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江岁宁的话让肃王和萧帝都有一瞬的怔愣。

就连萧玥都没想到她会这么开口。

毕竟江岁宁素来冷静,鲜少说出这般不客气的话语。

但回过神后,心中又觉得痛快。

“没错,皇叔在三清观中呆了那么多年,都没听说你练出了什么延年益寿的丹药。三清观毕竟是清修之地,气场还不够纯净吗,还是说皇叔清修多年的场所,其实内里不干不净,满是污浊之气。”

肃王脸上的神色彻底冷沉。

“皇上,五公主和这位江女官如此的针对本王,到底是瞧不上本王这个皇叔,还是同样不将皇上您放在眼里。”

“你少在这里乱扣帽子,我们也不过是合理推测罢了。”萧玥立即道,“父皇,您仔细想想,皇叔在三清观呆了这么多年,现在突然跑回来,又突然要在女子书院炼丹,还说什么要女子的纯净之气,听着都像是歪门邪道,您可千万不能答应他!”

萧帝的脸色并没有比肃王好到哪去。

女子书院的事情之前就让他觉得甚是麻烦,没想到现在又牵扯出了这些。

至于炼丹一说,虽然按照刚才的表述听起来的确有些奇怪,但也没有到歪门邪道的地步。

更何况……

萧帝目光落在江岁宁的身上,带着审视和不悦。

“三清观是皇叔的清修之所,岂能容你如此胡乱诽谤。”

“下官也只是心中疑惑难解,所以才会如此开口,冒犯之处,下官愿受责罚。”江岁宁挺直脊背跪了下去。

“父皇,女儿不觉得江女官说错了什么,毕竟……”

“住口,朕念着你之前立下的功劳和吃的苦头,才会对你一再容忍,你若是再敢放肆的话,休怪朕不客气。”萧帝打断了萧玥。

不快的目光再一次落在江岁宁身上。

“还有江岁宁,对于你朕的确很是欣赏。虽为女子,但有能力,有眼界,懂分寸,知进退,可是你要清楚自己的身份。”

“朕念在你还有沈宴西之前立下的功劳,这一次可以不惩罚你,但若是你再敢对肃王不敬的话,女子书院的事情你便不必再管,还有你这女官的身份,也可以一同罢免了。”

“父皇……”萧玥一惊。

萧帝眼神制止了她接下来的话语,只继续对着江岁宁开口。

“朕的话,你可记住了?”

满满的帝王之威。

江岁宁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是,下官记住了。”

御书房中,江岁宁受到萧帝斥责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

与此同时,一道传开的还有萧帝答应了让肃王在女子书院炼丹一事,甚至下令表示,女子书院不必另迁他处,二者共存。

很快,在肃王的安排下,女子书院便专门空出了一处用来摆放和布置炼丹所需。

江岁宁和卫瑶她们站在门外,看着里面布置好的丹房,谁也没有说话。

直到身后传来肃王的声音。

“本王毕竟是皇上的皇叔,你们不过是区区的女官,品级低下,想要和本王抗衡,根本就是螳臂当车。”

江岁宁转过头,对上肃王的视线。

“王爷到底想要做些什么?”

“难道不明显吗,都已经布置好了,自然是炼丹。”

肃王神色冷漠讥讽,毫不客气。

江岁宁眸光里也带上了警告,“既然王爷不想说,那就算了,但不管王爷的目的是什么,我劝你都莫要做出什么伤害这书院中女学子的事情。”

“江女官多虑了,本王自然不会做出什么害人的事。更何况,若是本王来了女子书院炼丹,书院就出事的话,岂不惹人怀疑。本王可不是一个喜欢自找麻烦的人。”

“最好如同王爷所说。”江岁宁冷声开口。

话音落下,她行了一礼,同卫瑶一起离开了炼丹房外。

确定已经走得足够远,肃王爷不会听到她们的说话声后,卫瑶道。

“岁宁,你是怀疑肃王爷是冲着书院中的这些女学子来的?”

“你还记得那些失踪女子的尸检结果吗?”江岁宁反问。

卫瑶点头,“我记得你跟我提到过,她们被人割腕放过血。”

说着,卫瑶心头一惊。

“难不成你是怀疑,是有人利用女子的鲜血炼丹?”

江岁宁摇头,“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不能妄加揣测,但是之前的凶犯掳走那么多女子,既没有侵害她们,也没有将她们贩卖出去,反而是割腕放血,这件事情定然不寻常。”

“我之前倒是听说过一些地方的风俗,比如女子的血祭祀,入药,认为这样能有奇效。用女子的血炼丹,这样的事情想来也有。可就如同肃王爷刚才所说的那样,若他真的是女子失踪案的幕后真凶,如今为的也是书院中的女子,那他又为何要在书院中炼丹,这岂不是上赶着惹人怀疑。”

“这也正是我想不通的地方。”江岁宁叹了口气。

若是想要冲着书院女子下手,肃王根本没有必要搬来女子书院。

可她也绝不相信,对方来女子书院,仅仅是因为此地适合炼丹。

扭头回看了一眼炼丹房的方向,江岁宁沉声道。

“不管为什么,这段时间书院之中都要加强防护。女学子也好,肃王爷也罢,都不能出什么事情。”

层层疑惑笼罩。

江岁宁安排好一切后,离开了女子书院。

刚坐上马车没多久,迎面就遇到了林子清。

对方下了马车,直接坐进了江岁宁的马车之中。

“是有关于那位清尘道长的消息了吗?”

“没错,查到了一些,虽然还没有完全查清楚,但我今日正好无事,便想着先来找你一趟。”

按照天音阁打探到的消息,那位清尘道长初来皇城的时候,不过二十多岁,但却治好了先皇多年顽疾,得了不少的赏赐。

而他也并非什么沽名钓誉之辈,着实有本事,仅仅一年的时间,就深受先皇的器重。不仅被留在了皇城之中成为国师,而且主持修建了三清观,作为他的清修之地。

“那他又是因为何事得罪的先皇,最后被判处了斩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