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站在你面前的是,大祁皇太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三叉小说]

次日一早。

宋裕便起身坐上马车去往皇宫,去参加这次特殊的早朝。

天公作美,让宋裕正好在皇宫门口同时遇到了沈明文和叶士杰。

“王爷。”

“王爷。”

两道声音响起,宋裕脸上的笑容渐渐有些僵硬。

“好巧啊,在这里碰到两位大人。”

“昨日还未亲自恭喜王爷高中状元。”沈明文一副很是熟稔的模样,“王爷这一路走来实属不易,尤其是遇到了严苛的主考官,不过也都过去了,往后定是一路坦途。”

被内涵的某严苛主考官叶士杰:......

叶士杰看向宋裕,露出了几十年来宋裕难得一见的好脸色,“王爷乃是天纵奇才,当年之事下官相信王爷也有难处,以后王爷若是有需要解惑的地方,尽管问询下官。”

六喜在一旁抖了抖,总觉得有刀光剑影闪过。

“多谢两位大人。”

宋裕只觉得自己像是夹在两堵厚墙之间的豆腐,稍有不慎就会被夹碎。

“时间不早了,我们还是快些去上朝吧,免得误了时辰。”

听到宋裕的话,早已被某小沈大人通风报信的沈明文立刻露出了更灿烂的笑,“险些忘了,今天也是王爷的大日子,提前恭喜王爷了。”

宋裕逃一般的溜了。

留下沈明文对着叶士杰冷哼一声,小样儿,他还有一个儿子被王爷重用呢,他的胜算更高!

叶士杰见状被气的干瞪眼。

都一把大岁数的人了,还靠着儿子来争抢帝师之位,老不羞的!

......

早朝之上。

有精神抖擞的元祐帝,保持形象的宋裕,还有斗鸡眼儿似的沈叶两人,也有双眼无神的齐王。

总之,今日只要是能喘气儿的文武百官,都被叫来了。

眼看着就是有要事要发生。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吴奇的声音响起,可下面的文武百官都没有一个敢出来上奏。

无他,多年养成的政治嗅觉让他们明白,今天就不是个适合上奏的时间。

没瞧见龙椅上满脸期待之色的皇上吗?

这期待之色绝对不是期待他们上奏。

果不其然。

在看到宋裕出列后,元祐帝脸上的笑容越发的扩大了。

“儿臣有奏。”

“讲。”

“是关于之前平王府宋言明醉酒后杀了宋言朝一事,儿臣认为该从严惩处,该以手足相残论罪。”

手足相残,是宋裕觉得宋言明本来就该有的罪名。

“这件事情,朕......也极为痛心。”元祐帝长叹了一口气。

“真正醉酒的人,是不可能捅出那么多刀,宋言明当时定然只是有几分醉意,是自己抱有不好的念头,才酿成此祸。”

“父皇,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请父皇重罚宋言明。”

这一番慷慨陈词让不少官员都频频点头。

用那么残忍的方式杀害嫡亲兄弟,就算是放在寻常百姓人家都不会被包庇。

若是皇家也能雷厉风行的处理掉宋言明,那定然会被民间作出表率。

“朕准了。”

元祐帝的声音响起,“革去宋言明皇孙身份,贬为庶民,廷杖五十,终生幽禁。”

贬为庶民后的宋言明,连皇觉寺都没有资格入。

“父皇英明。”

宋裕跪地,定下了宋言明的结局。

甚至宋裕都已经提前为宋言明打造了幽禁的地方,和当年......阿欢被幽禁的地方环境和摆设一模一样。

对比之下,百官对于宋裕的好感度成倍暴增。

如今的几个王爷里,平王死了,平王府里的皇孙没一个有出息的。

楚王被幽禁皇觉寺。

齐王......不提也罢。

算来算去,唯有眼前的秦王是最合适继承大统的了。

就在此时,元祐帝的声音响起:

“今日,朕还有一事要宣布。”

宋裕刚回到自己的位置,元祐帝便迫不及待的开口。

“朕今日,要立太子。”

立太子!

百官惊呼。

......

“朕闻昊穹垂象,紫微映枢极之辉,皇长子宋裕,日表英奇,天姿粹美。”

吴奇的声音响起,整个大殿内只有此起彼伏的呼吸声。

念立太子的诏书,吴奇可不是头一回了。

只是这一次,吴奇激动的声音都在颤抖。

“诵诗书而通尧舜之道,演韬略而晓孙吴之机。彰孝悌,布仁德......文武群臣莫不称善,兆庶黎民咸谓宜之。”

“今命礼部择吉,宗正备仪。授尔以青宫玉册,冠以七旒玄冕。辅以三师三少,教以六典六仪......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吴奇的声音落下后,在场众人都久久没有回神。

废太子当年的册封诏书他们也都听过,和今日这位的相比......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果然皇子和皇子之间的区别,比人和畜生的区别都大。

“裕儿,上前接册书。”

元祐帝的声音响起,人群中的宋裕再次动了。

宋裕跪在元祐帝面前,接过册书。

东宫各属官未定,因此站在宋裕侧后方的,是太子少傅沈清平。

宋裕把册书交给沈清平,而后朝着元祐帝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元祐帝看着眼前的长子,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

芬儿,你看到了吗?

我们的儿子是大祁的皇太子了,他日还会坐上龙椅,把我们一起打下来的大祁带到更加繁荣昌盛的地方。

被世人铭记。

此时的宋裕周身气势陡然变了,尊贵的让人不敢直视。

人群里的叶士杰忍不住瞪大了双眼,原来沈老头说的大日子,是立太子!

而齐王则面露苦涩,原来父皇竟如此等不及,连东宫的属官都没定好,便要先下诏书把大哥的太子之位定下来了。

齐王知晓的更多。

当年宋翎的立太子诏书,是礼部拟定的,元祐帝只看了一眼便点头用了,而今日的......一听便是元祐帝自己写的。

知晓的越多,便越痛苦。

宋裕行完礼后缓缓站直了身子,面向文武百官。

见状,满朝文武齐刷刷的跪了下来,齐王也随着众人一起跪下,这一跪,便是君臣有别。

几息后,满朝文武皆高呼: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