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亲兄弟9也要明算账
当她以为今天要空手而归的时候,一个兔子从她们面前路过。
看都看到了,那就到碗里来吧。
“漓儿,这兔子我们可以拿回家养着,这只兔子这么大,会不会已经有了身孕?”叶雯雯抱着最大的那只,一脸兴奋。
叶秋漓过去摸了一下,肚子里面有胎动,“嗯,看样子应该是快生了,兔子的繁衍能力特别强,一年可以下好几窝崽,以后我们家不缺兔肉吃了。”
不仅如此,叶秋漓还发现了很大一颗八角树,树干很粗,枝繁叶茂。
附近的杂草很多,平日里应该是没有人来过。
“漓儿,这是什么?”
“八角,辛甘,温,有祛风理气,治疗消化不良的作用,虽是一味中药材,同时也可做香料。”
叶雯雯虽然听的云里雾里,但也知道这是一个好东西。
“以后我们不去摆摊卖山楂糕,总要找其他法子赚钱,这香料就是一个门路。”
叶雯雯摘了一个八角在鼻子下面闻,“漓儿,这个东西味道好怪,你确定它是香料?”
她显然是不相信这东西能做香料。
叶秋漓也不意外,古代人拿着上好的食材基本上都是以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不像后世很多调料都已经被发掘出来。
“我们多摘一些回去,以后能派的上用场。”
这一次进山,叶秋漓不仅发现了八角,还发现了桂皮,这倒是让她把制作香料的事情拉上日程。
不得不说,叶雯雯这丫头做事还挺麻利。
一个下午的时间,两人就收获了半背篓的八角,一背篓的桂皮。
虽然卖给鸿顺酒楼的香料包里面还差几味没有找到,不过叶秋漓没有气馁就是。
回到家已经是傍晚,张青莲见她们没有摘山楂回来,忍不住问:“你们昨天就没有做山楂糕,该不会这生意就这么黄了吧?”
叶雯雯累了一下午,懒得理她,“大嫂,你是巴不得我们生意黄了是不是?”
眼看着两人又要呛起来,刘氏赶忙出来迎叶秋漓,“漓儿,累了吧,快去看看你爹。”
叶秋漓还以为叶青山伤口恶化,放下背篓快步往屋里去。
见叶青山面色红润,就知道刘氏是不想她和大房闹起来。
“爹,今天感觉怎么样?”
叶青山点点头,“今天好多了,我甚至感觉伤口还有点痒痒的。”
“可能是伤口在愈合结痂,所以有些痒,你可千万别用手挠,不然又该感染了。”
叶青山显然是知道这个道理,他点头答应,“我知道的,你大伯母说什么你别往心里去,她就是那么个性子,等爹痊愈,咱们还是分家吧。”
叶秋漓没再接话,“爹,分家的事以后再说,大伯母人不坏,我知道的,我先去洗漱一下再过来给你换药。”
自古爹娘在,不分家。
如果叶家真的因为她这个被和离回来的女儿分家,外人怎么说她都无所谓,但是戳叶青山脊梁就不行。
晚饭是叶秋漓做的,她煮了一大锅的猪肉疙瘩汤,里面还加了不少的配菜。
乡下人没有什么油灯,一家人吃晚饭都是借着月光在院子里。
“奶奶,我昨天把山楂糕的方子卖给了鸿顺酒楼,以后我就不做山楂糕改做香料,方子卖了五十两银子,二十两交由你保管,剩下的三十两我留做购买香料的材料,现在还没有到秋收的季节,我想请大伯母和几个嫂子帮忙一起做,我给她们都开工钱。”
顾云听了眼睛都亮了,赶忙问:“是不是也和雯雯一样一天一百文?”
孙氏沉着脸用筷子敲了一下碗,“还没做事呢,就想着拿工钱,现在到处都干旱,生意是那么好做的吗?”
顾云笑着接话,“奶,我这就是问问。”
叶青山在屋里听到,心里五味杂陈。
以前他打猎回来所卖的银子全都是交给娘,用作家里所有的开支。
现在他们二房两个壮劳力都受伤了,大嫂这就按捺不住
“大伯母,山楂糕做工要复杂很多,加上雯雯还要负责去镇上摆摊,工钱自然就开的高,
香料前期都是制作,具体的价格也还没有定下来,所以每个人的工钱我是按每天做出的成果重量算的,一斤香料三文。”
顾云瘪嘴,一斤才三文。
十斤也才三十文。
她有点不乐意,“漓儿,咱们都是一家人,你咋算的这么清楚?”
叶雯雯冷哼,“所谓亲兄弟明算账,你们怎么就没想过反正都是一家人,那就免费帮着做?”
顾云被堵的哑口无言,她才不会说帮忙的话呢!
孙氏喝完最后一口汤,“这二十两漓儿你拿着,现在青山受了伤,还需要看病抓药,十安那里也需要吃药养伤,虽然山楂糕生意不做,你那香料也还没个影儿,需要用钱的地方多。
至于人手不够,你们大房的不愿意做,外面有的人愿意做。”
孙氏在家里说话还是挺有分量的,叶子淮瞪了一眼张青莲,让她适可而止。
叶秋漓没有把李府和鸿顺酒楼的事情告诉家里人。
在还没有稳定生意起来之前,兜里的一千多两都不好直接拿出来。
晚饭刚吃完,村子里就闹哄哄的。
不远处依稀听见有人在喊什么蝗虫。
叶秋漓听力好,赶忙放下碗筷,跑到自家田边。
随后叶子淮带着叶彪叶松他们都分别跑到田里。
干起裂缝的田里,有些泛黄的水稻上面时不时有蝗虫跳起来。
叶秋漓从空间拿出一个手电筒,远远看去,一片稻田里有至少上百只蝗虫在跳动。
“我的个乖乖,二姐,谷子要是都被蝗虫吃了,咱们今年怕是真的就要喝西北风了。”
叶子宁向叶秋漓照光的地方看去,入眼都是跳动的蝗虫。
“现在应该还只是少数,后面可能还有一大波,我们要想个办法才行。”
叶秋漓此时在想前世,农民在遇到蝗虫的时候是怎么应对的。
叶子宁已经下田开始徒手抓起了蝗虫,虽然聊胜于无,但抓一只少一只。
一时间,家家户户都出来在田里抓蝗虫,田间顿时变得很是热闹。
“这样下去不行,我们消灭的速度赶不上蝗虫飞过来的速度,得想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