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求你们一定要救救他
人生无常,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率先到来,大多数人总是在面对绝望的时候,才后悔曾经的某一些决定,才知道他曾经错过了无数真正属于他的选择。
林舒婷和宋青鸢踩着焦急的步伐不断往前走着,她们两人心里皆是无比的担忧,不断地祈祷林夕能安然无恙。
往昔的一幕幕画面不断的在林舒婷脑海里重复,让她本就被揪着的心,越发的难以跳动,林夕曾经那张纯真阳光的面容,令她心里产生难以言喻的痛楚。
她的脚步很急促,终于来到了急救室门口,可此时的急救室大门还处于紧闭状态,上方亮着红灯的抢救中三个大字格外显眼。
“多久了?怎么还没出来?”
她开始有些六神无主,眼里出现了惶恐,透着无比的担忧和焦急,询问宋青鸢。
“进去的时候大概九点多点,到现在已经抢救了快三个小时了,林小姐,林夕少爷一定会没事的,对吗?”
“会的,夕儿肯定会没事的,一定会没事的。”
林舒婷的语气满是不确定,眼神飘忽不定,一颗心悬在半空中摇摇晃晃,仿佛随时都能坠入无底深渊。
就在这时,急救室的门打开了一道小缝隙,一名医生面色凝重的从里面走了出来。
林舒婷和宋青鸢连忙走到他对面,将他拦了下来。
“我弟弟怎么样了?求你们一定要救救他……”
林舒婷的声音中充满着渴求,她湿润的眸子里尽是担忧。
“你放心,我们会尽力的,请你先让一让,我要去找院长联系血液科的专家。”
医生推开两人,迈着迫切的步伐消失在了两人视线中,林舒婷犹豫了下,还是跟了过去。
宋青鸢则是继续守在急救室门前,她感觉只有这里才距离林夕最近。
也只有守在这里,才能在第一时间见到林夕。
林舒婷跟着医生一路上脚步不停,嘴里不断的询问着林夕的情况,此时的她似乎又变成了那个小时候将林夕捧在手心里的姐姐。
“病人家属请你冷静,着急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现在患者的情况很复杂,我们医院会尽力救治,你先在外面等等行吧?”
医生无奈的劝说林舒婷,可他越是劝说,林舒婷的情绪越加激动,“医生,我不想听你说尽力,我要你向我保证,一定能救治好夕儿。”
医生重重的叹了口气,当医生的哪里会能肯定的保证什么?即使很小的感冒发烧,他们也不会百分百的向家属保证一定能治好。
更何况现在林夕的病症太过复杂,属于血液方面的抗宿主病变,这种病症的复杂程度并不是一句半句就能解释清楚的。
哪怕很多血液方面的专家,也不敢保证一定能找到其中的确切原因,更别说保证能够治好患者了。
“我们院方只能和你保证会尽力而为,至于患者能不能康复,那是要看天意的。”
医生的语气很明显有些不耐烦了,他正着急着去找院长和血液方面的专家商议治疗方案,可林舒婷一再的耽误他的时间,而且还要他保证一定能治好患者,这在他看来无非就是天方夜谭。
若是再被她继续纠缠下去,很有可能耽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从而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到时候怕是华佗在世也束手无策。
他毫不客气的推开林舒婷,转身走进了院长的办公室,办公室里已经有两位血液方面的专家在研讨了。
林舒婷自然也抢了一步跟了进来,她还想说些什么恳求的话,可是见房间内所有的医生都满脸凝重,只好将话给咽了下去。
她站在门后,紧张的听着几位医生的讨论。
“院长,患者初步症状已经能够确诊为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所呈现出来的症状是皮疹和发热,现在症状还在不断加重。
这种病症虽然发病率极低,但治愈率同样低得可怜,临床上几乎没有有效的控制方案,全凭患者自身的抗体能力。”
“这是患者的病例,之前因为严重的外伤,输了很多血,很有可能这些血中,有和患者有血脉关系的人,从而导致了患者出现这种病症。”
“嗯,这些我们都了解过了,现在我们只能使用一定剂量的抗元素和其他相关的一些药物辅助,最主要的还是要看患者自己了。”
几位医生的讨论,让林舒婷的心跳的更厉害,看患者自己?岂不是说要林夕听天由命了?
为什么会这样?
林舒婷的精神已经接近崩溃,尤其是想到导致林夕之所以会变得这样,全都是因为她无脑的去帮林夕出气。
她为什么在做事之前就没有好好想清楚呢?
“你是病人家属吧?”
其中一位医生将目光落在了林舒婷身上,怀着疑惑的眼神问道。
“是,我是他姐姐,求你们一定要救救他。”
“我们能够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放心吧,不到最后一刻,我们是绝对不会放弃患者的,在这期间你们也要做好心理准备,毕竟这种病症的死亡率高达九十以上。”
林舒婷呆滞了,整张脸上都失去了色彩,犹如行尸走肉一般,木讷的走出了房间。
她浑身无力的倚在墙上,又慢慢的顺着墙壁滑落下去,坐在了冰凉的地板上。
现在的她脑海中莫名的安静了下来,仿佛变成了一片空白,她努力的让自己想些什么,却又什么也记不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宋青鸢的声音将她拉回了现实。
“林小姐,你先吃点饭吧,林夕一定会没事的。”
宋青鸢将几个热气腾腾的蒸包递到林舒婷面前。
这些蒸包不是她去买的,而是医院的护士,见她一直守在急救室门口帮她带来的。
林舒婷两眼仿佛成了空洞,怔怔的盯着宋青鸢:“林夕一定会没事的。”
宋青鸢用力的点了点头,拿起一个蒸包大口的吃了起来。
“我们应该相信他,来,先吃点,等他从急救室出来,我们好有力气照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