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低头!

皇帝赵瀚现在在气头上,对禁卫军的作战失利严重不满。+b\q′z~w?w·._n\e·t?

可兵部尚书周凯脑子还算清醒。

他们大乾和金帐汗国这一仗,不仅仅消耗了大量的钱粮军械。

更是让他们大乾的军力遭遇到了严重削弱。

这一场仗,他们实际上是惨胜。

朝廷趁机吞并裁撤各军,本就引起了诸多的不满。

可朝廷有禁卫军坐镇,足以压制各方的不满情绪。

现在若是对禁卫军都督赵野革职查办,引起禁卫军内部的动荡。

万一禁卫军也和曹风学,那朝廷又该如何收场?

“皇上!”

“禁卫军这一次吞并了各军的残兵败将,又补充了大量的民夫丁壮。”

兵部尚书周凯对皇帝赵瀚说:“禁卫军短时间内扩充到十万人。”

“这十万人良莠不齐,庞杂不堪。”

“禁卫军扩充的太快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更何况其中更有许多对裁撤存在抵触的各军兵马。”

“这些人上了战场后,要么临阵倒戈,要么弃械投降。”

“禁卫军连战连败,这罪责也不能全怪赵都督。”

周凯看皇帝赵瀚黑着脸没有吭声。

他继续道:“若是此番对赵都督革职查办,势必引起禁卫军内部的动荡。”

“这万一被有心人撺掇,禁卫军再和曹风一样,起兵为赵都督讨回公道,那该如何收场?”

“再者而言!”

周凯面色凝重地说:“先前各军被裁撤吞并,他们敢怒不敢言。”

“那是因为禁卫军在战场上击败了金帐汗国的胡人,打出了威名。”

“他们忌惮禁卫军,所以不满也只能忍气吞声。′2*c′y/x~s\w/.?o`r*g_”

“可现在禁卫军连战连败,已经暴露了真正的实力。”

“各军看禁卫军如此不堪一击,那他们搞不好也会和曹风一样,站出来闹一闹!”

“在这个时候,禁卫军要是再乱了,那我大乾危矣!”

兵部尚书周凯的一番话,让皇帝赵瀚也后背直冒冷汗。

方才他火气上头,这才气愤地说出了将禁卫军都督赵野革职查办的气话。

可现在兵部尚书周凯的话让他当即冷静了下来。

现在已经不是如何处置禁卫军连战连败的事情了。

禁卫军已经暴露出了不堪一战的实力。

现在连曹风都镇压不下去。

那被裁撤的各军会不会也跟着闹起来?

这若是闹起来,那就麻烦了。

况且他们大乾西部边境还告急呢。

在这个时候,内部再动荡起来,局势将不可收拾。

赵瀚现在已经有些后悔了。

当初原兵部尚书钱睿劝说他对各军的裁撤吞并不要操之过急,要徐徐图之。

他当时刚打了胜仗,自信心爆棚,压根就听不进去任何劝告。

当时就一个想法,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谁敢反对裁撤整编,那就镇压谁!

胡人都被他击败了,难道还怕几个反贼不成?

可现在的局势的发展,让他悔不当初,应该听钱睿的话。

再说了。

谁知道曹风这个小王八蛋去草原上走了一遭,竟然实力变得如此之强。

先前他裁撤各军的时候,压根就没将曹风这个小虾米放在心上。

当时甚至觉得辽西军是最弱的。*s¨i¨l/u?x_s?w·./c?o\m~

辽西军以前背靠着并州军撑腰,他还能忌惮几分。

可随着曹震的并州军打残,曹风在草原上冲杀一番,估计也没剩下几个人。

辽西军成为了他眼里最弱的。

所以他才拿辽西军这个软柿子捏。

可谁知道辽西军非但不是软柿子,反而是浑身长刺的刺猬。

“周爱卿,如今的局面,你可有破局良策?”

眼看着局面已经不可收拾。

赵瀚虽然想低头,可又放不下面子。

因此他主动询问兵部尚书周凯,希望他将低头的话说出来。

周凯看自家皇上征求自己的意见,他还摸不清楚自家皇上的态度。

“皇上!”

