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喂猪?狗拿耗子的人!
李宝丰在村里再怎么有威信,这点儿人情世故还是明白的。
李平山是村里的会计,对李墨的情况更是一清二楚。
作为柳树沟的守山人,而且是十里八村最厉害的猎人,眼下可是全村人的大救星。给宋玉芬点儿照顾能算的了什么。
别说照顾了,只要能解除眼下野猪拱地的灾祸,直接给李墨家多记点儿工分,谁会有什么意见?!
不过李墨显然不是那种,会占村里小便宜的人,如果知道,肯定不会让李宝丰这么做。自己不缺从生产队挣工分分来的粮食,因为这个在村里坏了名声,可就得不偿失了。
不过眼下显然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李墨带着李宝丰,登山后山山坡的时候,顿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后山林子里,三四十个汉子抡着膀子,后背的汗几乎浸透的衣服,手里的斧子不停地砍在面前的树干上,十多分钟的功夫,就将树干揽砍出一个巨大的缺口。
另外一边,拿着锯子的村民,则将树干的边缘,锯出一个楔形的口子。
随着用斧子的汉子将树砍出缺口,这边就用楔子,沿着锯出来的缺口,用大锤砸进去。
远处另有几人,拉着绳索,绳索的另外一端则系在树冠的粗壮枝条上,随着楔子砸进去,三四十公分的树桩,沿着设定好的方向应声倒地。
李连城带着手下的人,用这个方法,加起来仅仅大半天的功夫,就已经砍了三四十棵符合要求的树。
李墨粗略估算了一下,最多再有一天半,就能将需要的树全都砍够。
“连城哥!你们的速度也太快了!”李墨忍不住惊叹。
“没办法呀,快一天把野猪赶走,咱们村就少一分损失。这农忙的时候最怕误了时辰,要是错过的春种,咱们生产队今年可要大减产了……”李连城回答道。
误了时辰就得减产,粮食减产就意味着,大家秋天分到的粮食减少。
饿肚子的事情谁也不愿意简单,所有有李墨的办法,村里人都是下了十分的力气,想着赶紧把野猪解决掉。
“按照这样的进度,咱们起码能提前一天进行计划!”李墨振奋道。
李宝丰听了李墨的估算,心里也跟着高兴。他站在坡前的石头上,朝大家大声宣布:“伙计们加油干!这几天咱们生产队的工分给大家翻倍计算,另外我叫人擀了烙饼,中午大家敞开了吃!”
“好!!好!!”干的热火朝天的乡亲们,高兴的大声欢呼,但手下的活却一点儿没停。
李墨将这里的事情,给李连城交代清楚后,拉着李宝丰,紧跟着就往另外两处受灾的田里去。
“宝丰叔,昨晚的情况怎么样?”李墨看着眼前被野猪拱坏的地,开口询问道。
“昨天按照你的计划,就派了四五个人在这盯着,前面赶了两拨,后面就把人撤回来了……”李宝丰如实说道。
“昨天我先在村里换了不少冬菜,萝卜白菜之类的,全丢在前面这块地了!”
“那群畜生果然闻着味就来了,不过数量不多,可能是分散开没聚集起来,大概只有四五只的样子!”“四五只也不少了,有了这个引子,不愁它们不上当!”李墨自信道。
“这两天再多收点儿冬菜,然后全都丢在咱们选定的这块地!不过丢的时候也要分清时间,一定要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扔,扔完之后不要在这块地留人,让那些野猪吃就行了!”李墨自己交代着细节。
这是李墨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让村里人砍伐树木,是为了布置拒马桩。到时候布置起来,将野猪全都围住,来个瓮中捉鳖。
至于收集冬菜喂猪,就是引蛇出洞了。
李墨他们收集来的冬菜有限,根本不够这群畜生造的。只能选择傍晚野猪开始觅食之前放置。
连续几天,只要让这群野猪养成习惯,然后等所有野猪全都进入圈定的区域,再将做好的拒马桩围成圈,到时候只要守好入口,这些破坏庄稼的野猪,一个都跑不掉!
李墨的办法虽然不够直接,可却是最有效的办法。
俗话说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
与其日夜防备,把大家搞得焦头烂额,或者像无头苍蝇一样,进林子满山沟的撵猪,不如索性把贼钓上钩。等野猪们进了圈套,到时候才是收割的时刻。
“继续叫人往这块地放置冬菜,让这群畜生吃就行,喂饱了养肥了,咱们好抓来也开开荤!”李墨豪言道。
一切按照李墨的计划进行,李宝丰为了解决眼前的灾祸,也是放开了手脚。不但把生产队的存粮,拿出来让大家烙饼吃。
更是花了大力气,在梅家窑附近的村子,用粮食换了几大车储存的萝卜白菜。
傍晚时分,按照李墨的要求,李宝丰让人把收集来的冬菜,全都放置在地里,然后静等着野猪们上门“赴宴”。
“宝丰叔,我估计咱最多再持续两天,就该收网了……”
“村里换的冬菜足够了,明天就不用再收了。”李墨站在地头,对李宝丰说道。
李宝丰压上整个生产队,下了血本就是为了彻底解决野猪的袭扰,对李墨更是绝对的信任,否则也不能这样义无反顾。
“李村长,你们玩得这是哪一出啊?!”李墨和李宝丰正商量着,旁边的地垄上,只见三五个人背着手突然出现,那阴阳怪气的声音,正是从领头的人嘴里发出。
“哈哈哈……怎么?跟野猪还交上朋友了?吃了这些白菜萝卜,野猪们就不再破坏庄稼了?”为首那人阴恻恻的声音惹人讨厌,陡然间却变得严厉尖锐。
“你以为生产队的粮食是你自己家的?”
“这样作贱东西,你知道怎么梅家窑有多少人吃不上饭吗?!!”
李墨听到这几句暴喝,循着声音抬头看去,一张熟悉的脸顿时映入眼帘。
正是之前因为分鱼的事情,来柳树沟找过麻烦的知青干事——郝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