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小章

那人叹了口气说道:“小姐有所不知,虽我孙珩原本家境还算殷实,也读了些书,可在家道中落之后,家中光景便每况愈下。如今这世道,有权有势者才能得好差事,像我这般无权无势的穷人,根本无人肯用。而且,实际上我的力气特别大,只不过因为太饿,所以影响了发挥。”

花安颜听后,脑中忍不住浮现出现代某些有才华,却因没有后台和门路,遭到埋没之人,不禁起了恻隐之心。

“你若不嫌弃,可先跟我们一道,待回了紫云县,我可为你谋一份差事。”花安颜说道。

那人面露惊喜,忙不迭地磕头谢恩,“孙珩多谢小姐。”

众人继续上路,几日之后,终于抵达紫云县。

花安颜安排孙珩进了花家武馆做事。这人倒也争气,凭借着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很快熟悉业务并提出许多改进建议。

武馆在孙珩的协助下越发兴旺起来。花安颜欣慰不已,不仅解决了一人的困境,还为武馆添了得力人手。

而且此人感恩图报,对花安颜忠心耿耿,日后更是成为花安颜的左膀右臂,花安颜偶尔想起当初相遇之事,也感叹缘分奇妙,一次偶然相助竟带来如此多收获。

另一边,自花安颜回紫云县后,就继续到凌云书院上学,郑玥亦然。

至于君子瑶、楚云菲和萧清雅则在书院谋得了一份当助教的差事,成功名正言顺在紫云县留下。

九月二十九日,花安颜按时回到了凌云书院上学,果不其然看到了君子瑶、楚云菲和萧清雅三人。

花安颜嘴角微抽道:“太女殿下,楚小姐,世女殿下,你们……这是来体验生活的不成?国家大事、家族事务以及国子监,你们都不用去忙碌或者上学吗?”

然而,面对花安颜的调侃,君子瑶却一本正经地说:“嫂子,母皇她正当壮年,就算孤离开个一年半载,她也能处理得游刃有余。”

楚云菲折扇轻摇,微微一笑,“小姑啊,倘若家族事务事事都需要本家主亲自处理,那我养那帮人何用?”

萧清雅也凡尔赛道:“嫂子,每次考试都得第一,我都有点麻木了。也是时候给同窗们一些表现的机会了,再者,就算我没有天天去国子监,年末考试,也能照样得第一。”

花安颜懒得跟这几个王孙贵族较真,她径直回到甲班的课室上学。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君子瑶、萧清雅、楚云菲和郑玥白天与花安颜一起在书院,晚上就跟着她回到花家村的花府,然后以讲述花安颜在书院的事迹为由,和花家兄弟们聚在一起聊天。

莫名其妙变成“工具人”的花安颜,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佯装不清楚这几个家伙想借机亲近哥哥们的“司马昭之心”。

第360章 名利双收,欢喜团圆

十月初五这天,花家村的花府可谓是喜气洋洋、热闹非凡。整个府邸张灯结彩,门窗之上也都张贴着寓意吉祥如意的大红喜字,远远望去,一片火红。

今日乃是花家大公子花安东出阁的良辰吉日,这位待嫁美男天还未亮便早早地起身,怀着满心的期待与喜悦,准备迎接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他在小厮们的服侍下,踏入雾气氤氲的浴池,沐浴完毕后,换上一套精心缝制的华美嫁衣。

待梳妆之时,经验丰富且备受尊崇的好命公来到了花安东面前。只见他手持一把精致的桃木梳子,口中念念有词:“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尾,白发又齐眉;三梳儿孙满地,多福又多寿。”

随着每一句吉祥话语的落下,好命公手中的梳子轻柔地滑过花安东如丝般柔顺的秀发,动作娴熟而优雅。

梳完头后,好命公又拿起一盒细腻的香粉,轻轻沾取少许,均匀地涂抹在花安东白皙的面庞上,使其原本就清秀俊美的容颜更增添了几分动人之态。

看着镜中美若谪仙般的花安东,好命公满脸笑容地夸赞道:“花大少爷啊,您这天生丽质的容貌简直就是老天爷的偏爱!即便不施粉黛,那也是倾国倾城。如今稍作装扮之后,更是犹如谪仙下凡一般。还有啊,瞧瞧您这身段,这骨架,将来必定能够一举得女,三年抱俩呢!”

“郝大哥,承你贵言。”一旁的花父蓝秋实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掏出一个红封递给好命公,“这是喜钱,大吉大利,您一定得收下。”

好命公笑得见牙不见眼,好一番感谢之后,才退出了花安东的房间,去筹备其他事宜。

接着,先是蓝秋实对着花安东好一番叮嘱,然后就是花安西、花安南、花安北和花安颜四兄妹进来给大哥添妆。

巳时,吉时一到,君子瑶便骑着绑着大红花球的高头大马,带着浩浩荡荡的迎亲队前来接亲。

花安颜身为花家唯一的女儿,便顺理成章地承担起背哥哥出嫁的任务。在喜乐声和鞭炮声中,花安东坐上了布置得一派喜庆的马车,在村民的夹道相送下,热热闹闹地随着迎亲队离开了花家村。

花母花父伫立在大门口,一边以袖拭泪,一边不舍得望着那渐行

渐远的接亲队伍。

花安颜拍了拍二人的肩膀,安抚道:“娘,爹,本月初十就是太女殿下和大哥举行大婚典礼的日子了,你们收拾一下,过两天我就带你们上京。”

十月初八晚,花安颜便从系统存储空间中取出那辆凯百赫战盾越野车,带上花母花父上京。至于她的那些夫郎们,由于身怀有孕,就都留在了花家村。

十月初十,皇帝君天赐为太女君子瑶和皇息夫花安东,在韶华殿举办了隆重的新婚大典。王孙贵族,朝中三品及三品以上的官员及其家眷,都有幸得以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