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当年之事
在知晓杭宣谨故意设计婉如,以及后续宫宴上的一系列发展后,她早已敏锐察觉到,这其中陛下必然是出手了的。
如今,也不过是佐证了她的猜测罢了。
恒王府历经数代帝王,依旧荣宠不断,地位殊绝,她这位坐镇王府的老王妃自然也是见多了看惯了的。
许多事,心领神会就好。
至于圣上会不会骗她……
恒王妃想,没有这个必要。
圣上如今在宗室里已经有了康王府的支持,且他是正统,在和太后以及信王一脉的抗衡中,他本身就是站在大义正理之上。
多一个恒王府,也只是锦上添花,远远谈不上雪中送炭。
至于这药,到底是明璎加进去的还是杭宣谨自己做的,也都不重要了。
自己这个外孙女儿到底对她那“好夫君”有多情深,恒王妃还是知晓的。
这件事,便是她不知晓,之后事情暴露出来,她也绝对会为杭宣谨遮掩的。
毕竟,连自己的女儿都能牺牲,更何况自己这个血缘隔了一层的外祖母呢。
她心寒,却也清醒。
“陛下需要老身做些什么,武大人直言便是。还有,婉如那孩子……”
事到如今,恒王妃自然是猜得到,杭婉如便是因为不想听从安排,所以才有了那场大病。
她继续待在平昌侯府,不知要被那对黑心夫妇利用算计成何等模样!
她做不到因为杭宣谨夫妇的事迁怒那孩子。
无论是这些年来杭婉如对她的真心孝敬,还是她那张像极了自己那早逝女儿的脸。
圣上既然让武夷真来寻自己,必然不会是因为什么大发善心,自然,是有用得着自己的地方。
被人算计成功这般模样,恒王妃自己心中也是有气的。
便是圣上不说,她也绝不会放过杭宣谨夫妇。
“陛下有些事,想要问问王妃您……”
见恒王妃是个爽快人,武夷真也不藏着掖着,直接了当抛出了自己今日前来的目的。
与聪明人打交道,最是省心省力。
当夜,成阳伯府。
“所以,平昌侯当年前去边关的时候,闹出过人命?”
崔令窈放下了手中的折子,有些惊讶地望向裴玠。
她自然猜到当年边关出过事,却没想到,是这么直接的人命官司。
“是,而且死的人,身份也不简单,是姜昇的亲弟弟,也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
姜昇这个名字,崔令窈并不陌生。
当初她和裴玠第一次互换身份的时候,在装睡糊弄太后之时,便从太后口中听到过这个名字。
当时,太后驳回了裴玠想要调用姜昇的打算,甚至将这姜昇调往了苦寒之地,以此刻意打压裴玠一脉的臣子。
不过,这姜昇倒是个心性坚韧的。
哪怕在旁人看来,他被当作了太后和圣上争斗的筏子,日后怕是前程无望,再无回到神都的可能。
可他在阊北这等苦寒之地,依旧是尽心竭力,前些时日,崔令窈还看到姜昇从阊北递来的折子。
他打算在阊北兴修水利,解决当地百姓吃水困难以及农田灌溉的问题。
为此,还详细拟定了相关步骤和花费,更写了数千字详细叙述此番举动的必然性和能够带来的回报。
言辞恳切,字字真心实意,丝毫不因为自己被贬到这等苦寒之地而心存怨怼不满。相反,他在真的为当地的百姓和大昱的未来而思量。
裴玠当时也感叹过,这姜昇是个为国为民的实诚人,日后寻到时机,必然是要将其调回神都的。
这样的人做官,才是真的有利于大昱和百姓。
这件事牵扯到姜昇,着实让人有些意外了。
都是陈年旧事了,查起来十分不易,且当年老侯爷定然也是刻意遮掩过。
毕竟他就这么一个儿子了,自然不愿自己的继承人背上任何的污点。
所以,哪怕是离镜司的人查起来也没那么容易。
可对于恒王妃来说,却并没那么难。
那时候,许明璎已经嫁了过去,为了这个外孙女儿,她对平昌侯府自然是多了几分格外关注。
且因为身份的缘故,她还能得到许多外人轻易无法探知的信息。
尤其,是杭宣谨这件事能够按下来,也少不得她在其中谋划。
“姜昇这个弟弟,是遗腹子,其母因着难产伤了身子,熬了大半月还是撒手人寰了,便只留下这苦命的兄弟二人。他比这弟弟大了十二岁,自小如父如兄。
因着兄弟二人无父母照拂,族中人都是势利眼,待其也并不亲厚,姜昇在读书上算有些天份的,可他那弟弟姜祁却是个不擅读书的。姜昇虽然那时科举中榜,但是因着性情刚直得罪了上峰,再加上无人为其打点前程,一直郁郁不得志,在七品官的位子上蹉跎了许多年。
彼时边关战事不断,姜祁见到兄长郁郁不得志的模样,便想去军中寻份儿出路。
毕竟,军功永远是一步登天的最好路子。”
只要能在战场的尸山血海活下来,功名利禄这些东西都是唾手可得,对于读书不通的姜祁来说,这的确是他当时所能选的最好的路。
“姜昇同意?”
崔令窈挑眉问道。
听裴玠这话的意思,显然是不同意的。
果然,裴玠摇了摇头。
“姜昇就这一个弟弟了,如何舍得他去沙场搏命?只是,姜祁看着姜昇在官场屡屡碰壁,自己除了一身力气,也没什么出挑的地方,所以便决心去沙场搏出点儿名头,好来日能够为他兄长充当靠山。”
那时候,姜祁不过才十五岁。
小小少年的心思还是太过简单,只觉得自己出息了,兄长便不必那么辛苦了。
可他没想到,自己走上的是一条死路。
“姜祁不过是个普通人,姜昇那时候官位低微,也无法给这个弟弟提供什么帮衬,想来姜祁在军营中也只能从最低一等的兵卒做起。可杭宣谨是平昌侯独子,便是进军营镀金,身边想来也是少不得人保护和溜须拍马,这两个人能有什么生死大仇?”
姜家虽不是平民出身,可族里早就没落了,姜氏两兄弟彼时在神都内更是排不上号的人物。
阶级不同,有时候连矛盾都极难产生。
毕竟,他们可能连接触的机会都不会有。
杭宣谨便是入了军营,那也不可能和普通士兵一般去沙场拼杀。
尤其杭家就这么一个孩子。
谁都知晓,这可是老平昌侯的命根子!怎会让其去真正的战场上冒险?
崔令窈也查过那时杭宣谨在军营中的任职。
他担任的是文书类的工作,日日只需在军营中负责与朝廷的日常往来军情文书即可,是一个几乎不会接触到底下兵卒的位置。
“具体情况,便是恒王妃也不甚清楚。杭宣谨自边关回来后,人沉郁了许久。她只知道,当时那姜祁被发现死在了杭宣谨的营帐中,而死因,是被匕首穿胸,一刀毙命。而那匕首,便是杭宣谨的。最关键的是,他说不出姜祁为何出现在这里,更说不出为何要对姜祁动手。彼时处理这件事的,便是崔将军。”
听到自己父亲的出现,崔令窈的眸子一颤。
十多年前的事,在这一刻,终于开始缓缓连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