“臣愚钝。”

“臣都听皇上的。”

周凯摸不清楚皇帝的想法,自然也不敢大放厥词。

万一说错了。

那轻则挨骂,重则丢官,划不来。

赵瀚皱了皱眉,暗骂滑头。

在这个时候了,还装什么深沉。

“有什么良策尽管说来,纵使说错了,朕恕你无罪。”

赵瀚说着,目光投向了其他几名官员。

“你们也一样,想说什么说什么,大胆地说!”

“你们都是朝廷的肱骨重臣,食君俸禄,当为朕分忧!”

皇帝赵瀚都这么说了。

兵部尚书周凯对一名兵部郎中使了一个眼色。

这兵部郎中会意,当即抱拳而出。

“皇上!”

“解铃还须系铃人!”

这兵部郎中道:“此番镇北公世子曹风领兵攻击禁卫军,全是因为辽西军遭遇不公所至。”

“臣恳请皇上重新彻查辽西军与禁卫军爆发冲突一案,为辽西军平冤昭雪!”

“只要曹风的气消了,那就能化干戈为玉帛。”

“现在我们大乾是自己人打自己人,白白损耗我大乾军力,让外人看了笑话!”

赵瀚当即眉头拧成了川字。

为辽西军平冤昭雪?

那岂不是他自己打自己的脸?

自己先前可是口口声声地说罪在辽西军,要严惩辽西军。

现在又为辽西军翻案,那他的脸往哪儿搁,朝廷颜面何存?

“皇上!”

“现在周国如今,西部边境告急。”

“若我们禁卫军和辽西军还在自相残杀,不顾大局。”

“那山越、楚国说不定也会趁虚而入,到时候我大乾危矣。”

“再者而言,曹风已经带头闹了。”

“朝廷短时间内无法将其镇压下去。”

“一旦拖得久了,那其他各军说不定也会跟着起来闹。”

“到时候更是无法收场。”

另一名官员站出来道:“不如就同意曹风先前所提的条件。”

“暂时先将曹风安抚住,平息内部纷争,以避免夜长梦多。”

这官员说完后,赵瀚依然没有吭声。

曹风这一次带了一个不好的头。

这一次朝廷低头妥协了,岂不是显得朝廷软弱?

以后谁都遇到不满都带兵闹,那朝廷还有何威严?

兵部尚书周凯看皇帝还在犹豫。

他则是站出来道:“皇上,这一次曹风兵谏,情有可原。”

“虽然这一次他过分了些,可他终究是只是打出了讨回公道的旗号。”

“现在禁卫军如此不堪用。”

“朝廷若是再不让步。”

“真的将曹风逼急了的话,万一他真的扯旗造反,那局面就不可收拾了。”

赵瀚想了想后,觉得也有道理。

曹风现在并没有公开地说造反,名义上还是大乾的臣子。

这曹风年纪轻轻,却和疯子一般。

他胆敢领兵孤军杀进草原,将胡人的后方搅的天翻地覆。

这一次又领兵以下犯上,攻击禁卫军,挑衅朝廷的威严。

曹风做事,一向胆大包天,没有任何的顾忌。

真的将他惹急了,他扯旗造反的话。

自己一时间还真拿他没有任何办法。

就怕到时候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和曹风学,那就麻烦了!

想到这里。

他又心里狠狠地咒骂了几句禁卫军废物!

要是禁卫军争气一点,又何至于让朝廷如此地被动。

面对如此局面,朝廷想不低头都不行了。

只能暂时隐忍,等朝廷缓过来了,再慢慢收拾曹风!

“曹家世代忠良,这一次曹风进行兵谏,事出有因。”

“朕就不与他计较了。”

“既然曹风觉得不公,那朕就为他主持公道。”

赵瀚沉默了良久后,这才对兵部尚书周凯吩咐:“周爱卿,朕命你重新彻查辽西军与禁卫军发生冲突一事。”

“一定要将此事查一个水落石出,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同时你亲自去走一趟辽西军兵营,代朕安抚辽西军。”

“告诉辽西军的将士,朝廷一向公正。”

“现在已经重新彻查此案,要他们稍安勿躁,勿要被人撺掇,做出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