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431 博士仁的忽悠计

诸葛亮的占卜之术师从岳父,虽说不像他岳父那般神乎其神,但也颇为准确。

坎卦意味着危险四伏,状况连连,可谓险象环生!

然而,诸葛亮仅仅沉默了一小会儿,便对刘备说道:“主公,卦象虽显示凶险,但也存有一线生机。”

“若主公决心北伐,亮马上安排调动粮草军械。”

认命?

要是诸葛亮轻易认命,当初也就不会走出隆中草庐,跟随刘备辗转半生了。

刘备最终咬咬牙,发号施令:“军师,麻烦你派人给三弟、子龙、魏延传信。”

“南方仅留五千兵马镇守,发兵十万,进攻汉中!”

刘备从一无所有走到如今,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苍天啊!倘若上天不绝我汉室气运,就请让我刘备此番心愿得偿。”

“若真是大汉气数已尽,日后我刘备到了九泉之下,也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与大汉先帝。”

不管李玄机究竟死没死,刘备打定主意,对文武百官和手下将士就宣称李玄机已死。

一来能够鼓舞士气,二来也能安抚成都城的人心。

刘备心里清楚益州世家那些暗地里的小动作,只是尚未发展到让他忍无可忍的程度罢了。

正好借着李玄机的死讯,狐假虎威一番,让益州上下看看,咱老刘家的天命还在!

我承认打不过李玄机,天下人谁又能打得过他呢!

但不用我亲自动手,老天就把他收拾了。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老刘家才是真正秉承天命治理百姓,连苍天社稷都在帮我。

还别说,刘备这一招还真起了作用。

李玄机的死讯一传开,瞬间在益州引起了轩然大波。

众人都在想,他们老刘家这么神奇吗?

王莽时期,出了个刘秀,土系法术运用得炉火纯青,实现逆风翻盘。

如今到了刘备,这外挂还升级了?

谁跟他作对谁就死?

都上升到因果层面了?

难不成老刘家真的天命加身?

总之,李玄机到底死没死不重要,关键是益州众人相信了这个消息。

就这么一条消息,原本对刘备不满、爱理不理的益州世家,纷纷拿出诚意,想趁机参与投资。

天使轮没赶上,能搭上A轮也行啊!

万一刘备也能逆风翻盘,那可就赚大发了,家族也就不用一直窝在益州这个小地方了。

……

为了一举消灭刘备势力,把这出戏演得逼真,曹营上下那是相当的用心。

不仅真的对曹纯的虎豹骑和吕绮玲的大瀚龙骑进行了惩处,甚至还把夏侯涓这个大嘴巴给禁足在了军营。

当然,这样做也有弊端,李玄机作为曹军无敌的象征,生死不明,确实对三军士气产生了影响。

但在整个曹营,李玄机如今更像是一种信仰,平时很少露面出手。

所以对于李玄机遇刺的消息,三军将士更多的是愤怒和悲伤,并没有出现士气低落、一蹶不振的情况。

毕竟曹营能打的可不只有李玄机,除他之外,名震天下的将领也不在少数。

像曹仁、张辽、于禁、满宠、张郃等诸多猛将。

说句不客气的,从政务厅随便挑出两个,可能都比一般将领能征善战!

没办法,曹老板这边人才的整体素质太高了,永远不愁无人可用。

老一辈将领还未退下,年轻一代也在快速成长。

就比如李玄机的儿子,虽然一心痴迷艺术,但继承了李玄机的统帅能力,天生具备不弱的大局观。

在大型战役中,哪怕是再平庸的帅才,也不是普通将领能相提并论的。

更何况根据程昱、贾诩等人的判断,相较于李玄机,他的儿子李天睿更是个全能型人才。

还有郭嘉的儿子。

别的不说,单是曹老板自己的三个儿子,曹昂、曹丕、曹彰就都很有本事。

至于曹植,因为犯错已经彻底远离权力中心,一门心思玩艺术去了。

正好借此机会,让这些相对靠后的二代尝试着承担责任,积累经验,反正有老一辈在背后撑腰,也不用担心会搞砸。

……

“嗯,这才是我向往的日子啊。”

屋内,李玄机躺在藤椅上,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整个人暖洋洋的。

位高权重还轻松,睡觉都能睡到自然醒,神仙都得羡慕吧。

就在李玄机幻想这样的日子还能持续多久时,亲卫突然前来禀报:

“禀齐公,魏王有请!请齐公前去议事。”

李玄机轻轻叹了口气,掀开被子坐起身来。

“看来关羽已经率军抵达襄樊附近了。且看我给云长准备个惊喜,来人,备车。”

……

江陵城。

自从关羽领军离开后,糜芳根本没打算去赶制箭矢和器械,而是整天提心吊胆的。

生怕关羽突然回来,找自己算账。

甚至糜芳还会暗自祈祷,希望关羽战死沙场。

这样一来,不但能免去自己的责罚,说不定自己还能成为整个荆州的掌权者。

然而,前方传来的战报却是:关将军大获全胜,轻松攻克数座城池,诸如此类的消息。

这天,糜芳在小院里来回踱步,一旁的傅士仁眼珠子一转,想出了个主意。

就在糜芳整日惶恐不安的时候,傅士仁趁机进言:“与其受关羽的气,整天担惊受怕,太守您何不献城投降东吴呢?”

傅士仁可不傻,倒卖物资这事虽然是他和糜芳一起干的,但糜芳是创业元老,又是大王的二舅哥,真出了事,估计也就象征性地罚罚酒。

可关羽一旦追究起自己的责任,掉脑袋恐怕是在所难免。

所以傅士仁打算拉糜芳下水,忽悠他一起献城投降东吴。

因为傅士仁心里明白,得罪了关羽,和得罪刘备没多大区别。

而且关羽这人言出必行,还很固执,自己又不像糜芳那样资历老、背景深,等关羽秋后算账,背锅送死的肯定是自己。

所以还不如趁糜芳脑子不清醒的时候,忽悠他跟自己一起投降东吴。

但此时的糜芳还没到走投无路的地步,心里顾虑重重。

别的先不说,自己要是投降了,大哥还在成都,他以后该怎么立足?

糜家又该如何自处?

所以糜芳想都没想就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