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平昌侯府的往事

恒王妃自认,对这个外孙女做的已经足够多了。

她将对早逝女儿的大半寄托和哀思都放在了她身上。

待其,并不比对如今的杭婉如差。

甚至当年,她都为这个外孙女儿盘算好了婚事。

若是她肯点头,如今康王妃的位置,原该是她的。

虽说家世略逊色一筹,但恒王妃想,自己愿意为其筹谋,这件事能成。

她知晓,这皇家的王妃并不是好当的。

但更知晓,这皇家王妃能够有多少好处和尊荣。

“明璎,这是外祖母为你筹谋的路。康王虽然没有登上那个位子的希望,可也正因为如此,圣上必然不会薄待了他。哪怕为了彰显对手足的情深,康王未来之路都必定顺遂无比。

至于康王,你也见过。为人也算正派,并无什么不良习气,且长得也是端正俊秀,在神都如今未曾婚配的这些名门公子中,可称翘楚。你觉得如何?

在外祖母面前,你也不必羞涩。这毕竟是事关女儿家终生的大事,万事还需得你自己点头才是。”

大抵因为女儿婚事的惨痛,恒王妃即便觉得自己选的这门婚事很不错,却也愿意耐下心来听听外孙女儿的想法。

彼时还不是平昌侯夫人的许明璎,在短暂的犹豫踌躇后,却是摇了摇头。

“明璎听闻,那康王府中有位周庶妃,她是康王的婢子出身,说句不客气的话,和康王几乎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了。且据说,那位周庶妃如今已经有了身孕,若是其生下康王的庶长子,那日后入府的王妃日子可就难过了。”

庶长子?

恒王妃自己都有些疑惑了。

明璎是如何知道的?

她派去调查的人可没提到周庶妃有孕这件事!

不过,若是有孕为真,这康王府还真的是要好好斟酌一二了。

在正妃尚未入府之前便能哄得康王答应了她先有孕,这周庶妃别管是心机深沉,还是只是单纯得康王宠爱,那都绝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物!

“这件事我会让人再去仔细查查。只是,明璎你也得明白。皇室宗亲、世家大族,这种情况总是少不了的。同样,什么青梅竹马,或是缘分天降,也不过都是一时的事。只要你自己行事不出差粗,外祖母在身后为你撑腰,你的日子是不会差的。宠妾灭妻乃是大罪,越是皇家世族,越不敢在这种事上被人拿住把柄。”

旁人会觉得,将女儿低嫁更好拿捏,可恒王妃却一直不这么看。

将自家女儿低嫁,才是最赌对方品性的一件事。

高娶,本身就是有所图谋。

一旦用自家的权势将其扶持起来,谁知道这男子会不会立时翻脸?

毕竟,谁都不想留着曾经见过自己最落魄一面的人在自己眼前时时晃悠。

这许多年来,恒王妃已经见过无数这般例子了。

便是万般压制住这个女婿,可长久下来,谁又难保他一定不生怨气呢?

到时,也是让夫妻互相埋怨,成了怨侣。

既如此,倒不如门当户对。

最起码双方顾及脸面,总不会闹得太难看。

且越是尊贵的人家,越不敢闹出宠妾灭妻这等有损名声的事。

便是他自己想做,也得看族中同不同意。

是,古往今来听过不少王公贵族的风流轶事,可那不过是因为他们身居高位,所以他们的事流传下来的也多。

但更多的,是夫妻哪怕不是恩爱绵长,却也能够做到相敬如宾。

至于普通人家,不过是因为不够入那些史册或是传记的眼罢了。

真要论起来,这种事可是要多得很。

恒王妃也是真的心疼这个外孙女儿,所以才说了这些掏心掏肺的话。

许明璎在沉默片刻后,却突然吐出了一个名字。

“外祖母觉得,平昌侯府的杭宣谨如何?”

恒王妃登时愣住了,而后立刻摇头。

“那个歌姬之子?这怎么行!”

