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真正的杀手锏
看着眼前那些蝗虫的尸体,众人脸上洋溢着笑容,这是自蝗灾发生以来,他们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容。
这仅仅是第一夜的战绩,他们就消灭了这么多蝗虫,再加上陈平安所说的另外两种方法,他们很快就能彻底解决掉幽州的蝗灾。
百姓们孜孜不倦的忙碌着,因为他们多忙碌一分,就能早日消灭掉蝗灾,他们的庄稼就能多一份收成。
“王爷说的果然没错,这火攻果然是在夜间最佳。”
周世成此刻站在城楼上,望着田野间的情形,心中震撼不已,一开始他还对陈平安的决策有些质疑,经过这一夜的观察,他心中最后的一丝质疑也消失不见。
“立刻飞鸽传书给周边州县,按照王爷的吩咐,重金收购鸭 子,若鸭 子数量不够,在购买鸡。”
周世成立刻对着身旁的长史说道。
“是,大人!”
一旁的长史匆匆离去,周世成则是连忙回了县衙,询问各县鸡鸭的情况,昨日,陈平安已经吩咐下去,让各县在使用火攻的同时,收集各县的鸡鸭。
陈平安所部的那一千名将士,也都被陈平安派了出去,帮助幽州的百姓治理蝗灾。
经过两天时间的调集,在第三天的时间,幽州一共收集了三万七千只鸭 子,一万九千只鸡,这些鸡鸭全部被分散开来,由有经验的牧鸭人驱赶着鸭群进入蝗灾最严重的区域,而那些鸡群,暂时先驱赶进了蝗灾不是很严重的区域。
“嘎嘎……”
鸭群进入满是蝗虫的农田里,看见那些满地乱蹦的蝗虫,顿时兴奋起来,它们伸长了脖子,迈着蹒跚却迅捷的步伐扑向蝗群。
一只体型健硕的麻鸭一个猛子扎进庄稼里,当它再抬头时,嘴里已经叼着三只挣扎的蝗虫,只见它一仰脖子,就将那三只不断挣扎的蝗虫吞了下去。
“好家伙!这吃蝗虫的速度竟然比王爷说的速度还要快!”
牧鸭人震惊的看着眼前的场景,忍不住开口说道。
此时,田间地头上已经站满了围观的百姓,昨晚他们已经见识到了火攻的威力,此刻他们再次被眼前鸭群吃蝗虫的速度所震撼。
他们纷纷瞪大眼睛,看着鸭群如军队般在田地间推进,所过之处,蝗虫逐渐减少,有些胆子比较大的孩童,跟在鸭群后面,不时的发出欢呼声。
“快看那只花鸭,它一下能吃五六只呢!”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指着其中一只颜色灰白相间的鸭 子,兴奋的说道。
“那一只白的鸭 子吃的也不少,我刚才看它一下吃了五只蝗虫。”
那些跟在鸭群后面的孩童,纷纷说着自己所看到的,都不服气的认为自己所看到的鸭 子吃的最多。
从第三日开始,幽州各县的村民,各自组成队伍,晚上用火攻,白天驱赶鸡鸭下地,捕捉蝗虫。
这些“灭蝗大军”的效率之高令人咂舌,他们完全没想到,鸭 子竟然是蝗虫的天敌,若是他们早些发现这个办法,他们也就不会损失这么多粮食了。
到了第七日,陈平安和谢清璃等人再次下田,查看灭蝗效果,陈平安蹲下身体,拨开稻叶,原本爬满蝗虫的叶面如今干干净净。
“王爷,你看!”
谢清璃兴奋的指着前方的一块稻田,那里有上百只鸭 子排着整齐的队伍,像受过训练的士兵一样在田间来回扫荡,就连地缝里的虫卵也不放过。
陈平安闻言,抬头看去,微微一笑,说道:
“鸭 子不仅吃成虫,还会吃蝗虫的卵,不过,那些鸡鸭并不能完全消灭干净虫卵,以防万一,在收割稻田之后,要将稻田的秸秆燃烧干净,这样才能彻底治本,防止蝗虫死灰复燃。”
“还要用火烧?”
一旁的楚语嫣出声问道。
“放火烧之后,不会影响来年的种植和收成吗?”
岳武也问出了和楚语嫣差不多的问题。
“不会,恰恰相反,燃烧秸秆不仅能把剩下的虫卵燃烧殆尽,彻底解决蝗灾的隐患,秸秆的灰烬还能当做肥料提高土壤通透性,但不能年年焚烧,以免破坏土壤养分。”
陈平安说完,几人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他们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虽然鸡鸭消灭了蝗虫,但稻田里的虫卵并未消灭干净。
很容易给蝗虫留下死灰复燃的机会,一把火烧了,以绝后患,确实是良策。
与此同时,各村依然坚持夜间火攻,不过,现在的火堆数量已经减少了大半,因为蝗虫的规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
网捕队的收获也从最初的每网十来斤的重量,到现在零星的捕捉到几十只蝗虫。
就这样,百姓们又进行了三日的灭蝗,到了第十日清晨,周世成带着七县县令来到城郊最高的山坡上。
放眼望去,原本蝗虫乱飞的田野,此刻已经恢复了正常的景象,田野之间,只有零星的几只蝗虫在天空中飞过。
“这简直是神迹啊……”
“我们都小看了这位镇北王!”
周世成不由得发出内心的感叹,不过短短的十日时间,陈平安就控制了幽州城的蝗灾,在这之前,这是他从来不敢想的,没想到陈平安说十日,真的就做到了。
那七个县的县令此刻眼眸之中只有对陈平安的敬佩,再也没有了之前的不以为然。
在第十日的晚上,周世成率领幽州大小官员给陈平安设了践行宴。
“下官代幽州七县百姓,谢王爷救命之恩!”
周世成双膝跪地,行叩拜大礼,其他官员也纷纷跪地磕头,这次和陈平安刚来时不同,这次他们都是发自内心的敬佩陈平安。
“诸位不必多礼,这也是本王分内之事,只是在临行之前,本王还有一事要交代给周大人,请周人务必要按照本王所说的去做。”
陈平安神色郑重,表明这件事的重要性。
周世成闻言,立刻也郑重起来,经过这十日的时间,他早已经对陈平安的话没有丝毫的怀疑,不管陈平安说什么,他都觉得这其中有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