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生气也没用

曹公公带来了一辆押运货物的大车,应该是一辆很重要的货物,连着一辆大车。

夏梓堂和邵毅算是地主之谊,将三名客人请到了管家室。

乔辰生领着花房的小二去泡茶,夏梓堂的侍从倚风去取点心和干果,端了上来。

战翔和邵毅可以说是一条船上的人,无论数量有多大,他们都要承担着将宝藏送到目的地的义务。

两名太监从宫中的视角,检查了一下清韵斋,也就是邵毅,有没有什么值得供奉的东西。

曹公公小口小口地抿着香茗,目光落在两盘干果和两盘点心上。

袁州吃的很香,又是早上起来的,连饭都没吃,就夹了一块带咸味的芝麻饼,放入口中咀嚼。

唔,也很好吃。

说着,他朝邵毅使了个眼色。他在皇宫里看过邵先生带回来的窗户,太监们按照他的尺寸,做了二十多扇窗户。

邵毅按照这块高两寸,宽八寸的大镜子,在上面雕刻了一些雕花的木窗,正好可以用来镶嵌玻璃。

按照他说的去做,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就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现在,就等着清云斋,能不能在邵公子面前露脸了。

如果清云阁真的能把二十四面镜子都做出来,不仅皇上会高兴,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祥和的新年。

就算是皇宫里的大臣们,看到这东西,也会觉得稀奇,觉得这东西实在是太贵重了,简直就像是得到了上苍的祝福,让他们在屋子里晒太阳。

杨潜心中忐忑,也没有心情去吃点心,只是喝了一小口,就放下了茶杯,招呼着两个太监。

不仅是他,就连堂堂的展丞相,也没有绝对的信心。

宰相大人今天起了个大早,又嘱咐了范闲几句,这才让范闲走了。

杨潜瞄了一眼夏梓堂,又看了看邵毅,意外地看到了夏四姑祖母夏梓堂,他的表情还算是镇定,只是目光一直在打量着大门。似乎是在担忧,自己的杯子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倒是邵公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似乎一点都不担心自己会出错。

夏宴清与白先生,就在离火窑不远的地方,看到何中正等人将一组一组的玻璃搬出来,悬着的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他还没有做过最严密的检查,但从外观上来看,他大概能做出二十四个完美无瑕的玻璃。

白先生脸上露出喜色,笑眯眯地看着夏宴清:“夫人,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那时候,她还只是一个伺候大太监和大宫女的丫鬟,因为年事已高,被宫里赶了出去。可现在,她管理的工坊,生产出来的东西,都被当做宝贝一样,带到了宫中。

“对,就是这样。亏我昨天晚上还在为你操心,害得我一晚上都没有休息好。”夏宴清也微笑着说道。

何中正放下酒杯,走到夏宴清和他妻子面前,难掩兴奋地说道:“四姑,我们的杯子真的做成了。之前那个小的也试着用手指碰了碰,也没有任何问题。这是我们两个月来生产的最好的产品。

何中正带领两名技师,一块一块地拣选检查,并对边缘进行修整。

最后挑选出三十六颗上等宝石,剩下二十四颗稍有缺陷,但若非精心挑选,在没有琉璃的年代,它也是一件极为珍贵的东西。

夏宴清对何中正道:“你把消息传过去,就说我们都安排妥当了,杨大人,曹公公,柳公公,都可以过来检查一下,然后把东西都搬上来。”

不管是从青云阁的立场,还是在等着看宝贝的功效的皇帝,都不希望这件东西太早引起别人的注意。

因此,宰相府的谋士与两名太监,必须在皇宫中监督,将所有的玻璃都检查一遍,然后将这些玻璃包装好,然后再送到皇宫中。

如此一来,进城的时候,只需要拿出自己的身份令牌就行了。

见何中正前来传达消息,在管家室等待的诸人,纷纷露出如释重负之色。

就连曹公公、柳公公这两个与自己无关的人,都露出了微笑。

这件事情,即便失败了,也与他们无关。不过,内官监却是忙活了好几日,也不过是做了二十多个窗户而已。

如果能派上用场,皇上一定会很高兴,所有的下人都会得到赏赐。

检验货物的地点在仓库里,与玻璃厂相连。

曹公公一进来,就看见一叠叠得整整齐齐的镜子,微微一怔。

还真走了?从结果来看,这一次的收获,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杨潜这才松了一口气,战丞相也松了口气。

检验结束后,何中正等人将三十块玻璃,用绳子绑成三束。

邵毅与展相爷可是有过约定的,二十四颗。由于玻璃是脆弱的,所以夏宴清给出了六个破损的杯子。

如果在组装时损坏了,那就用多余的六颗来替换。如果没有损坏,那就送给皇上吧。

曹公公看了一眼仓库里剩下的那些玻璃,说道:“大管家,我觉得这些都是好东西。”说着,他又点了六个高品质的玻璃。

“哪里哪里,曹公公您可以称呼我为小何。”何中正躬身道:“启禀大人,这些石头确实很好,就像这三十颗石头,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曹公公点了点头,然后毫不在意地说:“既然这样,我就做主了,这些毛料,还请大管家帮我收拾一下。皇宫里准备了多余的玻璃窗,现在可以利用起来了。何掌柜,你觉得呢?”