平昌侯府的这摊子烂事在神都内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杭宣谨虽是平昌侯的独子,可他的出身可真算不上干净。

他的生母,是个歌姬。

而且,并非只卖艺不卖身的那种。

一双玉臂万人枕,说得毫不夸张。

她是仅供给贵族玩乐的女子,虽生得貌美,却也注定了不会被人正眼相看。

当年也不知是何原因,一向对身边女子十分挑剔的平昌侯,竟是和这歌姬有了数月的恩爱。

只是后来,平昌侯的视线又被新的女子夺走,很快便忘了这歌姬。

直到,九个月后,这歌姬抱着襁褓中的婴孩找上了门,说那是平昌侯之子。

彼时平昌侯刚刚成婚,平昌侯老夫人哪里允许这种事闹大了影响自己儿子的名声,更影响同儿媳之间的感情,便直接让人将那歌姬打了出去。

而后,又悄悄派人将歌姬母子直接撵出了神都,甚至在路上制造了一场意外,让这对母子坠入湍急的河流中。

彼时的老夫人根本不把这个可能是亲孙子的孩子放在心上。

在她看来,自己未来会有无数的孙子孙女儿,何必在乎这个血统低贱的孙子。

可没想到,在那之后的五六年里,平昌侯膝下连个女儿都没有。

她甚至不顾自己那位出身高门的儿媳会有所怨言,接连给平昌侯往府里抬了十多房妾室。

一个未曾有孕信,还能说是妾室的问题。

但这么多人都未有身孕,便不得不让人把怀疑的目光看向平昌侯了。

平昌侯后来扛不住周围人若有若无的打量眼神,私下偷偷找大夫瞧过。

大夫告诉他,是因为他年少时太过放纵,以致伤了身子,所以如今想要再让女子有孕,怕是千难万难了。

平昌侯彻底绝望了。

甚至生出了不行便从族中过继孩童的想法。

也是在这时,他偶然听到自己的母亲在神像前忏悔,说当年不该对那歌姬母子动手,否则此时平昌侯府还有一丝香火。

他这才知道,原来他曾有过一个孩子,还是个儿子!

他和自己的母亲大吵一架,不顾因此病得起不来身的母亲,立刻命人去寻找歌姬母子。

或许、或许当日他们在水中并未不幸死去,或许上天也最后眷顾了他一次!

平昌侯府的人找了大半年,在那期间,老夫人因着心情郁郁寡欢而一病不起,最后撒手人寰,平昌侯装了几日孝子,又开始将精力投入到找人以及治疗自己的身子上。

就在他自己也快绝望的时候,天无绝人之路。

派去找人的下属回来了。

还带回来了一个七岁的男孩儿。

只一见那男孩儿,平昌侯便知道,这必然是自己的孩子。

因为,他长得和自己有五六分像。

剩下的那几分,想来便是像了他那母亲吧。

平昌侯已经忘记了那个歌姬的长相了。

下属说,当年歌姬母子落入水中,结果幸运被河畔旁的人家救了。

那歌姬因着落水得了寒症,在那之后便身子彻底垮了,苦撑了两年结果没熬过去,只留下才不足三岁的孩子。

这孩子被好心人家收养,勉强养到了今日。

因着那人家对外只说这是自己亲戚家的孩子,抱给自己养的,所以平昌侯府的人才一时没有查到。

如今,过程里所有的人和事都已经一一核验过了,这就是平昌侯府的公子,也是平昌侯唯一的儿子。

平昌侯大喜过望,不顾自己夫人的反对,将这孩子记到了平昌侯夫人名下,对外更是掩耳盗铃地表示,当年自己其实得了一子,只是这孩子身子孱弱,出生的时候气息微弱,几乎活不下来。

为了保住这孩子,得了真人指点,对外只能瞒住这孩子的一切消息,将其充作旁人之子,在外头养着。

如今过了七岁,算是立住了,这才接回府中。

这话不过是给外头看的,谁都知道,平昌侯府的独子杭宣谨,是歌姬之子。

如今,许明璎说瞧上了他,恒王妃是怎么想怎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