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处心积虑!刘乡长的偏袒?
“学文呀~你怎么这么晚过来了?”刘乡长脸上隐约有些期待。
“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你今天下乡实地考察了吗?各村的受灾情况怎么样?”刘乡长开口问道。
郝学文就是为这件事而来,刘乡长的问题正中他的下怀。
“各村的情况暂时都算是稳定下来了,虽然野猪还是经常下山侵扰,但都加派了人手晚上值班,熬过这一阵子应该就差不多了……”郝学文知道怎么告状,先是说了些好消息,随即他话锋一转,将矛头对准李墨和李宝丰。
“就是……”郝学文停顿了一下。
“就是什么?!”刘乡长见郝学文有些支支吾吾,追问着让他说下去。
“就是柳树沟村的村长李宝丰,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用粮食换了很多冬菜,然后全都丢在地里……这不是肉包子打狗吗?不积极驱赶野猪,反而用村里的粮食换了菜喂野猪……我去说了几句,还被他们村的人怼了!”
“有这样的事?!”刘乡长闻言,脸上满是震惊,他也想不明白李宝丰这样做的原因。
“刘乡长你给我评评理,我作为应对小组的队长,给他们指导意见不听也就罢了,还反过来说我添乱。柳树沟的李宝丰,听信他们村的守山人李墨的瞎指挥!明着浪费公社和村委会的财产!简直就是无法无天!”
听到李墨的名字,刘乡长不禁有些熟悉。
“李墨……?”半年过去,之前李墨在县里面,救了几十名矿工的事情,已经变得非常遥远,但这件事乡里专门开过会,而且周县长还下来表彰过,刘乡长对这个名字很熟悉。
“就是之前在县里,因为救了不少矿工被嘉奖过的那个?”刘乡长追问。
“嘉奖?这我不知道呀……”郝学文之前并没有特别关注过李墨,还是因为邵宜涵的关系,才对李墨格外关注,嘉奖的事情他就算听过,也不熟悉其中的内情。
刘乡长见郝学文不知道,自己在脑子里仔细回忆了一下,确认李墨就是自己记得的那个人之后,顿时变得有些犹豫。
“是他的话……这件事先放一放,你紧盯着点儿,有什么事及时汇报,过几天再说……给他们点儿时间!”刘乡长吩咐道。
“可……”郝学文见刘乡长听到李墨的名字,马上改变了主意,不禁十分困惑。刚想说些什么,就被刘乡长直接打断。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这几天你带人多上上心,有什么事随时上报!”
刘乡长都这么说了,郝学文再继续追着咬就不礼貌了。只能这几天多去柳树沟村看看实际情况,要是还没什么变化,到时候就将这件事彻底闹大。
刘乡长看着似乎对李墨还有什么其他关系?到时候乡里的书记和乡长都知道了,刘副乡长想兜都兜不住。
——
柳树沟村,李墨和李连城带着乡亲们,几乎整天都在连轴转。从早上天亮一直忙到晚上天黑,执着拒马桩的速度,比预计的起码提高了百分之三四十。
李宝丰听了李墨的话,没有让人继续收购冬菜,而是趁着每天傍晚时分,将大量的萝卜白菜,投掷在预设的地里,勾引野猪上门。
随着大家的热情高涨,后山的所有拒马桩全部组装完成,所有砍伐的树几乎消耗一空,转而变成了上百个两米多长的拒马桩。
这些拒马桩前面,都带着削尖的尖刺,中间也用木桩连接,上面同样布满削尖的木刺。
李墨大概数了一下数量,确定完全够用之后,就让人将这些拒马桩全都搬下山,暂时放在村委会大院和旁边的街上。
中间李墨也到设置陷阱的田里面看了,晚上那些野猪已经全都疯了。
随着投入的冬菜数量越来越多,李墨发现周围山里面,几乎所有的野猪都被吸引了过来。只等傍晚夜幕降临,这些畜生就从山里面冲下来,互相撕咬着抢食地上美味的冬菜。
李墨让李连城,将村里面所有的土铳全都收集起来,然后选了几个胆子大,会开枪的汉子。大概估摸了人数,李墨又让李宝丰从隔壁村借了不少土铳。
足足六七把枪,只要使用得当,足够一场大屠杀的火力覆盖了。
“李村长~还喂猪呢?”郝学文这两天风雨无阻,几乎有点儿时间,就会到柳树沟村看看。不过他只是走个过场,对于李墨他们做的事并不关心。只是每次都要到放置冬菜的地里看看。
望着被野猪肆虐过的田地,郝学文已经不再用训斥的态度,反而每次都阴阳怪气,恨不得李宝丰等人多这样干几天。
这两天,郝学文每次看过之后,都将从柳树沟村了解的情况,添油加醋事无巨细的跟刘乡长汇报。
不过刘副乡长比他沉得住气,听完汇报只是让他再等等看,始终没有发表什么反对意见,更没有对李墨和李宝丰的行为下什么处罚。
这让郝学文越发确定,刘副乡长就是在偏袒李墨,甚至有意帮柳树沟村隐瞒事情。
郝学文知道这样不行,不能让刘副乡长如此徇私枉法,连续在柳树沟村调查了两天,确定李墨他们就是在胡作非为之后,直接将这件事捅到了公社书记那里。
“郝队长,你把柳树沟村的事跟书记说了?”见到郝学文,刘副乡长笑吟吟的问道,不过这声音里很显然有不满的意思。
“哦~~没有没有,那天碰到了,书记让我大概讲讲下面的情况,我就顺便多说了几句。”郝学文长袖善舞,堆着笑脸回答。
知道刘副乡长在偏袒李墨等人,但毕竟是副乡长,郝学文也不好明着得罪。
“书记说,明天上午咱们一起去柳树沟村看看,咱们好好调查一下,看那里的情况是不是跟你说的一样,到时候你也一起去!”刘副乡长想到在公社会议上,乡书记的提议,直接对郝学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