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开府建衙!

秦川、孟学文和宋青书等一众辽西军的高层态度很明确。

哪怕曹风和大乾朝廷翻脸,他们也会坚定不移地跟着曹风走。

他们心里很清楚。

他们都是曹风一手提起来的人。

朝廷已经对他们不信任了。

哪怕现在和曹风划清界限,也无济于事。

他们的前途命运已经和曹风绑在一起。

曹风不仅仅年轻,他做事果断,对人宽厚,领兵打仗的能力也不弱。

在他们看来。

哪怕曹风和朝廷撕破脸了脸,最差也能割据一方。

他们跟着曹风,吃不了亏。

若是曹风能更进一步称王称帝,那他们的地位也能跟着水涨船高。

大乾朝廷看似是庞然大物,可现在的实权位子都被权贵们占据。

况且大乾现在面临诸多的强敌,这以后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他们自然不愿意去趟浑水。

曹风看没有人站出来要离开,他很欣慰。

他对众人拱了拱手。

“好!”

“诸位愿意留下来助我曹风一臂之力,我感激不尽。”

曹风也当场对众人做出了承诺。

“你们愿意跟着我曹风,我曹风也将话撂在这儿。”

“只要有我曹风一口吃的,那也绝对亏待不了你们。”

“这若是有朝一日,我曹风能称王称帝,那诸位也能封侯拜将!”

曹风当众说出这等大逆不道的话,众人并不觉得意外。

这一次自家节帅领兵对抗朝廷,为辽西军讨回公道。

明面上还归朝廷节制。

实际上已经撕破脸了。

现在说出称王称帝的话,也让他们的情绪有些激动。

自家节帅是有想法,有野心的。

现在如今实力虽差了一点。

可好歹让他们也有了一个盼头。

若自家节帅属于那种扶不上墙的烂泥,自己都没想法。

那他们跟着自然也没奔头。

现在不一样了。

自家节帅喊出了称王称帝的口号。

那让他们也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

“现在朝廷已经委任我为云州节度使。”

曹风面带微笑地对众人说:“作为节度使,我已经能够开府建衙,任命官员。”

“择日不如撞日。”

曹风当即做出了决定。

“今日我们就先将节度府的架子搭起来,以便于各司其职,办好差事。”

曹风如此雷厉风行,让众人感觉到突然,同时也有些期待和兴奋。

自家节帅已经是云州节度使。

现在要组建节度府。

这意味着他们这些的地位也将跟着水涨船高。

没有人不喜欢升官。

这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荣誉和权势。

“这多的废话我就不多说了。”

曹风环顾了一圈众人说:“我先说一说咱们节度府官员的任职。”

“我还是那句话,能者上,庸者下。”

“咱们云州节度府不能光看资历,更要看才干和功劳。”

“这一次的任命并不是最终的任命,我们会不断地进行调整。”

“有些人可能不适合这个位子,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会换合适的人上去。”

“这一点,我希望诸位能有一个心理准备。”

曹风提前给众人打了预防针。

他提醒众人说:“谁要是觉得自己有能力,有功劳,但是给官职低了,也可以私底下找我谈。”

“这很多事儿不可能完全地公平公正,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咱们只能边干边调整诸位的官职,我希望诸位能够理解。”

实际上很多事儿,只能做到相对的公平公正。

无法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

军队打仗的功劳是可以靠着斩获多少、是否打了胜仗,是否击退敌人进行评定。

可是对于坐镇后方的这些人而言。

他们可能做了许多事儿。

可却没有办法像军队斩获那般,摆放在台面上来。

曹风的一番话,也赢得了众人的一致同意。

这能不能干好差事,是不是适合这个官职,还得边走边看。

先将架子搭起来,再慢慢地进行调整磨合。

曹风首先将目光投向了辽西军副将秦川。

“秦川!”

“末将在!”

“辽西军副将你就先不要当了,你改任云州节度府兵马使。”

“遵命!”

云州节度府兵马使的位子可比辽西军副将的位子高多了。

当然。

要是论实权的话,这兵马使的位子肯定不如辽西军副将。

曹风看重秦川的统筹协调能力,所以将他提上来。

同时也给手底下的人腾位子出来。

“孟知府。”

“这节度府长史就由你来干。”

得知自己被任命为节度府长史,文官之首。

孟学文很高兴。

这足以说明节帅对自己在辽西做的这些差事的认可。

“多谢小侯爷信任,我定不负所托!”

曹风当场对节度府各个主要的官职进行了一番任命。

“方圆担任云州节度府支度使。”

“陆一舟担任云州节度府监军使。”

“曹洪担任云州节度府团练使。”

“曹坤担任云州节度府节度判官。”

在这些任命中,大多数都是辽西军出身的人担任。

只有节度判官是并州出身的曹坤担任。

这一次曹风从并州带了五百年轻人到辽西。

曹坤就是其中之一。

他作为曹氏子弟,并不是曹氏嫡系。

以前在并州军也仅仅担任并州军的营指挥使而已。

按理说他是没有资格担任节度判官这样的高位的。

可曹风将曹坤放在这个位子上,也有自己的考虑。

他这节度判官的主要职责是处理一些文书,律法事务,审理诉讼案件。

现在他们的摊子越来越大,很多人都是一起走过来的老人。

彼此太熟悉了。

让他们去担任这个节度判官,对于涉案的熟人。

一旦有人说情,那就很为难。

可曹坤不一样,他来自并州。

他与曹风手底下的大多数人都不熟。

让他担任节度判官,不怕得罪人。

况且对于曹风而言。

重心依然是在军队那边。

至于节度府的这一套班底,只不过是为军队服务而已。

这些职务名义上很重要。

可论实权,肯定远远不如辽西军都督、副将等职务。

曹风宣布了节度府的主要官职任命后。

他又对节度府内部衙门的设置,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云州节度府各衙门的设立,也要有别于其他节度府。”

“其他节度府设立了许多衙门和官职,中看不中用。”

“甚至很多官职都是因人而设。”

“这衙门多了,职责重叠,也很容易产生纠纷,导致人浮于事。”

“我们云州节度府所属衙门的设置,要精干!”

曹风的话当即赢得了长史孟学文,兵马使秦川的赞同。

这衙门多了,官职多了,推诿扯皮的事儿也多了。

不如少设一些,精干一些,反而可以提高效率。

“我们云州节度府暂时下设刑狱司、屯田司、考功司、监军司、参军司、营建司、商贸司、政事司、军务司、密探司、钱粮司等十一个司。”

“其中军务司归兵马使节制。”

“屯田司、营建司、政事司、商贸司归长史节制。”

“刑狱司归节度判官节制。”

“钱粮司归支度使节制。”

“监军司归监军使节制。”

“密探司、参军司、考功司有我直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