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能不能守得住不好说

胡辛铭从摄影部那边出来就碰到了于聪,对方倒是并没有因为胡辛铭调岗去了剧团那边跟他生分了,以前热络,现在依旧热络。

老远就喊他。

“小胡!”

“于总编!”

于聪到跟前伸手拍了拍他,然后直接把胳膊搭在他的肩膀上:“这两天在外面玩的怎么样?都去了哪些地方啊?”

“就在附近转了转。”

于聪笑的一脸意味深长:“新婚的感觉怎么样?”他见过胡辛铭那个小对象,不对,现在应该说是家属了。

那长相,那气质,实在难得,怪不得这小子追那么紧。

最难得的是,人家有大好的前途,甚至于眼下来说比胡辛铭的前途更好,但还是毅然的跟他领了证,结了婚。

要知道,搞艺术的很多女同志都会在家庭和事业之间来回的摇摆。

还有很多都想借着自己的年轻和美貌,往上爬一爬。

毕竟那个地方的演员能见到的位高权重的人太多了。

权利这个东西不止吸引男人也吸引女人。

是个人都想努力的争做人上人。

少有脚踏实地的像平常人一样早早步入婚姻的。

不过得到了归得到了,能不能守得住也不好说。

得到是一种本事,守住也是一种本事。

他心里面的这些乌七八糟的想法胡辛铭怎么可能知道?

你知道他这话问的实在是过于粗俗又直白,一点都不符合他平时的作风。

胡辛铭面不改色的把搭在自己身上的胳膊拽了下来:“老兄,你是过来人了,还问我?”

“每个人体验感不一样吗?”

“这种体验感也不能跟别人分享吧?”胡辛铭看起来面不改色,实际上并不是很适应,很想跟他继续说这种混话。

“哈哈哈哈,说的也是。”就是张口一问,这个话题再接下去就有些下流了。

搞文学的都有一股子风流劲,但也有一股子假清高。

尤其是熟人在场的时候,谁都知道谁,偏偏还装的不得了。

“你小子也太低调了,这么大的事情不声不响的就解决了,你也不怕你家属有意见。”

“那不至于,在这方面我们两个达成了一致,不会有意见。日子毕竟还是要自己过的,自己觉得怎么开心怎么来,其他的都不重要。”

“在剧团那边待的感觉怎么样?”

“我是该说实话呢,还是说一下客套话?”

于聪拍了他一巴掌:“你还是别说了,我知道你在那边混的如鱼得水。

这世上怎么有你这小子这样的人,这也行,那也行。”

“其实于总编你才是这样的人,只是比我更内敛而已。”

混到于聪他们这个位置的哪一个不是才华横溢。

他这算什么?

胡辛铭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不能因为自己会点什么就翘起了尾巴。

学无止境。

不管哪一行都有太多需要自己学习的。

“不对啊,你怎么这么早跑到团里来?我不听说是半个月吗?”

“是啊,今天青宁去团里报道了,我送她过去,刚好拐过来把相机还了。”

“那意思是不忙?”

“倒也不是。”

可惜还是晚了一步,被于聪给拽住了:“不是什么呀不是,走走走,择日不如撞日,去我那里喝两杯去。”

大早上的喝酒,这怕是有点什么毛病吧?

邓青宁来团里报到的还算早,东西先放在了门卫处,到边宁的办公室外边个个班的演员才下早操三三两两的准备去食堂吃饭。

邓青宁朝边宁的办公室走去的时候,一路上还是碰到了好些熟悉的面孔。

比如何明秋。

这个原本专业技能原本稍微逊色于江成安的演员,因为之前试镜没通过反而逃过一劫,只是被批评了,还是继续留在了团内。

看见邓青宁,她没再像在北影厂的时候那么激动的上来打招呼,远远的笑了笑点点头就算是招呼过了。

邓青宁也没往跟前去,急匆匆的走了。

何明秋边上的女演员看着她们两个人远远的互动眉头微微蹙了一下:“那是,邓青宁?”

“是啊!”

“她不是去上学了吗?怎么又回团里来了?”虽然说知道最后还是要回来的,但这不还没毕业吗?

“那我就不知道了。”她只知道,邓青宁人家是背后有人的,跟她们这些靠自己的不一样。

同样都是私自到外面去接活了,江成安被处罚离开了团里,邓青宁却还能好好的上学,在团里来去自由。

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邓青宁礼貌的敲了三声。

边宁的声音在屋里响起:“进来!”

邓青宁进屋先对她敬了个礼:“老师!我来报道。”

边宁点了点头:“坐!”随后丢了一张表给她:“先看一下,然后在空白的地方填,后面署名。”

这是补交的申请表。

“宿舍已经给你申请下来,暂时还不是单人间,你跟于荣住在一起,你们是老朋友了,应该没问题吧?这会儿要补手续。”

“没问题,谢谢老师。”她只是中午午休,偶尔住一下,这能有什么问题?

“你别怨我就行。”她也等同于暂时的掐死了邓青宁眼下能走的另外一条路:“眼下的局势就是这样,在团里就得遵守团里的规定。

以后或许会变,但那是以后的事情,这会儿谁也说不清楚。

但不管怎么说,把你的专业技能提上去,无论以后怎么变,影响都会控制在最小范围。”

邓青宁点点头。

她不是一个多听话的人,能让她听话,那至少说明她是认同的。

她知道边宁说的在理,一切也都是在为她考虑,所以不能不识好歹。

“于荣一放假就回团里来了,你们虽然学习的专业不一样,但毕竟都是我们团里以后的中流砥柱,现在刚好住一起,可以好好的交流一下。”

在边宁看来,于荣这种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在这条道上绝对能比邓青宁走的更远。

因为她失去了一些东西,就更加的珍惜机会,也更加的善于把握住机会。

邓青宁终归是重感情的,过于单纯了一些。

早早的结了婚把自己交出去,有了家庭的牵绊,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一个女人想要平衡家庭和事业,太难了。

她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