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努力
"第三十七株,叶尖微黄,可能缺氮..."她喃喃自语,指尖轻抚过娇嫩的叶片。
"蓝技术员,这么早就来啦?"老茶农李阿伯背着竹篓走来,脸上皱纹里夹着笑意。
"李阿伯早!"心怡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泥土,"这批茶苗长势不错,比预期的要好。"
"那还不是多亏了你请来的专家指导。"李阿伯眯眼望着成片的茶田,"咱们村祖祖辈辈种茶,可从来没这么科学管理过。"
心怡微笑着正要回应,手机突然响起。是刘长福打来的,声音里透着不寻常的急切:"心怡,赶紧回村委会!县里来了个大老板,说要投资咱们村!"
"投资?"心怡皱眉,"什么情况?"
"电话里说不清,你快回来!"
挂断电话,心怡匆忙告别李阿伯,快步往村里赶。路上,她遇到了同样接到通知的周远。
"听说有投资商要来?"周远小跑着跟上她的步伐。
心怡点点头,眉头紧锁:"太突然了,我们根本没申请过什么投资。"
"会不会是看了省电视台的报道?"
"有可能..."心怡咬了咬下唇,"但我总觉得不太对劲。按理说,投资商应该先联系沟通,哪有直接上门谈的?"
村委会门口停着一辆崭新的黑色奔驰轿车,在满是泥土的拖拉机和小货车中间显得格格不入。屋里已经聚集了十几个村民代表,刘长福正和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交谈甚欢。
男人约莫五十出头,梳着一丝不苟的背头,名牌西装包裹着微微发福的身材,手腕上的金表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看到心怡和周远进来,他立刻站起身,笑容满面地伸出手:
"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蓝心怡女士吧?久仰久仰!我是振业集团的董事长王振业。"
心怡礼貌地握了握手,触碰到的是柔软却略带潮湿的掌心:"王总好。不知道您这次来是..."
"好事!大好事!"王振业声音洪亮,仿佛在发表演讲,"我们振业集团一直关注乡村振兴事业,看到省台的报道后,对云岭村的发展潜力非常看好!所以专程来谈合作。"
他示意助手打开一个精致的投影仪,墙上立刻显示出精美的ppt画面:"我们计划投资五千万,在云岭村开发高端度假区。这是效果图..."
屏幕上出现了一组豪华别墅、高尔夫球场和五星级酒店的设计图,标注的位置正是村民现在的居住区和农田。
心怡和周远交换了一个警觉的眼神。刘长福和其他村民却被这"天文数字"的投资金额和华丽的效果图震住了,发出阵阵惊叹。
"五...五千万?"刘长福结结巴巴地问,"王总,您不是在开玩笑吧?"
"千真万确!"王振业拍着胸脯保证,"我们集团资金雄厚,县里领导也非常支持这个项目。只要村民同意搬迁到县里的安置房,土地流转给我们,马上就能开工!"
"搬迁?"心怡忍不住插话,"王总,您的意思是让全村人搬走?"
王振业笑容不变:"蓝女士别误会。我们会给村民最好的安置条件,每户补偿二十万,还能优先录用为度假区员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心怡的手指在桌下悄悄攥紧。她太熟悉这种套路了——以发展之名行圈地之实,给村民一点眼前利益,却永久剥夺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家园。
"王总,"她尽量保持语气平和,"我们村正在实施的是乡村振兴计划,目标是让村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过上更好生活,而不是让他们离开家园。"
王振业脸上的笑容僵了僵:"蓝女士,恕我直言,你们那种小打小闹的发展模式太慢了。五千万的投资,能立刻改变云岭村的落后面貌,村民也能一夜之间脱贫致富,何乐而不为?"
"脱贫不是简单的给钱,"心怡直视着他的眼睛,"而是要培养村民自主发展的能力,建立可持续的产业。您这个方案,等于把村民变成了无根浮萍,失去了土地,他们以后靠什么生活?"
会议室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村民们面面相觑,有人点头赞同心怡的话,也有人被巨额补偿金所诱惑,窃窃私语。
"心怡说得对。"周远站起身,声音不大但坚定,"教育之所以重要,就是要让孩子们有能力建设自己的家乡。如果家乡都没了,他们学成归来,又该去哪里?"
王振业眯起眼睛,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突然笑了:"年轻人有理想是好事。不过..."他转向村民,"大家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这样吧,我不急着要答复,三天后再来听取大家的意见。这是我的名片,有任何问题随时联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十万啊!我种一辈子地也攒不下这么多钱!"
"可是搬走了,咱们祖坟怎么办?"
"人家说了,可以优先录用当员工,不比种地强?"
心怡听着这些议论,心如刀绞。她理解村民的挣扎——贫穷太久了,一点希望都像救命稻草。但她更清楚,这种"开发"背后隐藏的陷阱。
"乡亲们,"她提高声音,"请听我说几句。王总的方案听起来很美好,但大家要想清楚几个问题..."
