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恢复县城秩序
王泽脸上也露出了胜利的笑容,但眼神中带着一丝疲惫。
他环顾着这片刚刚经历血与火洗礼的战场,看着战士们正在医护兵的帮助下抬走伤员,俘虏被押解离开,后勤部队开始清理战场。
闻喜县城最终被彻底攻克,关原六的39旅团至此灰飞烟灭。
“老板!”岳涛迈着稳健的步伐走来,声音里透着克制的兴奋,“初步统计显示,闻喜县城守敌已被基本肃清,共俘获鬼子非战斗人员及部分士兵四百二十余人。”
他翻开手中的作战日志继续道:“各部正在清剿零星残敌,伤亡情况还在统计中。”
王泽嘴角微扬,轻轻摆手道:“让战士们赶紧帮着救火。汪团长,打扫战场、清剿残敌和救治民众的任务主要还得靠你们,需要什么物资直接给我们的后勤说,没问题吧?”
“交给我吧。”汪团长爽快地应道,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神色。
岳涛凑近一步,压低声音汇报:“李二虎已经按计划将俘虏分批押往临时收容所,战士们正在给他们进行‘体检’。”
“很好。”王泽满意地眯起眼睛,声音虽轻却透着不容置疑,“告诉二虎,虽然他们都不懂治病,但是务必要保证每个俘虏都‘健健康康’的。记住,一个都不能少。”
岳涛心领神会,敬礼后转身去传达命令。
正午的阳光穿透硝烟未散的县城,在断壁残垣间投下斑驳的光影。枪炮声刚刚停歇,空气中仍弥漫着烧焦的木头、血腥和尘土混合的气息。
战士们顾不得休息,立即投入到另一场更为紧迫的战斗——拯救家园和生命。
虽然仗是打赢了,但这座县城也在战火中变得满目疮痍。
“快!这边还有火!”战士们呼喊着,从废墟中扒拉出水桶、脸盆,甚至摘下自己的钢盔,组成一条条救火长龙。
泼水声、呼喊声与木头燃烧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在废墟上空回荡。许多战士脸上沾满烟灰,军服被水浸透又被火星燎出破洞,却仍在奋力扑救。
与此同时,另一批战士正在紧张地搜寻伤员。
“这里有个大娘!”
“担架!快!”
临时用门板搭起的担架被小心翼翼地抬过来,医护人员立即展开救治。
懂急救的战士们,有的为伤员包扎止血,有的轻声安抚着哭泣的孩童,有的搀扶着受伤的老人走向安全地带。
县城里的百姓脸上带着惊恐未定的神情,眼神躲闪,身体紧绷,像一群受惊的鸟雀。
鬼子的凶残和这场突如其来的惨烈攻城战,让他们对任何穿军装的人都充满了本能的恐惧和怀疑。
他们瑟缩着,看着这些忙碌的身影——这些当兵的脸上都带着急切和善意的笑容,正忙着抬担架救治伤员、扑灭余火、清理街道上的瓦砾,好像和以前的那些不一样。
火势刚被扑灭,八路军的政工干部,以及护卫队后勤人员迅速行动了起来。
“乡亲们!鬼子已经被我们打跑了!他们回不来了!”772团汪团长站上一个半塌的磨盘,声音洪亮地穿透人群,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大家受苦了!你们不用慌,我们是八路军,还有王泽的护卫队!”他用力挥舞着手臂,“从今往后,鬼子再也祸害不了咱们了!”
乡亲们带着几分将信将疑的神色,有人小声嘀咕,有人紧张地搓着衣角。就在这时,护卫队的后勤人员开着满载的卡车驶进空地。
车门打开,战士们跳下车,动作麻利地开始卸货。
一袋袋雪白的大米、精白面粉被搬到众人面前,堆成了小山,一箱箱实在的罐头被撬开,里面油汪汪、香喷喷的食物被分装。
崭新的布匹和成捆的成衣也被搬了出来,分发给那些在战火中衣衫褴褛、甚至衣不蔽体的百姓。
护卫队的后勤军官跳上卡车踏板,挥着手臂大声宣告:
“乡亲们看好了——这些都是王老板给大伙儿的活命粮、救命衣!小鬼子造的孽,咱老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家家有份,人人不落!”
看着眼前这堆积如山的、做梦都不敢想的精细粮食,摸着厚实的新布和成衣,听着那带着浓重乡音无比亲切的呼喊,百姓们眼中的恐惧和麻木如同坚冰遇到了暖阳,开始迅速融化。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最先颤抖着伸出手,指尖触到面粉袋的瞬间,突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这哭声像是打开了闸门,人群中顿时爆发出压抑已久的呜咽。
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枯槁的手颤抖着接过士兵递来的白面袋子,浑浊的泪水再也忍不住,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滚落下来,砸在雪白的面粉上。
“老天爷开眼了…当兵的居然给发粮食!这八路军和王泽…真不一样!是真菩萨啊!”一位老人喃喃自语。
“小鬼子在时,抢粮抢人,俺家三个儿子被抓去修炮楼,就再没回来…老婆子饿得吃树皮,临了都没尝上一口白面…”
另一个老汉哽咽得说不下去,干枯的手指深深掐进面袋里。
旁边的人纷纷点头,抹着眼角,压抑的啜泣声和感激的道谢声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就在分发物资的同时,另一项重要工作也在汪团长和护卫队军情处派驻人员的共同主持下迅速展开。
“清算血债!揪出汉奸!”
“乡亲们!鬼子是豺狼,那些帮着鬼子祸害咱们自己人的汉奸走狗,更是该千刀万剐!”汪团长声音陡然转厉,带着凛然的杀气。
“现在,咱们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大家不要怕,把那些给鬼子通风报信、欺压乡亲、帮着鬼子抢粮抓人的败类,都指出来!八路军和护卫队给大家做主!”
话音刚落,人群立刻骚动起来。
几个胆大的汉子率先站了出来,手指颤抖却异常坚定地指向人群中几个试图往人堆里缩的身影。
“他!黄二喜!鬼子维持会的狗腿子!就是他带着鬼子把我爹抓去修炮楼,活活累死的!”
“还有那个王寡妇!呸!她就是个不要脸的‘慰安所’老鸨,骗了多少大姑娘小媳妇!”
“那个穿绸衫的!胡记粮行的汉山!他囤积居奇,帮着鬼子低价强收甚至明抢咱们的口粮!我娘就是饿死的!”
愤怒的控诉声此起彼伏,像点燃的干柴。
被指认出来的汉奸们脸色惨白,有的瘫软在地,有的还想狡辩,但在群情激愤和士兵冰冷的枪口下,任何狡辩都苍白无力。
护卫队军情处的情报人员迅速核对名单,八路军战士则负责维持秩序和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