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这样的场景,在平城的街头巷尾不断上演着。其实,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陆铮特意安排的。

早在陆铮得知夏红星的制衣厂在模仿抄袭海棠服装厂的大衣,甚至夏红星还打算开一家服装店和他打擂台时,陆铮就已经想好了今天的反击。

一天前,陆铮特意跑去省城,花了一笔钱,请了戏剧学院的学生来到平城。让他们在热闹的街头巷尾演了这么一出戏。

陆铮的这套宣传和维护品牌的方法,是从后世那些大牌奢侈品的营销方式上学来的。

像那些大牌包包,因为价格昂贵,市面上出现了不少仿版a货。有些仿货用的也是真皮,做出来的质量和正品相差无几,可大家依旧对买盗版的行为十分鄙视。

大家追求的,不只是商品本身,还有品牌带来的虚荣心和社交属性。

陆铮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故意安排这场戏,给海棠服装这个品牌赋予了社交属性。

他要让大家心里形成一种观念:只有海棠服装厂和海棠服装店出来的衣服,才是正版,是真货,买了才有面子,而买制衣厂的衣服,就是买盗版,会被人笑话。

一旦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就算夏红星把衣服定价得比海棠服装店便宜10块钱,大家也不会去买。

毕竟几十块钱的衣服都买了,也不差这10块钱,没人愿意为了这点小钱,落下个穿假货的名声。

同时,陆铮把商标和海棠花的图案纹样设计在内衬和扣子上,就是为了做防伪标志,好让大家能清楚辨别海棠服装店的正版衣服和制衣厂的仿冒品。

这样一来,大家为了不被人看出来穿的是假货,要么就不买,要买肯定就会选择海棠服装店的正牌衣服。

果不其然,陆铮这招效果显著。

夏红星野心勃勃、自信满满地筹备服装店开业,还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己的衣服。可开业之后,店里却没什么客人。

偶尔有客人进店买了衣服,可要么还没下单被同伴拉着就走,要么就是买完以后怒气冲冲地提着衣服回来要求退货,这让夏红星摸不着头脑。

特别是看着不远处海棠服装店生意好到不得了,买衣服的人都快排到店外头了,从里头出来的客人,都人手一个服装纸袋,显然是买了不少。

更是让夏红星眼红不解,她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明自己的衣服和海棠服装店的看起来一样,价格还便宜10块钱,为什么大家都不来买,宁愿去海棠服装店花高价当“冤大头”呢?

正想着,这时店里来了个圆脸姑娘,夏红星满心疑惑瞬间被抛到脑后,赶忙热情地迎上去招呼,又是介绍衣服款式,又是帮忙推荐尺码。

圆脸姑娘试穿之后,果然十分喜欢,正准备下单。

结果一个长发姑娘提着印着“海棠服装店”几个大字的纸袋匆匆跑进来,一把拉住圆脸姑娘,喊道:

“芳芳,你傻呀!别在这儿买大衣,这家店的大衣是盗版,正版在海棠服装店呢!我刚在那儿买了一件,走,我带你过去买。”

夏红星一听,再也忍不住了,赶忙上前拦住她们,着急地说道:“什么正版不盗版的,姑娘,你别听你朋友瞎说,我们的衣服都是一样的,哪是什么假货?”

长发姑娘却毫不客气,双手叉腰,泼辣地回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