说他按兵不动,显然有些违背常理。

那么曹操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不搞清楚这些,秦煊可不敢直接做出答复。

二人为此推测了许久时间,直到蒙光走进来的脚步声响起,才让二人转移了注意力。

“是不是曹操那边传来的情报?”

秦煊瞥了一眼蒙光手上攥着的书帛,十分急迫地问道,现在他最想得到这样的情报,来让自己做出最正确的抉择。

“是,这是黑冰台弟兄加急送来的。”

蒙光点了点头解释。

“念!”

蒙光当即快速打开书帛,将里面的内容念了出来:

“曹操在收到河东曹仁发来的军情后,召集了麾下文武展开了一场激烈讨论,最后结合程昱以及司马懿的建议决定联合西凉徐州对付袁绍。”

“并分别派遣使者前往游说。”

“然而就在军师中郎将荀攸启程前天晚上,曹操前来拜访,二人详谈约一个多时辰后才离去。”

原来如此!

秦煊听完恍然大悟,可是接着看向蒙光问道:

“这么重要的情报为什么现在才送来,荀攸不久前才和我们经过交流。”

秦煊十分怀疑黑冰台的效率,这情报延迟性也太长了吧,黑冰台作为情报机构,有一套独特的情报传递渠道。

从长安到徐州虽然路途遥远,但怎么着也应该比对方的使者来的要快啊。

这次竟然几乎在相同时间抵达,完全不称职。

蒙光一听秦煊的责备,二话不说跪了下来解释道:

“公子,由于我们在曹操身边安插的都是黑冰台用金钱收买的人员,情报收集汇总以及整理需要大量的时间,因此情报传递才如此拖沓。”

“曹操身边也有一批厉害的情报人员,我们只能采取收买手段,将一些不起眼的情报收集起来进行汇总,验明真假后才发送出去。”

蒙光也是有苦难言,自从秦煊询问起黑冰台的发展时,他就提过一嘴。

曹操对于情报工作相当重视,黑冰台根本安插不进任何经过严格训练的暗子,只能依托收买,或者安插一些不起眼的人员来刺探更多情报。

但这样一来情报收集困难重重,最终造成情报滞后的局面。

“主公,您也不用怪蒙大人,曹操是个难对付的人,他身边也有像黑冰台一样厉害的机构,况且蒙大人这份情报也不算太晚。”

刘伯温眼瞅着秦煊有些心软,当即站出来为蒙光求情,给秦煊递了一个台阶。

果不其然,在刘伯温一番解释过后,秦煊脸上的愠色消散了许多:

“行了,你起来吧,记住不管付出任何代价,一定要在曹操身边安插暗子,确保我们能第一时间收到有关他们的情报。”

“这是最后一次警告,以后我不希望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明白吗”

“喏,多谢公子宽容,在下一定完成。”

蒙光从地上缓缓起身,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去吧,召集众人前来议事!”

秦煊随即微微颔首,吩咐对方去召众人大堂议事。

蒙光闻言一刻也不敢多待,将手中的书帛递给秦煊之后,当即领命而去。

“主公,您又有什么想法不成?”

刘伯温好奇地问道,如果秦煊没有想法,他哪儿会召集众人前来议事呢。

“呵呵!”秦煊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一个胸有成竹的笑容:“经过刚刚这份情报,我已经大致猜到了曹操心中所想。”

“他还是将我视作最大的敌人,不想与袁绍彻底开战,一旦袁绍败了,我们就会趁机吞并幽州,冀州。”

“到那时天下再也没有能够抗衡我们的诸侯了。”

“因此曹操绝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

“他联合西凉马腾就是为了抽调兵力防范荆州方向刘表,从而在河东地区打垮袁绍的进犯主力,迫使他回到谈判桌前。”

秦煊作为历史研究生,对于古今中外的战争史实也算熟悉,再加上穿越以来打过的几场战役,军事敏锐程度大大提升,而且也能应用自如。

在得到准确情报后,大脑经过飞速运转,很容易就猜出了曹操隐藏在背后的真实意图。

听完秦煊的分析,刘伯温经过一番思索分析发现,这可能真像秦煊所说的那样,曹操和袁绍之间围绕河东的这场战役很可能草草收场。

“那主公您的意思呢?”

秦煊看着堂外渐渐卷起的风尘,微眯双眼,一字一句地冷声道:

“那我就将计就计,打到最后发展成什么样,还得我说了算!”

········

蒙光的动作飞快,不到一盏茶的工夫便将主要文武喊到了刺史府中。

“主公,是不是准备动兵了,我们打哪儿?”

众人刚一齐聚,宇文成都就扯着嗓子在殿堂中嚷嚷,他在郯城除了练兵就是习武,这枯燥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又不像李靖,薛仁贵,张辽,高顺,张绣,甘宁等人镇守四方,浑身早已闲的发酸,就等着能率军杀敌,驰骋疆场。

“没错,我之所以把你们召来就是为了准备动兵。”

“就在今天曹操的使者来到徐州和我会谈,要求我军不得趁机偷袭他们后方,待战争结束后定有重谢。”

“但——”

秦煊紧跟着话锋一转道:

“这不是我秦煊想要的,曹操的真实意图想和袁绍议和,就此罢手,日后好腾出手对付我们。”

“因此我决定出兵冀州,在他们僵持之际,一举攻入袁绍后方,消灭对方,扩充我们的地盘,夺取幽州的战马,矿物资源。”

“你们准备好了吗?”

秦煊最后盯着他们大声质问道。

“主公,您这想法是不是有些疯狂啊,袁绍虽然亲率十万人马进攻河东,与曹军交战,但冀州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兵马。”

“我军长途奔袭一定会被发现踪迹的,到那时袁绍大军后撤,我军得不偿失啊!”

张居正第一个站出来反驳秦煊的命令。

在他看来秦煊是有些飘了,袁绍的实力可不比徐州差,甚至要强上不少,对方占据并州,冀州,幽州三州之地,深得当地世家豪强拥护。

虽然徐州军战力强悍,要想灭掉袁绍现在还不是时候。

“叔大,你不必有此顾虑,我知道你的担心,但这次我们不从陆上进攻袁绍大本营,而是从海上出发!”

“海上?”

众人更加蒙圈了,从海上怎么走,难道光凭甘宁的水军吗?

“诸位,经过近一年多日夜奋战,刘仁轨将军已经组建起一支相当规模的海上水军,拥有数十艘能在海上行驶的艨艟巨舰。”

“此外红薯,土豆等储备也已经有足够大的规模。”

“派遣一支精锐从海上直奔袁绍后方不成问题。”

早在荀攸还没赶到徐州之际,远在青州操练海上水军的刘仁轨就给他带来了好消息,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一支颇具规模海上舰队已然成形。

得知消息的秦煊顿时喜出望外,但他并没有告诉别人,直到荀攸来徐州当说客,在得知曹操真正的意图后,他才想到了这些。

袁绍麾下几乎没有任何水军,而他们便能派遣一支精锐从海上沿海岸线直插幽冀,从而配合青州李靖在袁绍反应过来之前,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消灭他的留守部队。

再强大的水军舰队也要经过实战检验,否则只能是花架子,如今正好有这么一个机会,岂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