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百万大军计划

王泽听完,只是淡淡地“哦”了一声,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他几步走到大地图前面,手指头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面,那眼神儿,明显是盯着洪洞鬼子呢,压根没把那个什么中将任命当回事儿。

转回身,眼神直接戳向两个顾问:“我说二位,大老远跑过来,总不会就为了帮我带个任命消息吧?上次谈的那笔“买卖”,你们上头到底怎么想的?”

这话问得直截了当,意思再明白不过,扯那些虚头巴脑的没用,有事儿赶紧说事儿!

王泽这反应,有点出乎他们的意料。

施密特和冯·霍恩互相瞅了一眼,心中凛然。

他们可太清楚眼前这位爷的斤两了,手里攥着好几万号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甚至海里游的他都能捣鼓!

云城这一仗,更是把鬼子一个整师团都包圆了,硬生生把山西这盘棋给翻过来了!

这年头,有这实力,那就是最大的本钱,谁稀罕别人封的官儿?

他这名号,那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比啥委任状都好使!

所以冯·霍恩少校不敢怠慢,连忙回应:“将军,我们已将观察报告通过特殊渠道发回国内。高层对您提到的战舰非常感兴趣。”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词句:“鉴于贵部展现的惊人战力,国内决定派出一位高级特使,携带正式授权文件前来洽谈更深入的合作。”

王泽早就料到了,三德子不可能对五艘重巡不感兴趣心。他不动声色:“哦?特使?什么时候到?”

“行程和级别属于最高机密。”施密特坦言,“但特使拥有直接向元首汇报的权限,合作范围可能涉及战略层面。在特使抵达前,希望您能保密。”

“可以。”王泽答应得很爽快,“我欢迎任何有诚意的合作者。不过,前提是平等互惠。”

“当然!当然!”两位顾问连忙点头。

送走德国人,王泽刚坐下,二虎来报,旅长来了。

“长来了?”王泽精神一振,脸上露出真心的笑容,“快请!”

话音未落,旅长那熟悉的身影已经带着一阵风走了进来。他摘下军帽,拍打着身上的尘土,脸上带着大战后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王泽!这一仗打得真解气!干得漂亮!”旅长一进门就用力拍了拍王泽的肩膀,声音洪亮,“老总接到战报,连说了三个‘好’字!整个山西的局面,被你这一锤子砸开了!”

王泽笑着请旅长坐下,递过一杯热水:“也是靠大家伙儿拼命,特别是老李的新一团,那真是嗷嗷叫地往前冲,没给八路军丢脸!”

旅长接过水杯,脸上露出无奈又欣慰的笑容:“这小子现在都成咱们八路军的一面旗帜了,就他那得瑟劲儿,刚打完仗,就发报跟我显摆。”

王泽闻言哈哈大笑:“这我相信,老李还是那个老李啊,肯定做得出来!”

“你是不知道,”旅长摇摇头,眼中满是笑意,“这小子现在走路都带风,见人就吹嘘说跟着你打仗最痛快,弹药管够,火力够猛。”

“搞得其他团长都眼红得很,天天嚷嚷着要调到你这儿来配合作战。”

王泽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眼中闪过狡黠的光芒:“那正好啊,我这边装备管够!”

旅长笑骂道:“好你个王泽,这是要我们八路军都来给你打工是吧?”

笑过之后,旅长放下水杯,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些声音,眼神变得郑重起来:

“王泽,上次你和老总谈好的那批东西…准备好了吗?钱,我们这边已经筹措得差不多了。”

王泽点点头,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放心,旅长。东西早备好了,就在侯马黑风峪那边的临时仓库里。一百万支三八式步枪,十亿发配套的子弹,随时可以交接。”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几天晚上,我让运输队紧着忙活,不光是枪弹,粮食、盐巴还有其他一些物资,也往那边运了不少,前前后后得有上万卡车了。”

旅长眼中爆发出难以抑制的兴奋光芒,拳头下意识地握紧了:“太好了!王泽,你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一百万支步枪,十亿发子弹!这足以武装起一支上百万的军队!

八路军高层早已做好了计划,其中约两成将运回陕甘宁后方。

这批装备将用于组建新的主力部队,主要为了确保党中央的安全,另外也可以作为前线预备队,毕竟后方的兵员相对充足。

大约三成的武器弹药将直接补充给山西境内的八路军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

山西是八路军在华北的核心根据地,也是当前八路军对日斗争的最前沿。

用这批武器全面替换掉部队中过于陈旧、型号混杂的武器,提升主力部队的整体火力密度和持续作战能力。

还能加强地方民兵和游击队的火力。

民兵是保卫根据地、袭扰日寇、支援主力作战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可以说是八路军的预备役。

有了三八式步枪和充足的子弹,民兵的战斗力将跃升一个台阶,能更有效地执行破袭交通线、袭扰据点、掩护群众转移等任务,成为主力部队的触角延伸。

另外五成,则是为即将向广阔的华北平原大规模挺进做准备的!这是八路军未来发展壮大的关键一步。

在敌后复杂、艰苦、补给线随时可能被切断的环境下,武器并非越先进越好。

结构简单、皮实耐造、弹药来源广泛的武器,才是最适合大规模发展、坚持长期敌后斗争的硬通货!

三八式步枪,恰恰完美契合了这几点要求。

部队完全能够通过缴获鬼子的弹药实现自我补给,有效解决了敌后作战中最棘手的后勤保障难题。

这种独特的“以战养战”模式,在敌后战场拥有巨大的优势。

“应该的,”王泽摆了摆手,“都是为了打鬼子。”

旅长感慨道:“是啊,都是为了打鬼子。你的心意,我们大家都明白。所以啊,你的护卫队招兵买马,我们这边也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