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闻喜城外碰到汪团长
“你没注意到一个细节吗?他们的步兵武器!从毛瑟步枪到鬼子的三八式,再到汤普森冲锋枪、捷克式…五花八门的都有。”
“这里面,鬼子是绝不可能把三八式卖给他打自己人的。你说这说明什么?”
参谋长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倒吸一口凉气:“您是说…他背后有自己的兵工厂?而且是规模庞大、能生产多种制式武器弹药的大型兵工厂?!”
“这是唯一的合理解释!”卫长官语气肯定,“否则根本无法解释如此庞杂又精良的武器来源,以及那仿佛取之不尽的弹药!”
参谋长顺着思路分析:“而且这兵工厂,极有可能在国外!若是在国内,要支撑如此庞大的生产和运输,不可能不留下一丝痕迹。我们查不到,重庆那边估计也查不到。”
卫长官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上面?哼,上面现在可没心思真去查他。反而要把他当财神爷供着!”
他手指重重敲击桌面:“得罪他有什么好处?那些兵工厂又不可能被我们据为己有,到头来只会白白断了一条购买先进军火的路子!重庆那几位,可都精得很。”
参谋长深以为然,声音压得更低:
“不错,您看八路军就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半年前他们还在钻山沟打游击,穷得叮当响。现在呢?跟着王泽,装备焕然一新!”
“据说他们主力部队每个班都有机枪,迫击炮、榴弹炮都有了!在野外能跟鬼子的甲种师团硬碰硬,甚至能打出歼灭战!这装备水平,我看了他们的战报都汗颜…”
卫长官眼中精光一闪,猛地站起身,做出了决断:
“所以,这次联合行动,就是我们最好的机会!务必打好关系,让他看到我们的诚意和能力。以后…”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我们说不定也能从他这条‘路子’上,购得急需的军火,改善我们的处境!”
参谋长立刻挺直腰板,神情肃然:“是!长官英明!我这就去安排,严令各部,务必全力配合王泽部队的行动!”
他明白卫长官的意思,与这位神秘的“王老板”建立良好关系,可能比眼前这场战役的胜负更为重要。
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通讯参谋快步走来:“报告!云城急电,鬼子正在城南大规模集结,至少二十门野炮已经进入阵地!”
参谋长担忧地看向卫长官:“长官,川岸这是要…”
“这是要拿我们撒气啊!”卫长官突然冷笑,拳头重重砸在地图上,“王泽他打不过,就想在我们身上找回场子?哪有那么容易,按计划,明早佯攻即可。”
闻喜县北门外,夜风微凉。
周卫国率领的突击营率先抵达了闻喜县北郊。紧随其后的是林振生二团主力乘坐的摩托车队。
车灯照射下,前方出现了八路军战士构筑的简易工事和警戒线。
一个矫健的身影带着几名战士迎了上来,正是八路军汪团长。他身形挺拔,面容在车灯光线下显得有些刚毅,眼神锐利地扫过眼前这支散发着浓烈硝烟味和金属寒气的奇特部队——
那些造型流畅、炮管粗大的装甲车是他在战场上从未见过的。
林振生跳下摩托车,快步上前,向周卫国介绍道:“周队长,这位是772团汪团长,李团长和咱们老板的老首长!”
周卫国闻言,立刻整理了一下衣领,挺直腰板,对着汪团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汪团长!”
汪团长回礼,目光在周卫国年轻但沉稳的脸上停留片刻,又扫过他身后那些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的钢铁巨兽,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叹。
他已经听闻王泽麾下有一支装备精良、战力强悍的部队,但亲眼见到这些超越时代的装甲车辆,冲击力依然巨大。
“周队长,林团长,辛苦了!”汪团长的声音带着晋南汉子特有的浑厚,“你们动作可真快!侯马那边刚解决完,这风都还没把硝烟味吹散,你们就到了。”
林振生接口道:“汪团长,老板带着大部队就在后面,最多一两个小时就到。”
他指了指身后庞大的车队和装甲车,“老板交代,先期抵达部队由您统一协调,等候主力集结,准备明早对闻喜县城发起攻击。”
汪团长点点头,指着北门外一片相对开阔、又能依托一些起伏地形和村落废墟的区域:
“好!你们的装甲车和摩托摩托车就停在那片区域,我们的部队已经包围了闻喜城,只需要建立简单的营地就行,休息一晚完全没问题。”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凝重:“城里的情况不太乐观。关原六这个老鬼子把能拿枪的都武装了起来,兵力加起来估计得有五千多。”
“虽然重武器很少,但依托城墙和城内复杂地形,加上有大量平民,攻坚难度不小。强攻的话,我们战士和老百姓的伤亡恐怕会很大。”
周卫国顺着汪团长的指向看了看预定的集结区域,又抬头望向远处在黑暗中犹如巨兽匍匐的闻喜县城轮廓,沉声道:“汪团长放心,我们明白,巷战我们已经有几次经验了。”
他的话里充满自信,对装备和战术的运用思路清晰。
汪团长看着这个年轻人,又看看那些装备着50mm炮的装甲车,心中稍定。有这样一支尖刀力量在,破城的把握确实大了许多。
“好!”汪团长用力拍了下周卫国的肩膀,“有你们这些硬家伙在,老子心里踏实多了!”
突击营的装甲车发出低沉的引擎声,驶向指定的区域安营扎寨。二团战士们也纷纷下车,依托地形构筑简易掩体,架设机枪,派出警戒哨。
周卫国和林振生带着几名骨干,在汪团长的陪同下,抵近到更前沿的位置,仔细地观察着闻喜县北门的火力点分布以及可能的突破口。
关原六少将和三上大佐等人面色铁青地站在城墙上的观察哨内。
几公里外的北面,一片影影绰绰、不断移动的光点刺破了夜色,引擎轰鸣声如同闷雷般清晰地传入他们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