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祖先祠堂,二楼
这些画像,全都画工精妙,工匠的技艺十分高超,起码是浸淫几十年以上的大家手笔。
尤其擅长对眼睛的描绘,那些画像中,一双双眼睛,就好像活的一样,不管你站在哪里,都感觉他们正在盯着你。
目光视线,一直跟随着你移动似的。
“这些古人的技巧还真是厉害,尤其是这些喜欢装神弄鬼的人!”
高策一眼就看出来,画像的眼睛处,使用了特殊的绘画技巧,以及特殊的颜料。
这种工艺,在现代很常见,但在古代,却是非常神秘了。
封偲北拜完祖先,见高策走了进来,最后给祖先磕了几个头,随后便站起身来。
“走,上二楼看看。”高策指了指一旁不远处的楼梯道。
封偲北闻言,立即跟上高策的脚步,两人沿着楼梯,上到了二楼。
这二楼,就没有前后之分了,是一整个开阔的大通间。
数十个古木架子, 整齐的摆放着,将整个空间都占满了。
架子上,摆放着大量的线装古书。
高策神念扫过,看了看其中的内容,大多都是道藏典籍,其中,占据大头的,则是各种炉火炼丹之术。
各种稀奇古怪的丹药炼制之法。
大多数丹方,一看就知道,是那些古人脑袋一拍,凭空捏造想象出来的方子。
炼丹之术,传自先秦炼气士,后来融入道教,经过一代代的道士研究改良,形成了一套套高大上的理论。
不过大多华而不实,深邃玄奥,真要修炼,连门都很难入。
封师钴研读这些道藏,结合观山封氏所得的古巫之术,也沉迷于炉火炼丹,以求长生。
这些典籍里,还有不少,是封师钴自己整理汇编出来的。
封偲北捡起书架上的古书,看了几眼,便失去了兴趣。
随即便四处查看起来。
很快,就发现了挂在墙上的一幅古画。
画中描绘着,无数盗墓贼,在悬崖绝壁上盗发悬棺的情形。
“这是.....《棺山盗骨图》?”
“没想到,竟然在这里!”
看着这《棺山盗骨图》,封偲北回忆起了一个故事,是他们封氏的故事。
当年,大明江山已定,洪武大帝朱元璋也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皇陵了。
于是招来刘伯温询问,想让他来帮自己选择合适的位置,建造皇陵。
但是朱元璋出身寒微,曾见过前宋皇陵的惨像,担心自己的皇陵,也落得这样的下场。
于是又向刘伯温问询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自己的皇陵,永远不被人盗。
刘伯温向朱元璋举荐了当时的观山太保封氏族长封王礼,言说他身怀异术,通晓天地。
他们封氏一族,本就是借助巫山棺材峡中的天书异器而发迹,习得了失传的许多巫术,还精通盗墓之术,并且,对于龙墓的结构和选址、建造,都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封王礼本来是不想答应的,可是,这幅《棺山盗骨图》,被人拿到了朱元璋面前。
因为担心自身盗墓贼的身份泄露,被朱元璋问罪,封王礼无奈接下了这个活儿。
于是洪武皇帝御赐观山太保金牌,留在御前听用,专职为皇家建造陵墓。
这种差事,办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
因此,封氏也潜心研究陵墓建造,成为了其中的行家。
有了官方的身份,封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成为了发丘、摸金、搬山、卸岭四大门派之外的,后来的盗墓四大氏族之一!
权势可谓是达到了巅峰。
皇陵修建的非常不错,朱元璋很满意,但是他出身底层,仍担心后世盗墓贼会打自己陵墓的主意,于是便向观山太保问计。
于是,封氏就将摸金四派给抖了出来,借助朝廷力量,打压四派。
发丘毁印,摸金失符,搬山隐匿,卸岭剿灭。
四派全都一落千丈,传承差点都断了。
封偲北有些唏嘘,如日中天的观山太保,谁能想到,在明末时,出了封师钴这么个天才,一心想成仙。
结果,在最鼎盛的时期,直接跌落谷底。
封氏全族,几乎都进入这地仙村中,给封师钴陪葬了。
然而,封师钴,最终还是没能成仙。
封偲北以为封师钴成了邪祟,虽然实际上不是,但是他这个版本的尸仙,跟邪祟也差不多了。
封师钴不知道怎么的,改修杀生道了,他要真正得道成仙,那整个蓝星,怕不是都要被他杀个尸山血海了。
的确邪门的很。
高策这边,从诸多古籍里面,筛选出来一些,还算是比较有用的东西,复制了一遍。
随后,看向挂在阁楼墙上的几幅图卷。
封偲北看完了棺山盗骨图,也跟在高策身后,来到了这几幅图旁。
“咦,这是,棺材峡的地形?”
“嘶,竟然好似一具无头巨人!”
封偲北大为惊讶。
“那是地仙村,竟然是建造在这无头巨人的心窝上!”
“原来,这地仙村,还分作阴阳二宅!”
“这幅图是什么意思?那地底是什么地方?”
“嘶,棺山遇仙图?”
“难道这里真的有仙?不可能吧?”
封偲北看着墙上的四幅图,颇有些一惊一乍的。
上面的展现出的内容,实在是让他震撼不已。
“怪不得封师钴痴迷炉火之术,试图成仙!”
“原来,还有这么一番际遇啊!”
高策听着封偲北的自言自语,也没有在意。
一个初入炼气期的小老头,高策都有点担心,他收到刺激,情绪太激动一下子嗝屁了。
不过真要比起来,这几张图,哪里有看到高策出手来的震撼啊。
“封师钴想要成仙的野心,看来就是在乌羊王墓里,见到了死了几千年,尸身依旧宛如活人的乌羊王而产生的。”
“不过可惜,走的路子太过逆天了!”
“不为天地所容!”
“就算没有我,他也成不了!”
高策摇了摇头,朝封偲北说道。
“这一层也看完了,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