她详细解释了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一次性补偿的不可持续性,以及类似开发项目在其他村庄造成的后果。周远也补充了教育和文化传承的角度。
会议持续到中午,村民们带着复杂的表情散去。最后只剩下心怡、周远和刘长福三人。
"刘叔,您怎么看?"心怡轻声问。
刘长福叹了口气,摸出旱烟袋点上:"说实话,我心动了。五千万啊...但你说得也有道理。这事得慎重。"
"王振业来得太巧了,"周远皱眉,"省台报道才播出不到两周,他就带着全套方案上门,像是早有准备。"
心怡点点头:"我怀疑他盯上云岭村不是一天两天了。咱们得查查他的背景。"
"我去县里打听打听,"刘长福吐出一口烟,"有几个老伙计在政府部门,应该知道些内幕。"
三人分工后,心怡独自去了村委会档案室,查阅近些年关于云岭村的各类文件。傍晚时分,她疲惫地揉着太阳穴,突然闻到一股熟悉的茶香。
"喝点茶吧。"周远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两杯热气腾腾的野山茶,"查得怎么样?"
"谢谢。"心怡接过茶杯,温暖立刻从指尖传遍全身,"我发现一些奇怪的地方。去年县里有个'偏远山村整体开发规划',云岭村被列入了优先名单,但村里完全不知情。"
周远在她身边坐下:"刘叔那边也有发现。王振业的振业集团在邻县开发过一个类似项目,当时承诺的村民就业大部分没兑现,补偿款也有很多纠纷。"
"果然有问题..."心怡咬着嘴唇思考,"我们得让村民看清真相。明天组织大家去那个村考察怎么样?"
"好主意。"周远赞许地点头,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还有...你中午没吃饭吧?我娘做的艾粑,趁热吃。"
心怡打开布包,里面是三个翠绿色的糯米点心,散发着艾草和芝麻的清香。她心头一暖,眼眶突然有些湿润:"周远...你总是这么体贴。"
"快吃吧,"周远耳根微红,"凉了就不好吃了。"
两人安静地分享着简单的食物,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档案桌上,为泛黄的文件镀上一层金色。此刻的宁静与温暖,与即将到来的风暴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天清晨,心怡组织二十多位村民代表,乘坐租来的中巴前往邻县的青山村——王振业上一个"成功项目"的所在地。
一路上,村民们兴奋地交谈,像出门旅游的孩子。心怡和周远坐在前排,小声讨论着对策。
"我查了更多资料,"心怡压低声音,"振业集团在青山村的开发实际上只完成了三分之一,酒店和别墅卖不出去,大部分地块荒废着。"
周远点点头:"关键是让村民亲眼看到真相。语言再有力,也比不上亲眼所见。"
两个小时后,中巴驶入青山村。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沉默了——入口处气派的牌楼已经褪色,几栋半成品别墅孤零零地矗立在荒草丛中,高尔夫球场变成了放羊的草地。只有一小片区域运营着,客人寥寥无几。
"这就是...五千万的投资成果?"一个村民难以置信地问。
心怡带着大家找到了几位留在村里的老人。交谈中,残酷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大部分村民拿了补偿款搬到县城后,找不到稳定工作,钱很快就花光了;承诺的就业岗位只有少数人得到,且工资远低于承诺;土地流转后,村民失去了最后的保障...
"我们后悔啊,"一位老人抹着眼泪,"以前虽然穷,但有地种有饭吃。现在地没了,钱花完了,年轻人又出去打工,留下我们这些老骨头..."
回程的路上,中巴里一片沉寂。村民们脸上的表情从震惊变为沉思,最后化为坚定。
"不能上当!"张铁柱突然大声说,打破了沉默,"那个王振业就是个骗子!"
心怡惊讶地看向他。张铁柱黝黑的脸上写满愤怒:"我...我承认,昨天他私下找过我,说如果我帮忙说服大家,就给我个主管当,还额外给五万块钱...我差点就..."
他羞愧地低下头,村民们哗然。
"铁柱!你怎么能..."
"幸好没说成,不然咱们村就完了!"
心怡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张大哥能主动说出来,很勇敢。王振业就是利用我们想脱贫的心理,各个击破。大家一定要团结,明天他来的时候,我们一起说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一起说不!"村民们群情激愤。
当晚,心怡在村委会整理材料到很晚。走出门时,已是满天星斗。她伸了个懒腰,突然发现周远坐在门外的石凳上,仰头望着星空。
"还没回去?"她走过去坐下。
"等你。"周远的声音轻柔如夜风,"今天辛苦了。"
"值得。"心怡也仰起头,银河像一条闪亮的丝带横贯天际,"周远,你还记得小时候的梦想吗?"
周远思考了一会儿:"最初想当画家,后来想当老师...你呢?"
