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真正的目的

第二百七十九章真正的目的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再次叩首。

“为陛下分忧,为大周效死,乃臣之本分。”

“臣,万死不辞!”

“很好。”

齐文泰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从龙椅上站起,踱步到御阶之前,目光仿佛穿透了殿宇的穹顶,望向了遥远的西北方。

大殿内的气氛,随着他的动作,再次变得凝重起来。

所有人都预感到,真正的大事,要来了。

“众卿可知,近来我大周边境,并不太平。”

齐文泰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

“盘踞西北的西夏,与草原上的蛮族,这两个世代为敌的宿仇,竟在不久之前,忽然罢手言和。”

“如今,他们已组成联军,陈兵于我大周此前撤出的河套之地。”

“近一月来,小股人马犯我边关,杀我子民,夺我牛羊,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朕断定,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此话一出,满朝震动。

之前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国丈被杀和兖州贪腐案上,竟不知西北边境,已是战云密布。

镇西将军王翎闻言,眉头紧锁,眼中射出锐利的锋芒。

齐文泰没有理会群臣的反应,他的目光,如利剑一般,直直地刺向林旭。

“林旭。”

“朕,要你即刻奔赴前线。”

“辅佐我大周军队,击退西夏与草原的联军。”

他一字一顿,声音响彻金銮殿。

“这个任务,你敢不敢接?”

轰!

如果说之前的一切都只是在殿内掀起波澜,那么这句话,便是在整个朝堂,投下了一枚真正的炸雷。

让一个锦衣卫,去统领三军?

去打一场决定国运的战争?

疯了!

皇帝一定是疯了!

短暂的死寂之后,大殿之内,瞬间炸开了锅。

“陛下,万万不可啊!”

吏部尚书张承第一个跳了出来,他脸色涨红,也顾不上刚才的恐惧了。

“林旭不过一介锦衣卫,虽查案有些手段,但行军打仗,非同儿戏!”

“此乃国之大事,岂能交予一个黄口小儿之手!”

“请陛下三思啊!”

“是啊陛下!”

立刻有御史附和起来。

“两军交战,兵法韬略,排兵布阵,千头万绪。林旭一介文吏,何曾有过领兵经验?让他前去,无异于将我大周的将士,推入火坑啊!”

“臣附议!请陛下收回成命!”

“臣附议!”

一时间,群情激奋,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他们不是在为大周的江山社稷担忧,而是无法接受,这个刚刚将他们踩在脚下,让他们颜面尽失的林旭,转眼间就要一飞冲天,手握他们梦寐以求的兵权。

龙椅之上,齐文泰冷冷地看着这群跳梁小丑。

他没有发怒,脸上反而露出了一丝嘲讽的笑意。

“哦?”

“众卿是觉得,林旭,不懂军事?”

张承硬着头皮道:“非是臣等小看于他,实在是……术业有专攻。领兵打仗,关乎国运,非帅才不可担当。”

“帅才?”

齐文泰冷笑一声。

“众卿只知他是锦衣卫,却不知,他文韬武略,远超尔等想象。”

他顿了顿,抛出了第一个重磅消息。

“当初,以一手惊艳诗词,名动京华,引得无数才子佳人追捧的‘方旭’方公子……”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清晰地吐出后面的话。

“便是林旭的化名。”

什么?

方旭?

那个传说中才高八斗,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方旭公子?

就是他?

就是眼前这个身穿囚服,满身血污的锦衣卫?

整个大殿,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震得瞠目结舌。

“方旭”之名,在京城士林中,可谓是如雷贯耳。

多少人曾为他的一首词而赞叹!

可谁也没想到,这位传说中的人物,竟然就是林旭。

张承等人,更是面如死灰。

他们本想攻击林旭“一介武夫,不懂文墨”,可皇帝此言一出,直接堵死了他们所有的退路。

论才学,放眼整个大殿,谁敢说自己能胜过“方旭”?

然而,这还不是结束。

齐文泰看着他们震惊的模样,似乎还嫌不够,又抛出了一个更具分量的炸弹。

“众卿以为,朕为何要派他前去?”

“因为,当初朕决定,从河套地区主动撤军,以致西夏与草原兵戎相见,我大周坐收渔翁之利。”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自得与欣赏。

“这‘鹬蚌相争’之计,便是林旭所献!”

此言一出,比刚才的“方旭”身份,更加震撼百倍。

如果说方旭只是证明了林旭的才学,那这河套之策,则直接证明了他拥有经天纬地之才,有洞悉天下大势的战略眼光。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才子,而是帅才,是国士。

王翎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动容,他惊异地看向林旭,眼神中充满了审视与不可思议。

崔廉亦是捋着胡须,脸上带着笑意。

而张承等人,已经彻底呆若木鸡。

他们感觉自己的脸,被皇帝一巴掌接着一巴掌,抽得火辣辣的疼。

他们用来攻击林旭的所有论点,都被皇帝用事实,碾得粉碎。

齐文泰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脸上的笑意却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森然的冷意。

“此计,本是天衣无缝。”

“施行之初,也极为顺利,西夏与草原果真因争夺河套之地,斗得两败俱伤。”

他的语气,陡然变得冰冷。

“但,就在我大周准备坐收渔利之时,这个计划,却泄露了出去。”

“有人,将朕与林旭定下的国策,一字不漏地,告知了西夏与草原。”

“这才导致他们幡然醒悟,化干戈为玉帛,转而联手,将矛头,对准了我大周!”

齐文泰的声音,在死寂的大殿中回响,充满了彻骨的寒意。

“我大周的朝堂之上……”

“出了内奸。”

金銮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内奸”二字,如同一道来自九幽的寒风,吹过每一个朝臣的脊梁,让他们遍体生寒。

龙椅之上,齐文泰的目光缓缓从群臣惊恐万状的脸上移开,最终,落回到了那个年轻人的身上。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所以,朕才要派林旭去。”

“此计,因他而生。”

“如今计划有变,被.奸人所乘,这盘棋,也理应由他,亲手去下完。”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大周朝堂上,除了林旭,有谁敢说有必胜的把握?”

皇帝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砸碎了殿内所有残存的侥幸和质疑。

林旭心中腹诽:其实我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啊!

虽然这么想,但他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拆齐文泰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