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我就是他的底气

……

而此时的陈凡,已经回到了家中。

他刚敲响门,门就“吱呀”一声被打开了。一个扎着马-尾,挺着小肚子,脸上还带着点婴儿肥的俏丽身影欢快地扑了过来。

“你回来啦!”

陈凡吓了一跳,赶紧张开双臂扶住她,一脸心疼地责备道:

“慢点儿,慢点儿!忘了你现在可是大着肚子的人?小心着点儿!”

雪儿抱着他的胳膊,带着点小姑娘的娇憨范儿,嘟着嘴抱怨道:

“这屋里实在是太闷了嘛,整天就我一个人待在家里,也没个地方去。”

陈凡宠溺地刮了刮她的鼻子,神秘兮兮地笑道:“走,我给你看个有意思的。”

雪儿一听,俏脸“腾”地一下就红了,轻轻捶了他一下:“不正经!这还是大白天呢!”

陈凡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什么,忍不住坏笑起来:“媳妇儿,你想哪儿去了?

哦——我知道了,你个小浪蹄子!放心,我再禽兽,也不能现在对你做什么呀。”

他促狭地笑着,转身将那个一直提在手上的大钱箱子放到了桌上,打开了锁扣。

“我说的是这个!”

随着箱盖打开,一箱子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大团结”出现在雪儿眼前。那密密麻麻的棕色十元大钞,在屋内的光线下,散发着惊人的诱惑力。

雪儿的小嘴瞬间张成了“o”形,她揉了揉眼睛,被这整整一箱子的钱给彻底吓到了,结结巴巴地问道:

“你……你哪来这么多钱?你、你是不是去抢银行了?”

陈凡没好气地在她光洁的额头上轻轻敲了一下。

“在你心里,你老公我就没个好形象是吧?不是色狼就是劫匪?我有那么坏吗?这钱,是我凭本事挣的!”

他拉着还在发懵的雪儿坐下,跟她商量道:“我打算拿出其中的一万五,在省城买一栋最好的房子。”

“买那么好的房子干什么?咱们现在不是有地方住嘛,足够了呀。”雪儿不解地问。

陈凡握住她的手,眼神变得温柔而坚定,他解释道:“这房子,是给表姐买的。”

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我看得出来,楚家的那些人,尤其是那个楚雄,绝对不会因为我几句话就真正接纳表姐的。

我要做的,就是给表姐备下足够厚实的家底子,让所有人都知道,她背后站着一个足够强大的娘家!以后她嫁过去,就算是老楚家想给她气受,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够不够格!

而且,万一以后真闹了什么矛盾,她在省城,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一个随时可以回来的地方。”

“瞧把你给能的,这么快就惦记着给表姐置办产业,当靠山啦。”

“那当然,我表姐她从小就疼我,现在她要嫁人了,我这个当弟弟的,总得让她风风光光的,腰杆挺得直直的!”

“嗯!”雪儿重重地点了点头,之前的郁闷一扫而空,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彩,“那我们快去吧!”

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陈凡将那一万五千块钱装进一个厚实的军绿色帆布包里,用几件旧衣服盖在上面,这才提着出了门。

他们先是来到了饭店。在前台用电话联系上了楚天云,让他也尽快过来一趟。

没过多久,楚天云就赶到了。当四个人在表姐的房间里汇合时,气氛显得格外温馨。

表姐和楚天云之间,虽然话不多,但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充满了脉脉温情;

而陈凡则大大咧咧地拉着雪儿的手,时不时低头跟她说笑几句,两对璧人,各有各的甜蜜。

“小凡,雪儿,你们怎么一起来了?还把天云也叫过来了。”表姐给他们倒着水,好奇地问道。

陈凡将帆布包往桌上一放,开门见山:“表姐,今天咱们办件大事,给你在省城安个家。”

“安家?”表姐和楚天云都愣住了。

“这怎么行!”表姐立刻反应过来,连连摆手,“小凡,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我现在住饭店就挺好的。”

雪儿走过去,拉住表姐的手,柔声劝道:

“表姐,你就听陈凡的吧。他这人就这脾气,决定的事儿谁也改不了。这也是他的一片心意,想让你在省城有个底气,以后不受人欺负。”

“天云哥,我不是不信你,只是楚家家大业大,人心复杂。

我给表姐备个后路,也是为了你们俩将来能过得更顺心。这房子,就当是我这个当弟弟的,提前给你们的新婚贺礼了。”

楚天云是个实在人,他听懂了陈凡话里的深意,既是支持,也是一种无形的表态。

“小凡,你的心意……我们领了。我向你保证,我这辈子,绝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四人离开饭店,陈凡直接带着他们往省城里一片最幽静、最显赫的区域走去。

这个年代,商品房市场尚未兴起,最好的房子,往往不在于新,而在于其本身的历史、地段和格局。

它们大多是过去一些大户人家的私产,或是建国后分配给高级干部的独栋院落,如今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偶尔会有那么一两套挂出来,等待着有缘人。

想要买这种房子,光有钱还不行,得有门路。

陈凡显然不缺这个。他昨天就已经跟老范打听过了。

老范一个电话,就给他指了条明路——去找省城房产管理局的一位老主任。

穿过几条绿树成荫的街道,他们来到了一处挂着“房产管理局”牌子的院子。

陈凡让三人在外面等着,自己提着帆布包走了进去,没过多久,就跟着一个戴着老花镜、气质儒雅的老主任走了出来。

老主任显然是得了老范的招呼,对陈凡客气得很,领着他们穿过一条小巷,来到一扇朱漆木门前。

“就是这儿了。”老主任笑着掏出一串钥匙,

“这原是前朝一位盐商的别院,解放后收归公有,后来分给了一位南下的老干部。

老干部前年过世了,子女都在外地,这才委托我们处理。”

他打开院门,一股清幽雅致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并非后世那种张扬的别墅,而是一座精巧的二进式四合院。

院子不大,但打理得井井有条。前院栽着一棵石榴树,枝繁叶茂,树下摆着石桌石凳。

穿过一道月亮门,便是后院,更为私密,有几间厢房和一小片用青石板铺就的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