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 章 余莺儿12

“你不是去查皇后去了,怎么又跑到了御花园?”

皇上有些疲惫的靠在迎枕上,闭着眼睛淡淡的问道。

余莺儿自觉的坐到脚踏上,手上有一搭没一搭的给皇上捶腿。

“去御花园问问那里的宫人嘛,御花园的宫人和宫道的宫人都是轮值的,奴婢去问问有没有什么线索。”

皇上点了点头,余莺儿办事他很放心。

“甄答应规矩差,叫敬嫔提点着些。”

皇上从一开始对甄嬛的定位就是替身,经过了甄家这些污糟事又变成了玩意儿。对一个玩意儿,皇上并没有太多的耐心。

余莺儿仗着皇上闭着眼放肆的翻白眼撇嘴:“皇上您要不再从山东选个秀女进宫吧,总觉得沈贵人的教养还不如咱们这些人。”

她们包衣入宫前的规矩可不是朝九晚五的学,那是卯时起床亥时入睡那么硬扛着训练的。

不夸张的说,沈眉庄甚至还没有包衣旗内那些没有职务斗狗遛鸟,不务正业的庶子们有规矩。

人家好歹知道能屈能伸四个字,不会硬着九族往上莽。

皇上也摇了摇头:“本以为沈贵人是个知书达礼的,是朕和太后看走了眼。”

虽然沈眉庄确实是一次性消耗品,但她完全没有按照皇上预想的那样给华妃造成一丁点威胁。

反而是余莺儿隔三差五的去翊坤宫说说书,倒是叫年家兄妹开辟了新的爱好。

华妃是个十分愿意和年羹尧分享生活的妹妹,余莺儿那里稀奇古怪又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十分打动她。

不过年羹尧更喜欢龙傲天系列,导致兄妹俩的关系在特定的时候会定时破裂。

而如今的大清并不能满足年羹尧对龙傲天世界的渴望,沦落在现实和理想间巨大的夹缝中,年大将军做反派都不敬业了。

皇上没想到余莺儿还有这样的作用,怪不得圣贤书里都说享乐和巨大的落差是击垮一个人最好的办法,这话是真理。

为了激发余莺儿的创作激情,皇上斥巨资给余莺儿送了一个纯金的聚宝盆。

只要她保持每月都有一个新鲜的故事,皇上就往聚宝盆里扔一个小巧的金元宝。华妃也是股东,她特别喜欢余莺儿改编的江玉燕故事,为此可是充了超前点播。

“皇上何不和沈大人反馈一二?沈家女这样的名声,想来沈大人也很羞愧吧?”

皇上真的太大方了,为了可持续发展,余莺儿提供了一些些进账的来源。

皇上听懂了,思索再三,还是在济州协领沈自山的折子上批注了这件事。

一个月后,皇上如愿收到了沈家送来的一对如花似玉的双胞胎姐妹和厚厚的一沓银票。

看的出来,沈大人真的很怕受到沈贵人的牵连。沈家儿女众多,沈眉庄是年龄合适身份合适但并不是唯一合适的人选。

不求光耀门楣,总不能花着沈家的银子还要连累全族吧?

而彼时,皇上已经带着众人到了圆明园避暑。敬嫔受连累被罚了一个月的份例,沈贵人变成了沈常在。

整个咸福宫怨气冲天,皇后安排时只把敬嫔单独放了一个院子,瞬间气息就和平了许多。

“恭喜皇上了,玉常在有了一个月的身孕。”

这事余莺儿比皇上早知道一晚,她想了想空间里那新收的一箱金条,笑眯眯的接下了保胎的活计。

“果真?朕去碧桐书院。”

皇上激动的带着余莺儿往碧桐书院走,一路上嘴里头还叨叨咕咕的:“莺儿你说玉常在这一胎是男是女?朕观玉常在还算聪慧,就是爱哭,得把她从长春宫搬出来,不能再叫齐妃教出来一个三阿哥了。”

皇上是真的怕了,余莺儿不过小半年的时间就背完了四书,而他的好大儿如今还磕磕绊绊呢。

余莺儿低着头笑了一会儿,然后动了动脸恢复成御前威风的余姑娘。

“玉常在可好?”

