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玉楼金流儿

第57章 收了

日头渐落。

随着书堂院的钟瑟声,书堂院的学子们纷纷往家回转。

“先生,学生也回去了。”

陆静渊行礼告退。

“回去做什么,家里也没人,陪为师吃完再走。”方夫子道。

“学生还是先回去。”陆静渊道。

方夫子愣了愣:“回来了?”

“是。”陆静渊。

“你怎么知道?”方夫子问。

陆静渊不语,躬身告退。

方夫子瞧着陆静渊离去的背影,无声轻笑:“这小子……”

******

“汪,汪汪。”

还没有近前,隔着院门就听到里面大黑的叫声。

打开院门,饭菜香浓浓扑面而来。

厨房里,李清田探出头。

“小郎君回来了?亲翁留在县里,小娘子在屋里。”

“我去和娘子说会儿话。”

“……”

屋内正在查看名录册子的苏棠听着外面小郎君口中的“娘子”,手一抖,册子差点儿掉到地上。

前几天他还受不了“娘子”呢,今儿怎么“娘子”说的这么顺?

房门开。

小郎君进了屋。

灼亮的灯火下,小郎君如挺拔的青松缓缓入内。

苏棠扬起笑颜:“夫君。”

陆静渊眸光微滞,火光下正在桌前查阅着的小女子还是往日里习惯了的宽松布衣,可眉眼之间和往日里却好似大有不同,好像变得更明艳了。

“可顺利?”陆静渊问。

苏棠眉眼弯弯:“嗯,公爹和里长伯父都在,自然顺利,县令大人已经答应照办了。”

陆静渊:“县令很好。”

面容俊美的小郎君坦然正色,好像这话并无歧义。

苏棠迟疑:“方夫子当真把夫君视作子侄?”

陆静渊不语,静静的看向她。

苏棠明白。

他问她,不然呢?

苏棠斟酌着,道:“今日我请县令大人题字,县令大人说夫子的字也好,又是夫君的先生,我说既是县令大人治下,理应是县令大人题字,县令大人很是高兴,还说我有眼光。”

陆静渊默默。

苏棠看了眼小夫君,继续道:“我当然是有眼光,不然也不会和夫君结契,只是想来夫君都听得出我这是恭维之言,可县令大人却是收的坦然自若,理所应当,所以夫君最好把此事告知夫子。”

“我总觉得县令大人对夫子不太好。”

苏棠目光清亮,如潭潭清波。

陆静渊抿唇不言。

对夫子不好,意味着最好远离,而远离,也就是说那县令不是好的。

她要他小心那个县令。

也是,她都能想出那样繁琐复杂的法子,又怎么会真的是什么都不懂的高门大户中的乖乖贵女。

只是这样的她,又怎么会落到先前那个地步。

“嗯。”陆静渊应了声。

苏棠微笑。

或许夫子早就知道那位刘县令是个什么东西,可她还是要告知夫子,她也知道,不会坏事的。

苏棠正要低头再翻看手中的名册,旁边小夫君道,“我还有位同窗,也来了。”

苏棠惊讶,前日才刚请了同窗在书堂院吃了几碗面,这么快就邀请到家了?

她都要怀疑她这小夫君其实根本不是i人,这交友也太快,太利落了。

“我去招待。”

苏棠道,放下册子就要出去。

陆静渊拉住她的袖,苏棠回头。

陆静渊:“他应‘招’而来。”

苏棠脑中转了半个圈才展颜一笑:“太好了。”

言罢赶紧的出去了。

只是背对向陆静渊的脸上有些闷红。

应召而来?

她怎么能一开始想的是这个?

……

只是堂屋没有人,苏棠转到厨房,发现那位学生竟然在厨房和李清田一起做饭。

李清田看到苏棠,连忙道:“不是我,是这位刘学子说他在家也是干惯了的,执意要帮忙。”

“对对。”那位瘦弱弱的刘学子也连忙应,“真的是干惯了的。”

看到苏棠后面跟过来的陆静渊,又连忙道,“夫子教我们识礼,今日来的匆忙,礼数不周,还请学嫂见谅。”

说着又是一礼。

苏棠怔怔,这时,耳边传来一道淡声:“多礼了。”

刘学子赶紧的站直了,憨憨的笑:“习惯了,家里习惯了。”

苏棠神色意味的看向小夫君。

小夫君看她,幽亮的眼眸仍是清澈到底。

“请他吃饭。”他道。

“应当的。”苏棠转头看向那位刘学子,“学兄和我们一起用饭吧。”

“那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刘学子道。

“敢问学兄如何称呼?”

“刘,名子瑜,学嫂唤我刘二郎便可。”

……

桌上的饭菜荤素,还有的是从县里带回来的小吃食。

按照李清田的话说是尝尝未来竞争对手的水平,结果显而易见。

“不好吃,不如咱家的好。”

“……”

陆静渊也深有同感。

苏棠更是各自的吃上一口就不吃了。

虽说也是别有味道,但和系统给她提供的配料来看,这些配料还是稍差一筹。

呵呵,可见未来市场之大~

苏棠弯着眼睛看向刘子瑜学子:“刀削,龙须,都要力气大,除却腕力还要腰力臂力,虽说今日投招者尽数,然先招者必然是有气力的,刘二郎和我家夫君同窗挚友,我自当便宜一些,只是不知刘二郎是为何人而来?”

刘子瑜瞧瞧陆静渊,咬了咬牙:“为我。”

陆静渊看了眼他。

苏棠沉吟:“二郎是怕考试不中?”给自己找个后路?

刘子瑜被拆穿了想法,泛白微红的脸上很有些尴尬:“是,只是我也知道我力气不够,我是想求个算账的活计,我在书堂院中算账最好,真的。”

苏棠眼中微动,道:“今有商人从江阴贩茶至京都,购入上等茶饼若干块,每块成本价80文。水路运输途中,遇风浪颠簸,损毁二成。至京都后,商人将余下茶饼以每块130文售出,共获利三成。问:此人最初购茶饼多少块?”

李清田顿时眼冒金星。

陆静渊微怔。

刘子瑜心神沉下,默默速算,不过五息,脱口而出:“至少十块。”

苏棠拍案:“好,你被录取了。”

啥?

众人:“……”

苏棠轻咳:“我是说,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