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所以,季卫东想让姜尚天来学制茶,将来随着良田乡的茶叶打出声名来,不说凭一技之长养活自己跟姜奶奶,将来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都是有可能的。
单手是能炒茶制茶的,就是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
季卫东犹记得前世有个也是只有右手的制茶师傅,亲手带出了一千多个徒弟,成为一方美谈。
“学炒茶制茶?我可以吗?”
姜尚天还有点不自信。
“制茶?难怪隔壁小许说前两天见到季书记您跟钱乡长跑到他的茶田里视察。小天,听季书记,不会有错!”
姜招娣也给自家孙子打气。
见到姜尚天的迟疑,季卫东坚定的点了点头:“完全没问题,就是你要付出的汗水要比别人多不少!小天,你怕不怕吃苦?”
姜尚天摇了摇头:“不怕!我听季书记您的!”
“那行,我们乡政府举办的制茶培训班过后天就开启报名了,我给你记上名字,记得后天早上十点之前要来乡政府报道。”
季卫东见他乖巧听话,也是心头一暖,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又重了点。
砂糖橘罐头产业,或许只能让良田乡跟周边四乡八里摘帽脱贫,要想让良田乡的乡亲们富裕起来,就必须将茶叶产业发展到几亿产值,才可以实现这个宏伟目标。
不过目前的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进行,季卫东充满了自信。
希望自己离开良田乡的时候,良田乡已经成为了沙河县各个乡镇都羡慕向往的存在吧。
吃完饭,姜招娣也不再强留季卫东一行人,她也知道季书记平时忙得要死,能在这里吃上一顿饭已经很难得了。
离开了姜招娣的家,常婉容又恢复了往日了活泼,对季卫东开启了金牌记者模式。
季卫东建议姜尚天学制茶,还有姜奶奶的唠嗑提及季卫东视察茶田,让她敏锐的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良田乡的砂糖橘罐头已经在网上火得一塌糊涂,甚至有了人传人的迹象,佳购网今天甚至打出了今天破百万罐销售的倒计时。除了罐头这个支柱产业,季书记是不是发掘到有可能成为良田乡第二支柱的产业—茶叶。”
“我们确实发现了良田乡的茶叶拥有优质的品质,可能是一块还没雕琢出来的璞玉,我们也发出去一些样品给很多老茶客品鉴,都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不过因为一些原因,良田乡的茶业环境不是很好,出品的质量也不稳定,还好现在乡政府重视了起来,近期已经开始各方面的整合,相信不用多久就能步入正轨,到时我们的良田乡的好茶就可以跟大家见面了。”
“记者同志请跟我来,让你们看看我们良田乡的茶叶生长环境。”
季卫东越说越兴奋,甚至要在前面带路,领着常婉容等人往欢水村的村后去。
很快,一行人就来到了村后的一处茶田里。
这是连起来一大片的茶园,足足有两三百亩。
众人所在的这处茶田还有人打理,但周边却有不少杂草丛生的,明显被荒废了。
但这一刻,众人一点心思都不在茶田上,反而被眼前的山水美景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