碧桐书院回话的太医名郑九仝,是碧鲁氏的人,内庭的宫妃,有的是路子。

“回皇上的话,玉常在身体康健只是有些受暑热影响脾胃不佳,无需用药,在饮食上稍作调整便是。”

皇上笑眯了眼睛,他就说还得是这些包衣,像他皇额娘似的,怀孩子跟玩儿一样。

玉常在变成玉贵人,新进来的沈家姐妹又颇得皇上喜爱,沈眉庄情急下,还是走了自己的老路。

“这沈常在上蹿下跳跟个靶子似的,曹贵人,顺手成全她吧,没的在本宫这里碍眼。”

本来经过余莺儿的搅和恩宠大不如前的沈眉庄并没有上华妃的暗杀名单。但谁叫她像个显眼包一样满世界的求坐胎药呢?

真要有这么厉害的药,别说别人,她华妃能这么空落落的吗?

曹琴默眼珠子转了转,不费吹灰之力就叫沈眉庄有了‘孕信’。

又得了喜讯,皇上还是挺高兴的。

只不过沈眉庄在他这里毫无利用价值,不用皇后劝说,皇上自己都没有晋位的想法。

“便赐个‘恪’字做封号,恪常在,好好养胎。”

这个字实在玄妙,沈眉庄沉浸在喜悦没有察觉到一旁嫔妃那些看好戏的眼神。

站在人群中的敬嫔双眼无神,她轻扫了眼众人,在心里默默祈祷恪常在这一胎就算要出事,也要在圆明园的时候,离咸福宫远一些。

这些日子为了规劝恪常在和甄答应,敬嫔都看到了自己的白发。

这两人面上是规规矩矩的大家闺秀,背地里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从来不顾别人的死活。

想着这个‘恪’字封号,敬嫔苦笑,皇上真是白浪费心力,恪常在根本没往心里去。

“元年选秀的宫妃只有恪常在有了身孕,反而是玉贵人,是个好生养的。”

皇上坐在勤政殿门口的摇椅上,看着满天的繁星有些感慨。

余莺儿得了一个小椅子,她觉得皇上在暗示她什么。

“想来咱们内庭的包衣伺候皇上久了身上也有些福气,皇上若是有意,不如多选几个入宫伺候着?毕竟瓜瓞绵绵才是咱们大清的幸事不是?”

皇上满意的扔了一个金镯子到余莺儿怀里:“就你会说话。”

余莺儿得意:“对了皇上,奴婢是不是忘了跟您说皇后娘娘的事啦?”

明明是皇上最近沉迷在双胞胎的温柔乡,余莺儿把这罪名揽在了自己身上。

“是了,你调查出了什么?”

皇上毫不心虚,甚至为余莺儿的贴心表示了拉踩,苏培盛和夏刈结合在一起都没有余莺儿一个人好使!

“皇后娘娘是打着把乌拉那拉氏的女子嫁与三阿哥为福晋的心思呢。”

皇上皱了皱眉头,乌拉那拉氏都破落成什么样了?还想肖想皇子?

“就是皇后娘娘的侄女,如今十来岁左右的青樱格格。”

“荒唐!”

皇上只觉得皇后不知所谓,敢让他的儿子等一个不入流的格格,果然是喂不熟的白眼狼。从前念叨着乌拉那拉氏苛待她,在他这里换取了多少同情心。

如今成为了皇后倒不觉得乌拉那拉氏苛待了,还念着给族里拉好处。

“三阿哥年纪不小了,也该定亲了。”

皇上琢磨着,隔天就下了圣旨。

三福晋定了瓜尔佳氏的格格文鸳,选秀时生病无缘殿选,正好和三阿哥倒合适。

正好包衣小选刚过,皇上从中挑选了几人入宫几人到了弘时的后院。

皇上这一举措叫皇后有些反应不及,又想开口说一些车轱辘话,但皇上不想听。

“什么年纪小,弘时不成家也读不好书,皇后管理好后宫就是。”

皇上的眼神已经满是警告,皇后只能无奈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