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秦元年

巍巍咸阳宫阙深处。


赵凌处理完案头最后一份奏章,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眉心,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殿外东方的天际。


三日了……


按行程推算,父皇的船队,应该已渡过黄河,踏上了渭河北岸的驰道。


嬴政假死之后,赵凌的内心亦是充满了遗憾。


正所谓子欲孝而亲不在。


如今得知嬴政还活着,更有种失而复得的惊喜。


特别是嬴政玩假死这一出,史书之上可未曾记载,这让他仿佛认识到一个全新的始皇帝。


他已经猜到嬴政的假死应该是为了扶苏,亦或是早就察觉到他的异常……


那不是更有趣了吗?


始皇帝玩假死玩脱了!


然而,期待归期待,皇帝的担子却一刻也卸不下来。


堆积如山的奏牍,牵涉万民的决策,各方势力的平衡……


赵凌终于切身体会到了何谓日理万机。


有时批阅文书至深夜,揉着发胀的太阳穴,他脑中也会闪过一个带着怨念的念头:“老登!竟敢诈死骗我!害小爷多批了这么久的文书!等回了咸阳,该你干的活,一件也别想跑!”


“四十多岁,正是闯的年纪呢!”


但转瞬,又觉得……


蒜鸟蒜鸟!都不容易!


父皇也算是操劳了一生。


为了这大秦基业,他耗尽了心血,几乎从未真正放松过。


如今自己既已接过了这万里江山,又怎忍心让这位退休的老父亲再为案牍劳形?


回来便好,回来就好好享享清福吧。


这盛世,自有他来开创!


在嬴政归来的脚步声真正踏入咸阳宫之前,赵凌还有一件关乎帝国法统与意识形态的大事要做。


章台宫大殿,庄严肃穆。


玄色帝袍的赵凌端坐于御座之上,冕旒垂珠,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中群臣。


今日朝议,一位重量级的人物首次上朝。


阴阳家当代领袖,邹玄。


他身着象征星象与玄机的深色袍服,手持玉圭,气质飘然出尘,已受命入奉常府,担任太史令一职。


此前,赵凌为折服这位在民间拥有巨大声望的阴阳家领袖,可谓煞费苦心。


先是送他天外模型,送他天下舆图,又送他天文望远镜,更编织了“始皇帝崩后升天为天帝,建立天庭、邹玄之父邹衍荣登第一天师”的宏大神话体系……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邹玄对赵凌的推崇,早已从对帝王的敬畏,升华为一种近乎对“天命化身”的虔诚憧憬。


此刻,邹玄出列,声音清越而充满力量,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陛下!臣邹玄,以太史令之职,启奏陛下!天象更迭,神道有归。始皇帝陛下功盖三皇,德超五帝,今已证位天帝,统御三界。人间历法,亦当顺应天道,有所更新!”


“臣斗胆奏请:自即日起,废旧历纪元,以始皇帝陛下诞生之年为天下元年!以此彰显天帝威仪,昭示大秦承天受命,万世永昌!”


赵凌端坐御座,嘴角难以抑制地向上扬起,眼中满是赞许之色。


这件事,他之前不过在与邹玄探讨天文时,似有意似无意地提了一嘴。


如今,这位深谙上意又心怀虔诚的阴阳家领袖,便如此懂事地在朝堂之上,以最正式、最符合“天命”的方式提了出来!


帝王之术,正在于此。


有些话,有些事,需得臣子主动提出,再由皇帝从善如流地恩准。 如此,既显圣明,又避专权之嫌。


更重要的是,阴阳家学说在民间和贵族阶层中影响深远,邹玄本人更是被百姓视为能沟通天地的仙师。


他入朝为官的消息,早已通过发行天下的《大秦日报》传遍各郡县,引发了巨大轰动。


百姓们奔走相告,连邹仙师都甘心为皇帝效力,这难道不是新帝顺应天命,受神明庇佑的铁证吗?


赵凌重用邹玄,固然是因其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更深层的用意,便是要牢牢掌控阴阳家这股强大的思想力量,通过他们,向天下万民传播他精心构建的“神权叙事”。


大秦统治的合法性,不仅源于武力与法度,更源于至高无上的天命!


始皇帝为天帝,他便是乃天帝之子,这江山社稷,便是神授!


在这个神灵信仰深入骨髓的时代,贸然“破除迷信”无异于自毁根基。


身为穿越者,赵凌深谙顺势而为的道理。


利用现成的思想资源,将其引导、改造为巩固皇权的工具,才是明智之举。


“诸公以为。”赵凌脸上的笑容和煦,目光扫过殿中衮衮诸公,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倾向,“太史令此议如何啊?”


新任奉常张苍,这位曾在始皇帝朝担任御史,如今深得赵凌信重而位列九卿的老臣,几乎是立刻出列,躬身朗声道:“陛下!臣以为太史令所言,深契天道,至理昭然!始皇帝陛下功参造化,已成天帝至尊,统御寰宇。”


“人间历法,自当以天帝圣诞为纪元之始!此乃顺天应人,彰显我大秦煌煌天威之盛举!” 他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并再次强调了天帝这一核心概念。


殿中群臣,无论是赵凌一手提拔的心腹门生,还是那些历经两朝,早已被新帝手段折服的老臣,此刻都已看得分明。


皇帝这是要借阴阳家之手,将始皇帝彻底神化!


将大秦的统治根基,牢牢锚定在“天命神授”的至高法理之上!


奉常已定调,邹玄声望卓著,皇帝心意昭然……


此时此刻,谁人敢有异议?


“臣附议!”


“太史令高见,臣等深以为然!”


“顺天应人,正当如此!”


……


一时间,朝堂之上,附和之声如潮水般涌起,再无杂音。


赵凌满意地看着这一幕,不再多言,直接起身,声音带着帝王的威严与宣告历史的庄重,响彻整个章台宫:


“善!既如此,诏令天下:自即日起,废旧历纪元!以先帝始皇帝陛下诞生之年为秦元年!今岁,乃秦元年四十九年!布告四海,咸使闻知!”


“陛下圣明!大秦万年!” 群臣山呼,声震殿宇。


赵凌心中豪气顿生。他熟知的那个历史轨迹中,西方蛮夷以所谓“耶稣”诞生为公元元年。


何其荒谬!


他既已来到此世,执掌这煌煌大秦,岂容蛮夷之神僭越华夏正朔?


西方如今还都是蛮夷!


你真要论神性,耶稣算什么?


一个上帝的庶子!


连那洪秀全都比不上,他拿钩子跟始皇帝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