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鬼子大本营的动作

技术人员用特制的容器,刮取弹壳上的残留物质,动作极其谨慎。

每一份样本都被视为最高机密,层层封装,由武装士兵押运至东京最隐秘的陆军技术本部特殊化学研究所。

在临时搭建的、密封性极强的解剖室内,法医和病理学家强忍着呕吐的欲望,解剖那些死状各异的尸体。

他们发现死者肺部和神经系统遭受了毁灭性、且前所未见的损伤,血管内出现诡异的溶血现象。

这些发现证实了高空投毒的猜测和神经/血液毒剂的结论,但其作用机理复杂得让他们头皮发麻。

东京蝗宫御前会议,气氛压抑得如同铅块。

欲仁面沉如水,坐在御座上,下方的板垣、载仁、海军大臣米内光政等重臣个个眼窝深陷,脸色灰败。

一份厚厚的调查报告摊在御案上。

“陛下,”板垣的声音嘶哑,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惊悸,“经过帝国最顶尖的化学专家、武器专家联合调查,结合从灾难现场边缘区域收集到的微量残留物,现已确证无疑。”

他深吸一口气,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袭击g岛、x本核心区域的,是…一种闻所未闻、效能远超现有任何化学武器的…高效神经毒剂或血液毒剂!”

会议室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沉重的呼吸声。这个结论,虽然早已在高层心中盘旋,但被科学证据正式确认时,带来的冲击依旧巨大。

“其释放方式…”板垣艰难地继续,“是通过某种特制的航空炸弹,在目标区域释放,形成大范围、高浓度的毒雾…”

“扩散速度极快,作用时间极短,几乎…几乎没有有效防护时间。这是…这是真正的灭城武器!”

他停顿了一下,眉头紧锁,语气中充满了不解和一丝难以察觉的恐惧:

“最关键的是…袭击发生在深夜!无论是g岛、x本,还是朝鲜海峡!如此大规模、精准的毒气释放和常规轰炸,必然需要庞大的机群在夜间进行超低空或中空投弹!然而…”

板垣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强烈的困惑:

“无论是g岛、x本幸存的边缘居民,还是朝鲜海峡附近岛屿的零星报告,都没有提到在袭击发生前听到足以匹配如此大规模行动的飞机引擎轰鸣声!”

他环视着同样面色凝重的众人: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敌人的轰炸机群,不仅拥有可怕的夜间精确轰炸能力,其引擎的噪音水平也远低于我军或已知任何列强的主力轰炸机!”

“就和上次C崎发生的袭击类似,这种…这种技术上的代差,令人不寒而栗!”

会议室内陷入更深的死寂。

夜间精确轰炸能力已是巨大挑战,再加上低噪音特性,这几乎让现有的防空预警体系形同虚设!

敌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帝国本土的领空,在对方眼中竟如同自家后院?

“朝鲜海峡的袭击,”海军大臣米内光政接口,声音同样干涩,“是常规高爆炸弹与一种威力极其恐怖的特种炸弹的结合。那种炸弹…威力同样超乎想象,我们的巡洋舰在它面前如同纸糊。”

“八嘎!”陆军次官柴山兼四郎忍不住低吼,“一般的势力不可能有这些技术!”

“查!”欲仁的声音冰冷刺骨,打破了沉默,带着前所未有的森然杀意,“倾帝国全力!宪兵司令部、特高课、海军情报部、陆军技术本部…所有力量,全部调动起来!”

“给我挖地三尺!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我要知道这毒剂的配方!我要知道这炸弹的来源!我要知道…这幕后黑手到底是谁!”

“哈依!”所有重臣齐声顿首,额头渗出冷汗。

陛下的震怒,如同实质的冰锥悬在每个人的头顶。他们知道,找不到答案,或者无法复制这种力量,帝国的未来将一片黑暗。

短暂的死寂后,柴山兼四郎率先打破沉默,“陛下!如此高效、致命的毒剂,绝非远东落后国家所能研制!”

“其合成工艺、大规模施放手段,必然建立在最尖端的化学工业基础之上!”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放眼全球,有此能力的,唯有那几个顶尖的列强!他们拥有最顶尖的化学研究所、最庞大的工业体系!只有他们,才有可能秘密开发出这种超越时代的武器!”

海军大臣米内光政也补充道:“陛下!还有那神秘的飞机!超低噪音的引擎、精准的夜间投弹…这技术的源头,只可能来自欧美最顶尖的航空实验室!”

载仁亲王眉头紧锁,声音低沉:“C崎、g岛、x本…目标选择精准而狠辣,直指帝国军工核心、精锐部队集结地和重要港口。这种战略眼光和情报能力,也绝非等闲。”

“背后必定有一个庞大的、深入帝国的间谍网络在运作。而能将这一切整合起来,悄无声息地发动如此规模打击的…除了那些老牌列强,还能有谁?”

会议室内众人基本上都有一种共识,一切的源头,都指向了遥远的欧美。只有那里,才有技术、资源和动机来制造这场针对帝国的噩梦。

“去做!”欲仁的声音冰冷刺骨,“动用一切力量!外交施压、情报渗透、科学分析!我要答案!帝国,需要答案!”

“哈依!”重臣们再次顿首,一场针对欧美科技、情报和外交的狂风暴雨,即将展开。

就在鬼子高层将血红的眼睛死死盯向西方,情报机构如同疯狗般扑向欧美列强,试图撕咬出那根本不存在的“幕后黑手”时,王泽的脚步却如同他麾下轰鸣的钢铁洪流,一步未曾停留。

护卫队的整编工作,在生化人教官如同精密齿轮般的运转下,以令人瞠目的速度推进着。编制已然招齐,各师、旅的框架在最短时间内搭建完毕。

原本空荡荡的营房、训练场、机场和临时仓库,迅速被新补充的兵员、崭新的装备以及无处不在的教官所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