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偏袒!

定州城。

皇帝行营。

金帐汗国的大军在大邑县境内全军覆没,东察大汗都被斩首。

战事胜利后,皇帝赵瀚就移驾到了各方面条件更好的定州城。

戒备森严的皇帝行营内。

火炉熊熊燃烧,将寒气隔绝在外。

皇帝赵瀚以舒服的姿势,躺在躺椅上。

几名年轻的宫娥正在给他捶腿揉肩。

这几个月的战事让赵瀚这位御驾亲征的皇帝也心力憔瘁,经历了大起大落。

现在他们终于击败了金帐汗国。

不出意外,皇帝赵瀚将名留青史。

他的声望和影响力也会高涨。

他的文治武功,将成为大乾历史上仅次于太祖的皇帝。

总而言之,赵瀚现在的心情很好,特别的好。

现在是吃得香睡得好。

浑身轻松。

至于在此次战事中伤亡的无数大乾将士。

赵瀚这位皇帝全然没有放在心上,早就抛诸脑后了。

在他看来。

只要能获得胜利,伤亡那是在所难免的。

“皇上!”

“桂总管来了。”

赵瀚闻言,开口道;“让他进来。”

“是!”

片刻后。

大内总管桂公公进入了大厅。

赵瀚对身边的宫娥摆了摆手。

这几名年轻的宫娥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桂公公站定后,躬身向赵瀚行了礼。

“皇上!”

“禁卫军和辽西军爆发冲突一案,已经查清楚了。”

赵瀚端起热茶抿了一口。

“说。”

“是。”

桂公公当即道:“据黑衣卫多方查探,事情是这样的。”

“当然胡人溃败,各军对溃败的胡人进行搜剿追捕。”

“辽西军在山林里追上了胡人的东察大汗,将其擒获。”

“恰好禁卫军也闻讯而至。”

“禁卫军带队的乃是新上任的郎将郑威。”

“郑威看辽西军人少,所以遂起了抢夺功劳的贪念。”

“可辽西军悍勇,郑郎将他们不敌。”

“他们非但没有抢夺到胡人大汗的尸首印信,反而被辽西军击退。”

“在抢夺中,郑郎将更是大腿被辽西军射了一箭。”

“郑郎将返回营地后,心里不甘。”

“他颠倒黑白,说禁卫军抢了他们的功劳。”

“将此事告知了副将田明杰。”

“田副将当即带兵去找辽西军讨回公道,双方一言不合又打了起来。”

“辽西军不敌,有百余人被杀,禁卫军这边也死伤了百余人.......”

大内总管桂公公执掌黑衣卫,在各处都有眼线和探子。

面对禁卫军和辽西军的这一次冲突,他很快就搞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他将事情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了皇帝赵瀚。

赵瀚听了后,皱了皱眉。

“这么说来,此次事端乃是禁卫军挑起的。”

“下边的人是这么禀报的。”

皇帝赵瀚有些不满地道:“禁卫军的郑威在山林里抢夺辽西军的功劳,当时可有黑衣卫的人在场亲眼目睹?”

桂公公一怔。

他摇了摇头:“当时并无黑衣卫的人在场。”

“既然黑衣卫没有人在场,那怎么就判断是禁卫军抢辽西军的功劳,而不是辽西军抢禁卫军的功劳呢?”

皇帝赵瀚冷哼了一声。

“禁卫军是朕的亲军,一向军纪严明,他们是绝对不会做这等战场抢功的事情的。”

赵瀚对桂公公说:“辽西军是边军,向来嚣张跋扈,不听管束。”

“这一次他们打了胜仗,居功自傲,抢夺功劳倒是有可能。”

桂公公一听,顿时明白了。

自家皇上这是要偏袒禁卫军。

赵瀚斜着眼睛看了一眼桂公公。

“回去再好好查一查,一定要查一个水落石出!”

赵瀚冷冷地说:“战场抢夺友军的功劳,引发冲突,此事太恶劣了!”

“必须要严加处置,以肃军心!”

“是,老奴这就再去彻查。”

“去吧。”

桂公公忙领命而去。

傍晚的时候。

皇帝赵瀚正在听取兵部尚书钱睿对此事的调查。

桂公公再次进入了厅内。

“皇上!”

