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极品参王

第一百四十八章极品参王

苏清梨刚把药材摆好,就有人围了上来。

“这药材成色不错啊,老板准备什么价位出手?”

一位长相精明的四十岁中年男人凑上来,询问人参的价格。

“六万。”

苏清梨出价。

昨天那株百年份上的野山参,都能卖好几万块呢。

她这株是三百年份的,药效比野山参更好,要价真的很良心了。

要是在现实世界中,随随便便都能卖好几百万。

但年代不同嘛,这里物价低,钱实在。

“六万?!”那中年男人吓了一大跳,撇撇嘴,扭头就走。

几名围观者听到这个价格,也一片嘘声。

见他们都走了,苏清梨也不着急。

好货不愁卖,等遇到识货的人,就能卖出去了。

她和沈慕白在摊位后面坐下来,夫妻俩望着周边的其他摊位,小声聊天。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上午十点多,会场内逐渐变得拥挤起来。

周围都是喧闹声,有药商推销自家药材,交谈议价的声音不绝于耳。

苏清梨和沈慕白的摊位上就这几种药材,还是非常清闲的。

问价的人很多,但都被价格给吓退了。

就像这会儿,摊位前站着一位四五十岁的男人,在问价后,脸上露出气愤之色。

“你们别以为我不懂行,就瞎胡扯!

这人参最多百年份,能卖三万块钱就顶天了,你们竟然多要一半,简直就是黑心奸商!”

苏清梨无语了,“反正坑不到你,你急什么?”

嫌贵不买就是了,不懂装懂,站在她摊位前,当面指着骂她是奸商,当她是好欺负的吗?

“我就是看不惯你们这种人,为了敛财,你们的良心都被狗给吃了?

昧着良心赚钱,你们就不怕遭报应吗?”林海年语调拔高,顿时引来周围人侧目。

沈慕白面色沉下来,“空口白牙,就想给我们扣个奸商的帽子,我看你岁数也不小了,说话之前记得先过过脑子!”

他身上气势迫人,那双凤眸紧盯着人的时候,极具压迫力。

林海年胆寒了一瞬,但看到沈慕白手臂吊在胸前,这里又人来人往,顿时壮起胆子来。

“怎么?我说的难道不对?大家都来看看啊,这里有俩奸商卖天价人参了!”

他吆喝着,想要博取周围人的关注,让众人站到他那边,一起谴责苏清梨和沈慕白。

随着他的吆喝,摊位前很快就围满了人。

听说一株人参要六万,不少人加入林海年的阵营,骂苏清梨和沈慕白黑心。

苏清梨见这人闹事,倒是招来了不少人看热闹,反而不气了。

趁着人多,她连忙扬声跟大家介绍起来。

“大家别听他胡说八道,我们做买卖又不是强买强卖,至于这人参为什么要六万块钱一株,大家请听我说!”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不少人安静了下来倾听。

苏清梨拍拍手,示意大家看过来。

这招就叫借势而为,把对方的攻击转为己方助力。

她伸手拿起桌上的木盒,将人参展示给众人看,“我们家这株野山参,年份在三百年以上,是当之无愧的的参王!

大家仔细看,这参王体态粗壮,质地紧密坚韧,药香醇厚而独特,是集天地之灵气而生,一看就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这不是普通的百年野山参!价格自然要贵一些!”

“三百年份的野山参?”

“这是参王?”

“瞧着是真不错啊!”

“我要是有钱,就买下来珍藏起来,说不定哪天就派上用场了!”

“如果这真是参王的话,好像六万块也不算太贵了……”

周围的人群看着苏清梨手中的人参,忍不住议论起来。

林海年听到这些话,顿时有些气恼,忍不住跳脚道:“你们别听她胡扯,什么三百年份的参王?这株人参最多有百年份,她这是在明晃晃的骗人!”

“我骗人,那你就拿出这不是三百年份人参的证据啊。”

谁质疑谁举证,苏清梨可不会陷入自证的陷阱。

林海年顿时被呛得说不出话来。

他脸色涨得通红,支支吾吾,突然眼睛瞥见看热闹的人群中,站着一位胡须发白的老者。

林海年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周老!周老!您快来看看这株人参,瞧瞧究竟是多少年份的,值不值六万块!”

他从人群中挤过去,态度恭敬诚恳。

被他成为周老的,正是亳州本地中医协会会长,周传明。

周传明也是被热闹吸引过来的,谁知道竟会被林海年拉到人前。

见状,他也只能无奈地站出来。

“那好,我就看看!”

认识周传明的人,顿时精神振奋起来。

大家都期待地看着他。

希望这位中医大家能给出一个答案。

苏清梨看出这位周老身份不凡,便客气地扬手道:“那就辛苦周老掌掌眼了,请!”

虽说是对方请的人,但苏清梨并不惧。

要是这周老敢胡说,苏清梨自然会当场拆穿他。

周传明点头,走上前来。

他低头望向摊位上的人参。

芦头细长,犹如坚韧的老藤,蜿蜒曲折伸展,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卢碗。

主根粗壮有力,形状较为规整,表面的纹理细密清晰,给人一种坚实的感觉。

支根和须根自然伸展,犹如大树的枝干,错落有致。

仔细观察之后,周传明忍不住惊叹出声,“好参,真是极品好参啊!”

一听这话,林海年顿时急了,“那周老,依您看,这株人参到底是多少年份的?”

周传明捋了捋胡须,笑呵呵地说道:“要判断人参年份,就要从以下这几点来看,首先就是看芦头,这是最关键的!

芦头上面的卢碗,是人参根*茎每年生长留下的凹窝,正常情况下,人参每年会在芦头上形成一个芦碗,年份越久,芦碗数量就会越多!”

围观群众听到这话,视线都落在人参芦头上面。

这一看,大家都露出惊诧之色。

只见人参芦头上面,密密麻麻的,排列紧密,一时间竟是数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卢碗。

“难道这真是三百年份的人参?”

人群中,不禁有人惊呼出声。

“其次,就是从主根纹理、须根和珍珠点,从整体形态这些方面来看……”

周传明侃侃而谈,将如何判断人参年份,跟大家讲了一遍,最后他说出了自己的判断:“以我看,这株人参的确有三百年份!”

林海年的脸色刷的一下子就白了。

什么?这株人参竟然真的有三百年份?

“哈哈哈哈,今天这场热闹倒是好笑,这个人刚刚质疑人家摊主,又主动拉来了周老来鉴证,现在反倒证实他自己眼力不行!”

人群中,有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顿时,有许多人看向了林海年。

感受到这些讥讽嘲笑的眼神,林海年脸火辣辣的疼,心中满是懊恼和后悔。

他真是吃饱了撑的,非要招惹这麻烦做什么?

现在可真是丢人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