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罢了
太皇太后并未安寝,她只着一身常服,靠坐在暖榻上,手里虽捻着一串佛珠,目光却并未落在经书上,而是有些空茫地望着跳动的烛火,眉宇间笼罩着一层难以化开的忧色。
苏麻喇姑端着一盏温热的安神茶进来,脚步放得极轻。
她方才在外间已然调整好呼吸,努力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与那阵阵揪心的疼痛,脸上努力挤出一丝如常的温和笑意。
“老祖宗,时辰不早了,您该歇着了。” 她将茶盏轻轻放在榻边的小几上,声音放得又柔又缓, “奴婢让人换了您最喜欢的安神香,闻着能睡得踏实些。”
太皇太后缓缓摇了摇头,手中的佛珠停顿下来,声音带着历经沧桑后的沉静与洞悉: “苏麻,你不必宽慰我。玄烨那孩子,是我一手带大的,他的性子,我比谁都清楚。
若不是塌了天的大事,他绝不会在这个时辰,用这种法子,秘密宣召那么多重臣入宫。”
“哀家虽老了,眼还没花,耳还没聋。这宫里的风吹草动,哀家心里,还是有本账的。”
她顿了顿,苍老却依旧锐利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极深的忧虑, “这宫里的气氛……不对。哀家这把老骨头,感觉得出来。”
苏麻喇姑心头一紧,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依旧笑着劝慰: “老祖宗多虑了,这些日子里天气反复,偶尔静些也是常有的。您啊,就是思虑太重,该好生歇息才是。”
她试图转移话题, “对了,今儿内务府送来了新开的牡丹,说是魏紫姚黄,开得极好,明日奴婢陪您去御花园瞧瞧?”
太皇太后静静地听着,目光却并未从苏麻喇姑脸上移开。
此刻,对方虽将一切情绪严严实实地收敛于恭顺的眉目之下,可那眼底深处无法全然掩住的一丝悲恸和那份强撑的镇定,又如何能瞒得过她?
太皇太后沉默了许久,手中的佛珠缓缓捻动,最终化作一声更深的叹息。
苏麻喇姑深知太皇太后的精明与洞察力,在这深宫之中浸淫一生,历经三朝,什么风浪诡谲没有见过?
如今的平静,不过是猛虎假寐,雷霆手段早已化于无形。
皇上虽已亲政多年,手段非凡,但想要完全瞒过老祖宗,几乎是不可能的。
康熙在行动之前,曾密遣梁九功悄然而至,屏退左右后,梁九功向她深深一揖,压低了声音,字字斟酌: “苏麻大姑姑,万岁爷让奴才来给您透个风儿。
太子殿下……今日玉体微恙,圣心甚忧。
为防小人借机作祟,滋生事端,万岁爷决意肃清宫闱,以正视听。”
“眼下最要紧的,是慈宁宫的安宁。
万岁爷再三嘱咐,道是‘老祖宗年事已高,最是慈爱,万不能因些许风吹草动而惊扰忧心,伤了根基’。
一切,全赖姑奶奶从中周全,务必求您稳住乾坤,让老祖宗如常静养,这便是对万岁爷最大的襄助了。”
她心中悲恸,可万千忧虑与酸楚只能强压下去。
思及此处,苏麻喇姑上前半步,替太皇太后拢了拢膝上的薄毯,动作轻柔得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许是……许是前朝哪位大人递了十万火急的折子,万岁爷勤政,连夜处置也是有的。
皇上深知您慈心,定是怕些许琐务扰了您的清静,这才吩咐内外安静些,让您能好生安养。
咱们啊,就不必为那些朝堂上的事儿费神了,您凤体康泰,才是皇上最大的心安。”
太皇太后轻轻摆了摆手,打断了她的话,脸上露出一丝苦涩而又了然的笑意: “你们啊,一个个都当哀家老糊涂了,瞒得铁桶一般。玄烨是孝心,怕哀家着急担忧,伤了身子。这份心,哀家明白。”
她缓缓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眼底已是一片沉静的哀伤: “可这心里头……七上八下的。苏麻,你跟哀家说实话说,是不是保成……”
她的话语没有说完,但那未尽之意,却沉重得让苏麻喇姑的心也跟着揪紧了。
苏麻喇姑心下一阵抽痛,面上却强自镇定:“主子这是想到哪儿去了?太子殿下好着呢,倒是您,这般熬着神思,殿下知道了该心疼了。”
“您若是实在惦记,明儿个一早,奴婢就去乾清宫瞧瞧,定把万岁爷和太子殿下都妥妥帖帖的消息给您带回来。
这会儿啊,您最该做的就是安安稳稳地睡个觉,养足了精神,待过些日子,您身子好些了,太子爷来请安,见您容光焕发,不知有多欢喜。”
烛光下她笑容恳切,连眼尾细密的纹路都盛着暖意,唯有藏在袖中的指尖深深掐进掌心,借着这细微的痛楚维持着声音里的从容。
她说得又轻又快,仿佛天亮了便真能见到那个笑吟吟走来的少年,而漫漫长夜里所有未敢言说的惊惶,都融化在这句温柔得近乎虔诚的承诺里。
“罢了。”
太皇太后再次打断她,声音里带着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哀家不问,也不去打听。他们既费心瞒着,哀家就装作不知道吧。
老了……不中用了,帮不上忙,至少不能再添乱,不能让玄烨一边应对大事,一边还要为我这把老骨头操心。”
她说着,目光转向苏麻喇姑,吩咐道: “去,把库里那株三百年的老参,还有上次科尔沁进贡的雪蛤、灵芝,都挑最好的,给玄烨送过去。
就说是哀家惦记保成身子,赏给他平日调理用的,别的……一个字也不许多说。”
“奴婢这就去办。” 苏麻喇姑红着眼眶应下。
太皇太后沉吟片刻,又道:“还有后宫……玄烨此刻必定全力扑在前朝和保成身上,后宫难免有顾及不到之处。
你传话给咱们的人,眼睛都放亮些。
各宫各院,尤其是那些平日心思活络的都给哀家盯紧了!
若有谁敢在这个时候兴风作浪,散布谣言,或是想趁机做点什么手脚,不必回皇帝,直接拿了再说!一切,等风波过去后再论。”
苏麻喇姑深知其意,郑重应道: “奴婢明白。定将您的意思传达清楚,绝不会让后宫生出事端,扰了前朝和皇上的心。”
太皇太后疲惫地挥了挥手,示意她快去办。
待苏麻喇姑退下后,她才缓缓靠回引枕上,手中的佛珠再次捻动起来,嘴唇无声地翕动着,祈求着长生天的保佑。
烛光映着她布满皱纹却依旧庄严的面容,那深深的忧虑和无力感,被完美地掩藏在了沉静的表象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