"我啊..."心怡轻笑,"小时候想当超人,拯救世界。后来觉得太不现实,就改学城市规划,想建设更好的城市。没想到兜兜转转,回来建设家乡了。"
"某种意义上,你确实成了超人。"周远转头看她,星光落在他清澈的眼里,"你拯救了云岭村的未来。"
心怡的心跳突然加速,脸颊发烫:"不,是我们。没有你,我坚持不到现在。"
两人的目光在星光中交汇,某种无形的东西在彼此间流动。夜风拂过,带着山野的芬芳,时间仿佛在此刻静止。
"咳..."一声故意的咳嗽打破了宁静。刘长福站在不远处,假装刚到的样子:"那个...明天还要对付王振业,你们年轻人别熬太晚。"
心怡和周远迅速分开,各自红着脸应了一声。刘长福摇摇头,笑着走开了。
第二天上午,王振业如约而至,这次阵仗更大——带着四五个助手,还有县电视台的记者。他显然准备了一场盛大的签约仪式,甚至连支票模板都准备好了。
然而,迎接他的是全村人的一致反对。
"王总,感谢您的好意,但我们决定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刘长福代表全村发言,"云岭村要的是可持续发展,不是卖地搬家。"
王振业的笑容僵在脸上:"刘主任,您再考虑考虑?条件可以再谈..."
"不用了。"心怡站出来,"我们昨天去了青山村。"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在王振业头上。他的眼神瞬间变冷,面部肌肉微微抽搐:"蓝心怡...我小看你了。"
他凑近心怡,用只有她能听到的声音说:"你以为这就完了?走着瞧。"然后转身对记者强颜欢笑:"村民们还需要时间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我们改天再来。"
振业集团的人灰溜溜地离开了,村民们欢呼雀跃,像打赢了一场胜仗。但心怡却感到一丝不安——王振业临走时的威胁,绝不是空话。
果然,三天后,麻烦接踵而至。先是茶叶种植基地的灌溉系统被人为破坏,接着村委会接到通知,称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二期资金"因审计问题暂缓拨付",最后连学校补充教师的申请也被莫名其妙地驳回了。
"有人在背后使绊子。"周远一拳砸在桌上,"太卑鄙了!"
心怡反而异常冷静:"意料之中。王振业在县里肯定有关系网。我们要做两手准备——一方面争取上级支持,一方面加快自主发展步伐。"
她连夜起草了一份详细的情况说明,附上所有证据材料,准备直接向省里反映。周远则联系了他在媒体工作的同学,希望通过舆论施压。
就在他们忙碌应对时,张铁柱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我有个表弟在振业集团当司机,听说王振业今晚在县里的'金悦轩'请客,请的都是县里的头头脑脑..."
"金悦轩?"周远眼中闪过一道光,"我有个学生家长在那里当领班。"
心怡和周远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当晚,周远的学生家长——一位姓黄的中年妇女,悄悄把周远和心怡带进了金悦轩的员工通道。通过服务间的缝隙,他们清楚地看到王振业正和几位县领导推杯换盏,言谈甚欢。
"李局长,那件事多亏您帮忙啊!"王振业给一个秃顶男人斟酒,"云岭村那帮刁民,不给点颜色看看,不知道天高地厚!"
"小事一桩。"李局长得意地摆摆手,"不过老王啊,你也别太过分。那个蓝心怡有点背景,省里有人关注她。"
"怕什么?强龙不压地头蛇。"王振业冷笑,"再说了,只要搞定那块地,少不了各位的好处..."
周远悄悄用手机录下了这段对话。正当他们准备离开时,一个服务员不小心碰倒了托盘,响声惊动了包厢里的人。
"谁在外面?"王振业厉声喝道。
"快走!"黄女士推着心怡和周远往后退,"从后门出去!"
两人匆忙逃离,心跳如雷。回到村里已是深夜,但他们都毫无睡意。
"这段录音太重要了,"心怡激动地说,"证明我们的猜测是对的!"
周远却有些担忧:"但这也意味着我们面对的不仅是王振业,还有他背后的保护伞。接下来会更艰难。"
"我们不怕。"心怡坚定地说,突然打了个喷嚏。
五月的夜风带着凉意,周远自然地脱下外套披在她肩上:"别感冒了。明天还有硬仗要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心怡拢了拢带着周远体温的外套,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包围了她。在这个星光黯淡的夜晚,他们彼此是唯一的光亮。
第二天,心怡将整理好的举报材料和录音证据分别寄往省纪委和省乡村振兴局。同时,她和周远组织村民开会,通报了最新情况。
"乡亲们,"心怡站在村委会前,声音坚定,"有人想阻止云岭村的发展,但我们不会屈服。从今天起,我们要更加团结,自力更生!"
"对!团结起来!"村民们群情激昂。
接下来的日子,全村人齐心协力,修复了被破坏的灌溉系统,自筹资金继续小型基建项目。妇女们组织起来制作传统手工艺品,通过心怡联系的电商平台销售;年轻人跟着周远学习网络技术,尝试直播带货...
尽管外部压力不断,但云岭村像一株石缝中的小草,顽强地生长着。
一周后的傍晚,心怡正在茶园指导村民防治病虫害,手机突然响起。是省里的号码。
"蓝心怡同志吗?我是省乡村振兴局的陈处长。关于你反映的问题,省里高度重视,已经成立联合调查组..."
挂断电话,心怡长舒一口气,抬头望向天空。夕阳将云朵染成绚烂的金红色,美得让人心醉。她突然很想和周远分享这一刻。
喜欢综影视:过分觊觎请大家收藏:()综影视:过分觊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