“情况已经查清楚了。”

“此次禁卫军和辽西军爆发冲突,全是因为辽西军想要贪图斩获东察大汗的泼天大功,贸然袭击禁卫军引发........”

桂公公一说,兵部尚书钱睿顿时满脸懵逼。

这和他所了解的情况完全不同啊。

禁卫军和辽西军爆发冲突,此事在军中影响很大。

兵部也第一时间介入调查。

通过各方的盘问了解,现在钱睿已经认定。

此事均由禁卫军郑威想抢夺军功引起的。

可谁知道桂公公的黑衣卫调查的结果与他天差地别。

“桂公公,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兵部尚书钱睿当即提出了质疑。

“我们兵部多方查探询问,此事分明是禁卫军的郑将军挑起的事端.......”

桂公公看了一眼钱睿后,他缓缓地开口。

“钱阁老,此事绝对错不了。”

“我们黑衣卫当时有人在场,亲眼目的了辽西军想要抢夺军功,杀人灭口的事实。”

“若是钱阁老不信,我可以将我们黑衣卫的人带上来,你亲自询问。”

皇帝赵瀚对于桂公公最新的调查结果很满意。

他有些责备地对钱睿说:“钱爱卿,你们兵部查了半天,查出的结果却与事实相反。”

“朕看你们兵部应该好好反省反省呀。”

面对赵瀚言语中的责备,兵部尚书钱睿也很意外。

“皇上!”

“这一次禁卫军和辽西军的冲突一案,乃是臣亲自审查盘问相关人等,绝对没有错。”

“还请皇上明鉴!”

“呵呵。”

赵瀚冷笑一声。

“钱爱卿,你没有错,难道是朕错了吗??”

钱睿一听,顿时吓得不轻。

他忙扑通地跪倒在地。

“臣绝没有此意。”

“既然黑衣卫和我们兵部所查出的结果相左,那就应该再派人细查,确保公允。”

赵瀚摆了摆手。

“朕看不用查了。”

“朕是信得过禁卫军的。”

“他们是朕的亲军,一向军纪严明,秋毫无犯。”

“他们是绝对不会战场抢功杀人的。”

“反而是辽西军没有人约束,向来桀骜不驯。”

“此次他们战场抢功,闹出了人命,影响极坏,当严惩不贷!”

赵瀚旋即做出了决定:“凡是参与此案的辽西军,一律斩首示众,以肃军心。”

“此事就由钱爱卿你去做吧。”

面对赵瀚的吩咐,钱睿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皇上,此案疑点颇多,臣恳请再彻查一番再进行处置。”

“辽西军此次浴血厮杀,功劳甚大。”

“若是贸然将这些有功将士拉出去斩首示众,恐让将士们寒心。”

赵瀚闻言,不满地冷哼了一声。

“有功劳难道就可以居功自傲,为所欲为吗??”

“辽西军有功,难道禁卫军就没有功劳吗?”

“钱爱卿,现在大战方歇就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不严惩的话,何以整肃军纪?”

赵瀚现在有意将打残、溃散的各路兵马全部整合,编入禁卫军,将兵权收回来。

从此以后,大乾只有一支军队,那就是禁卫军。

再也没有什么安州军、丰州军、辽西军、并州军。

现在平乐侯贺胜等少部分人已经决定交权,愿意当一个闲散的侯爷。

可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军侯大将是不愿意交权的。

他们明拖暗顶,让赵瀚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赵瀚这一次就是想要拿辽西军开刀,打着整肃军纪的旗号,杀鸡儆猴!

谁要是不听话,那就是第二个辽西军!

当然了。

他这一次刻意偏袒禁卫军,想将功劳留给禁卫军。

那是有意抬升禁卫军的地位和影响力。

若是将东察大汗的功劳给了辽西军。

人家立下如此大功,那还怎么裁撤辽西军?

人家到时候就会说他过河拆桥!

将功劳给了禁卫军就不一样了。

不仅仅能提升禁卫军的地位,赢得他们的效忠。

还能趁机收拾辽西军,敲打其他那些还在明拖暗顶的军侯大将。

赵瀚并不在乎真正的事实。

他只是在乎能不能打着整肃军纪的旗号,震慑各军将领,顺利地将各军裁撤编入禁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