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风华七月流火

第九十一章 庆功

正值日暮,一声尖锐的骨哨忽然划破宁静。谢云霆立即警觉,解下腰间佩剑翻出院墙。柳荫下,一道人影闪动。

剑光霜寒,谢云霆手中长剑已抵在那人咽喉。

"谢先生"那人颤声开口,"是我,柳长风。"

谢云霆收剑,扶起跪地的柳长风:"你怎会在此?"

"我家大小姐遣我来寻九少。"柳长风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这是调动秦家死士的信物。大小姐随太子征南,一路艰险。她得知谢先生曾在长安相助秦家,救下四夫人性命,特遣我前来相助。"

谢云霆接过玉佩,"你家小姐身边还有谁?"

"只余小四姑娘。"

此时秦九溪走到柳长风面前,半晌才道:"你回去护卫长姐,只留两人。长姐身边,不能没有可靠之人。"

谢云霆见此情景,将玉佩递给秦九溪,差退了下人,默默离开了。

夜色渐深,柳枝摇曳,似在诉说着无尽思绪。

夜色渗进枝叶间,秦九溪将玉佩塞回柳长风手中,神色凝重道:"在这位谢商人身边,我已察觉些许端倪。他与大燕的关系,恐怕不似表面这般简单。"

"九少爷的意思是"柳长风眉头微蹙。

秦九溪压低声音:"提醒长姐,与此人往来须格外谨慎。"说罢,他略一迟疑,又道:"还有老七的事"

提到秦望衍,他的声音不自觉地哽咽。往事如潮水般涌来,那日青河岸边的场景历历在目。老七替他换上普通士兵的衣衫,眼中满是坚决。

"兄弟之间相互庇佑,这是祖父定下的规矩。"记忆中的声音依然清晰。

北狄伏兵蜂拥而至时,秦望衍毅然带人引开敌军。青河水声淙淙,却难掩心底翻涌的愧疚。

柳长风见他神色黯然,低声道:"九少爷无需担忧,这十名死士"

"不必了。"秦九溪打断道,"谢先生身边自有人护卫,死士留下反会引人注目。你快回去吧,若有需要,我自会派人联系长姐。"

远处传来脚步声,秦九溪神色一紧,示意柳长风速退。

长华道军营,旌旗猎猎。秦望溪率众将士列阵河岸,迎接太子一行。晨曦中,她一身戎装巍然而立。

"末将参见殿下。"秦望溪单膝跪地,声音清冽。

太子连忙上前虚扶:"秦将军请起。此次大破北狄大魏联军,实乃将军之功。"

"末将不敢居功。"秦望溪微微欠身,"全赖将士用命,更感激殿下信重。"

太子面露喜色:"秦将军太谦逊了。等回朝后,孤定向父皇为将军请功。"

一旁的冯世贤默然不语,眼中闪过一丝释然。总算保住了这条性命。

"殿下。"秦望溪神色平静,"议和结束后,末将便要与秦家遗孀一同回玄州老家了。"

风中,太子的笑容微微凝滞。岳老捋着胡须的手也停在半空,冯世贤却暗自点头。此时急流勇退,确是明智之举。

太子一瞬就恢复了笑容,“秦将军此事再议,今日是来为你庆功的。”

整个军营一片热闹,将士们举杯庆祝,欢歌载舞,非常热闹。

直到午夜将士们都还意犹未尽。太子一众人都已困乏,便告辞,离开了军营。

官邸内,太子站在案前,一份凑情书在手中。烛火映照下,他的神色晦暗不明。

"秦望溪想回玄州?"他的指节泛白,声音低沉,"本宫费尽心思为她造势,她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岳老手指微颤,目光不着痕迹地扫向一旁的冯世贤。后者神色平静,“秦望溪以身体抱恙,母亲在玄州孤身一人,故想告退,返乡。冯世贤说道。

"身体抱恙?"太子冷笑,"西陲大捷之时,怎不见你身体抱恙?焚烧降俘之时,又何曾言及病痛?"

岳老趁机上前:"秦将军战功赫赫,如今各国都在传颂杀神之名,此时回玄州"

"正因如此,她秦家该急流勇退。"冯世贤打断他的话。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却让太子眸中闪过一丝锐利。

"你这是在质疑本宫为你造势?"

"不敢。"冯世贤抬头,目光清澈,"在下只是担心,器重女将有损皇家威名。"

太子负手踱步,忽然停在她面前:"你倒是聪明。"

"也罢。"太子突然转身,语气缓和,"给她们回玄州,本宫准了。不过"

他执笔写下一封奏折:"本宫会为秦望溪请封郡主,也算全了这份君臣情谊。"

岳老面色微变,正欲开口,却被太子一个眼神制止。

这时,殿外总管通传:"明察司少卿梨大人到。"

长华道大营外,晨曦微露,秦望溪立于校场边,看着士兵们操练。铁甲相击的铮铮声中,谢陈快步而来。

"将军,北狄使臣提前到了。"谢陈压低声音。

秦望溪眸光微动:"比预期提前了两日。"

"怕是听闻太子殿下亲临,这才迫不及待。"谢陈冷哼一声,"这些北狄人,平日行事拖沓,今日倒是勤快。"

校场上,士兵们挥舞长刀,寒光闪烁。秦望溪望着这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将士,眉间略显疲惫。

秦锦筠骑马而至,勒住缰绳:"长姐,太子召见。"见姐姐神色,她压低声音,"那个梨如德也在。"

中军大帐内,檀香袅袅。秦望溪刚踏入帐内,便感受到梨如德投来的冷眼。那目光中藏着不加掩饰的轻蔑与厌恶。

"臣参见太子殿下。"秦望溪抱拳行礼。

太子摆手示意免礼:"秦将军来得正好,待会要劳烦你陪同接见北狄使臣。"

"殿下!"梨如德突然开口,声音中带着刺骨的寒意,"秦将军在壶山一役焚烧降俘,此等残暴之举,实在"

"你敢!"秦锦筠双拳紧握,眼中怒火翻涌。

秦望溪轻轻拉住妹妹的衣袖,面上依旧平静,只是指节有些发白。

太子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梨大人,战场之事,自有其道理。"

帐外传来通报:"北狄使臣到!"

一行人踏出大帐,正午的阳光炽烈。秦望溪下意识眯了眯眼,铠甲映着刺目的光芒。

"那位银甲银枪的,便是秦将军?"郑文铭执扇立于大帐前,目光落在最前方那道身影上。

身后的祁文毅压下心中翻涌的仇恨,恭敬答道:"正是。"

"倒是比想象中清瘦许多。"郑文铭若有所思地敲着扇面,"阿文,你虽与她有杀父之仇,但此次毕竟是我北狄求和,切莫失了分寸。"

祁文毅垂眸应声:"王爷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