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小章

未曾料到的是,就在这段时间里,一个惊人的消息传入了君珏霜的耳中:大皇子君无涯竟然擅自离开京城,并且同样来到了这座小小的紫云县!

向来与东宫之人不对付的君珏霜,面对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绝佳良机,她又怎肯轻易错过呢?

因此,自得知君无涯抵达紫云县的那一刻起,君珏霜就果断地下令手下之人严密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待到发现君无涯流落到良辰阁之后,君珏霜更是毫不犹豫地伪装成一名普通的嫖客,悄然踏入了这鱼龙混杂之地。

然而,当君珏霜亲眼目睹,君无涯与另一名与其容貌一模一样的男子被当作头牌公子竞拍的情景时,她整个人都不禁为之震惊。

倍感蹊跷的君珏霜,当即便让人暗中查探另外一人的身份。

回想起那一幕,君珏霜的脑海之中突然涌现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猜想。那就是,莫非那比她早一刻出生的所谓太女君无量,或许根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男子?!

在过往的日子里,迫于君无量那气势如虹的泼天运势,以及对方确实有点本事,君珏霜一直觉得自己在夺嫡之争处于下风。

但是,如今看来,如果能够证实君无量是男子这一惊天秘密,那局势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君无量所拥有的太女之位必然会被母皇废黜,她多年来苦心经营的一切也都将化为泡影。

其次,那位一直在背后支持君无量,甚至不惜欺上瞒下的君后东方羽必定也难以逃脱惩罚,等待她的必将是严厉的制裁,轻则废去君后之尊,重则抄家问斩。

一想到这里,君珏霜那颗原本因为多次挫败而显得有些懈怠的夺嫡之心,像是被重新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般,顿时又活跃了起来。

君珏霜目光阴鸷,侧头看向济世堂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嘲讽。

“君无量,你完了!”

第174章 齐人之福

五月十二日,东方的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还未完全过去。此时正是寅时末刻,整个紫云县城仍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

位于县城中心地段的济世堂,此刻大堂内灯火通明。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子匆匆踏入大堂,此人正是君子瑶。只见她身穿一袭劲衣,英姿飒爽。

君子瑶一路大步流星而来,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原来,此前君子瑶得知皇姐和皇兄失踪,在寻遍城区无果后,她心急如焚之下不惜跑到城外的荒山中寻人。

在接到禀报,说君无量和君无涯已经被找到了,于是君子瑶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城中的济世堂。

刚进大堂,君子瑶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我大姐和大哥呢?”

站在一旁的沈泓雯连忙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回答道:“三小姐,主子和大公子正与安颜大夫在后院书房议事。”

说话间,沈泓雯不禁在心中暗自思忖起来:这君子瑶与自家主子乃是一父同胞的嫡亲姐妹,如今这种情况,自己似乎也没必要再刻意隐瞒与主子之间的关系了。

听到“议事”二字,君子瑶微微挑眉,揶揄道:“现在都快到卯时了,他们这是要秉烛夜谈一整个晚上吗?”

沈泓雯闻言,讪讪笑道:“具体情况小的确实不太清楚。只是主子未曾吩咐,小的自然也不敢贸然闯入书房打扰。”

君子瑶轻轻点了点头,说:“行了,本小姐亲自去看看。”

话音未落,她便转身朝着后院方向快步走去。

沈泓雯见状,只能让手下之人各自去休息,而后也快步跟上君子瑶的步伐。

与此同时,在济世堂那古色古香的后院深处,一间幽静雅致的厢房中,弥漫着丝丝缕缕暧昧而又旖旎的气息。

经过数番云雨之后,花安颜慵懒地斜倚在床上,而在她身侧,则分别躺着两位堪称绝世容颜的男子——君无量和君无涯。他们一个在左,一个在右,脸上洋溢着甜美的笑容,正紧紧地依偎着花安颜。

此刻,花安颜那双盈盈的水眸充满了狐疑之色,目光在身旁这两名美男子身上流转徘徊。

蓦地,但见她朱唇轻启,柔声问道:“你们……当真不记得自己还有我究竟是谁吗?”

花安颜的语气之中,既有疑惑,也带着几分期待。

原本轻轻搂着花安颜一只胳膊的君无量,闻言眸光微垂,一抹淡淡的红晕悄然爬上他那白皙如玉的面颊,显得格外娇羞动人。

稍作犹豫后,君无量才轻声开口回答道:“既然妻主已然将云烟和云启从那烟花之地赎买而出,并且还与我们有了妻夫之实。那么……”

话至此处,君无量微微停顿了一下,继而认真无比地说道:“那么从今往后,我们兄弟二人便已经是妻主的人了。无论妻主您是家徒四壁还是富贵荣华,云烟和云启都定会恪守夫道,全心全意侍奉于您,以妻为天。”

随着君无量的话落,搂着花安颜另一只胳膊的君无涯也低声说道:“云烟所言,亦是云启所想

。虽然我们兄弟二人失去了从前的记忆,但这不重要,只要以后能和妻主在一起,云启也不会介意妻主是封侯拜相的贵人,还是耕田的农妇。”

花安颜听了两人的话,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感动。

她寻思着,虽然君无涯和君无量失去了记忆,但却对她如此深情。反正眼下不管是大皇子还是所谓的“皇太女”,自己睡都睡了,不管未来如何,她都会好好照顾和珍惜这两个男人。

花安颜轻轻地抚摸着君无量和君无涯的脸庞,温柔地说道:“放心吧,以后我会好好对待你们的。不过,我们现在先休息,等天亮后,我再为你们仔细检查一番,看能否帮你们找回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