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D京物价飞涨
“痛快!”陈大雷一抹嘴,“王同志,你是不知道,咱新四军这摊子,刚支起来才几个月!”
“去年年底,两位军长才把南方八省游击队拢起来,今年年初刚整编成四个支队开赴前线。我这团,也是刚拉起来不久。”
他端起酒碗,没急着喝,语气变得沉重了些:
“说是四个支队一万多人,可撒到这江南敌后,跟鬼子、跟那些个所谓的‘忠义救国军’周旋,力量还是太单薄了!”
“常开心给的番号,给的饷,那真是打发叫花子!一个班分不到五支枪是常事!子弹?每人能揣个十发八发那就算富裕了!”
“重机枪?全支队才几挺?炮?那更是想都别想!多少好兄弟,就是因为家伙不行,倒在冲锋的路上…”
他猛地灌了一口酒,声音也拔高了:“现在好了!有了你们送来的这些装备,不知能少牺牲多少好同志!这情分,咱记一辈子!”
旁边的三营长也重重地点头,“团长说得对!以前鬼子一个小队就敢追着我们一个连打,不就是仗着枪好子弹多吗?现在,咱也有了!下次再碰见,非得连本带利讨回来!”
“装备是基础,关键还是看人。”王镇远说道,“对你们,我们老板也是非常佩服的。这批枪只是基础,后续还会有粮食、药品,和更趁手的家伙运过来。”
“哦?”陈大雷眼睛一亮,“能先给我说说,还有啥好玩意儿吗?”
“都是实用的,捷克式机枪、82迫击炮等等都有。”王镇远笑了笑,“保证让战士们喜欢。”
“哈哈,好!那我可就等着了!”陈大雷开怀大笑,又给王镇远夹了一大块鸡肉。
“吃!王同志,别客气!到了这儿就跟到家一样!今天咱们不醉不归…呃,意思到了就行,意思到了就行!”
他想起对方身份特殊,可不能真灌醉了耽误正事。
院子里气氛热烈,战士们轮流过来敬酒,表达着朴素的感激之情。篝火映照着战士们兴奋的脸庞,村里回荡着久违的笑声。
平武县指挥部宽大的窗前,王泽看着天上返回的飞机,对陈大山说道,“给新四军准备的物资都运过来了吗?”
“都准备好了,老板。”陈大山跟着来到窗前,“三万支三八步枪,一百万发配套的6.5mm子弹,送到这边的机场了。”
“另外,按照您的指示,还额外准备了五万枚德制手榴弹、60mm、82mm迫击炮各一百门,还有配套的炮弹、一批战场急救药品,以及压缩干粮和罐头。”
“所有物资均已分类打包完毕,随时可以装运。”
王泽点了点头,“趁现在鬼子现在没什么大动作,空中航线相对安全,抓紧时间运过去。早一天送到新四军手里,就能早一天形成战斗力。”
“没问题,老板!”陈大山立刻应承,“运输机队明天一早就能再次起飞。护航的战斗机也已安排好轮换。王定邦会亲自盯着装运,确保万无一失。”
“嗯。”王泽收回望向天空的目光,转向王爱国,“通知王宁海和王正国,行动开始。那些日元、美元和英镑,该动起来了。”
王爱国心领神会:“明白,老板!我立刻通知他们。”
d京,浅草区。清晨的薄雾像一层肮脏的纱,裹着低矮的屋檐和灰扑扑的电线杆,迟迟不肯散去。
主妇三上优雅裹紧了洗得发白的罩衫,袖口处磨出的线头随着她攥紧日元的手指微微颤抖。
她排在长长的队伍里,在狭窄的街巷中缓慢蠕动,每一次停顿都引来一片压抑的叹息。空气弥漫着劣质烟草、汗水。
队伍前方,一个穿着沾满机油工装的男人猛地将几张皱巴巴的钞票拍在配给所冰冷的木柜台上,声音带着被生活碾碎的愤怒:
“又涨了!昨天这些钱还能换一小袋糙米!今天怎么只有这么点!家里孩子饿得直哭,你让我拿什么回去?!”
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瞪着柜台后那张同样麻木的脸。
柜台后的职员眼皮都没抬,只是用一种公式化的语调回答:
“这是最新的定价,大藏省和物资统制会的规定。嫌贵?嫌贵你去找他们。”他指了指旁边墙上贴着的新价目表,那上面每一个数字,都像针一样扎在众人的眼里。
“规定?狗屁的规定!”男人气得浑身发抖,拳头捏得咯咯作响,但终究没敢砸下去。周围几个穿着同样破旧的男人沉默地拉住他,眼神里是同病相怜的无奈。
“唉…”旁边一位头发花白、佝偻着背的老妇人长长地叹了口气,布满老年斑的手颤巍巍地从一个破旧的手绢包里,又数出几张同样皱巴巴的钞票,凑上前去。
她的声音低得像耳语,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别说配给所了…连‘那边’的价码也翻着跟头往上蹿啊…白米?那是老爷们才能想的东西了…”她隐晦地用下巴指了指黑市的方向。
“现在连最糙的麦麸、红薯干都成了金疙瘩…再这样下去…怎么活啊…”她浑浊的眼睛里没有泪,只有一片茫然。
三上死死捏着自己手里那几张薄薄的钞票,纸币的边缘已经被汗水浸得有些发软。
那点钱,是她丈夫在工厂累死累活才能拿到的血汗钱。
以前虽然紧巴,精打细算还能勉强维持一家两口不被饿死。可现在呢?这点钱在飞涨的物价面前,轻飘飘得像一阵风就能吹走的纸片。
她感觉她的心沉甸甸的,压得她喘不过气,双手不自觉地抚了上去。
最近,她隐约听到街坊间的传言,说市面上的有钱人都在囤积物资,凭空冒出来数不清的钱。
也不知是那些趁着打仗囤积居奇的大商人?还是…政府又偷偷印了数不清的钞票,好填他们打仗那个无底洞?
她一个围着灶台转的家庭主妇,不懂那些复杂的道理。
只知道,手里的钱越来越像废纸,米袋子越来越空,日子像被推进了不见底的冰窟窿,一天比一天难熬。
也许,没有技术的她,也只能跟其他人一样下海去摸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