跟着他一起来看戏的小柳心中暗笑,曹公公在宫中做事,还从来没有失手过。但是,这样难得的东西,还是多拿一点回来比较好。

何中正自然不会不答应,他也明白,这是一定要交的,但他还是要先跟自己的姑姑说一声。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邵毅已经开口了:“这镜子能得到你的青睐,实在是我清云阁之福,不如也打包好,重新包装好。”

夏梓堂嗯了一声,表示赞同。

这些玻璃都是用草筋绑好的,每个侧面都有一个木架。将货物放入其中,关上大门,上锁,上锁。

曹公公与柳公公的马车在前面,另一辆则是由皇宫的护卫护送。

邵毅和夏梓堂两人也是抱着一颗定心丸,骑着马跟在马车后面,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

新年的第一天,朝阳初升,群臣齐聚大殿,向皇帝请安,经过一系列繁琐的仪式之后,清晨的阳光洒落大地。

------------

文武百官和勋贵低眉顺眼,规规矩矩的按照规矩,结束了元旦大典。然后,由皇上对众人进行一次简短的年终总结。

这种仪式,一般都是在拥政殿举行。

聚政殿的温度并不高,但比起外面要好得多,至少还有一道火墙。

在寒冬的早晨,清凉的阳光洒落在群臣身上,群臣缓步向大殿行去,好些人的眼睛里都看到了一抹亮光。

反射?或者是巨大的反射?不会吧?

仔细一看,那道光芒,竟是从大殿的窗口射出。

众人这才注意到,大殿门口左右的四个窗口,已经被重新安装好了。而这巨大的光芒,就是从这八个窗口之中折射而出的。

那里,仿佛是一汪平静的湖水,反射着阳光。

但是,如果是垂直的,尤其是窗口,那就更不行了。

平日里在朝堂上耍着小聪明,跟同事、对手周旋的那些大臣,早就忘记了城府极深,忘记了自己的想法不能让人知道,也忘记了喜怒哀乐不能表现在脸上,都是目瞪口呆。

有些人,并没有按照次序进入大殿,反而来到了其中一扇窗子之间,好奇地看着里面的情况。

感受着冰冷而又滑腻的触感,她疑惑地收回手。

“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然后,有人还没有离开,惊呼道:“竟然是半透明的,从这个位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的情况。”

“什么?”一愣。

“什么!”一声惊呼从远处传来。

“……”震惊的声音此起彼伏。

另一名军官喝道:“都给我回去,身为朝堂之人,隔着窗户偷窥,成何体统?”

展康文的脚步明显放慢了许多,为的就是要看到众人震惊的表情,听到他们不可思议的声音,这样他才能更好的满足自己的内心。

今天的文武百官,虽不至于在宫前失态,但也比平日里收敛了许多。

议论声从四面八方传来,传到了每一个军官的耳中。

而不在其中的,还有四大宰相。

因为是一个部门的关系,所以何守礼和高启都很熟。

何守礼等人在见到展康文的时候,都能感觉到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淡定,但实际上却是一脸的得意。

何守礼是最先察觉到这一点的,他甚至还注意到,有几个窗口被撕掉了一张。

与其他人的质疑和讨论不同,他立刻想起了邵毅所说的那件宝贝。

身为一国之主,他并没有派人去打探玻璃工坊的消息,但他也清楚,马上就是年关,马上就要放假了,但户部和工部旗下的木匠铺,都在加班加点地赶工。

皇宫里原本就有好几个不同大小的窗子,现在又重新设计了十多个。

每一扇窗子之间,都有一米多长,七八厘米宽的空隙,或者雕刻着花纹,或者是方方正正的。

但不管他如何努力,都无法理解那些窗口之间的空隙到底有什么用。

十二月二十九号一早,曹公公带着宫中大管家的弟子,护送着一辆大车,带着一枚腰牌,一路畅通无阻地进城了。

邵毅与夏珂次子,也是前来献宝之人,一路将曹公公等人送出了宫门,目送曹公公等人入宫,这才策马而去。

毫无疑问,这辆马车里,就有一件异宝。

他还在想,到底是什么宝贝,竟然要用马车来运输。

而现在,当他看到拥政殿被重新装修的门窗之间,有一种类似于玉石,又像是玻璃一样的东西时,他立刻意识到,这就是邵毅要拿出来的东西。

他现在正站在大殿东面的主位上,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外面的景色。

这可是一件真正的宝贝,被展康文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盯上了。

这一刻,何相爷的心情很是低落。

护政殿有八个窗口,都是用珍贵的材料做成的,想必皇上平时住的地方,比如御书房,比如仁心堂,都是用来装饰的。

可以想像,这两日,皇上待在暖房中,享受着和煦的冬阳,整个人的精神都会变得无比舒畅。

而送出宝贝的邵毅,负责监督这件事情的展康文,想必也是皇上高兴的原因之一。

特别是战老头,他能讨皇上的欢心,还能讨皇上的欢心。原本即将入圣的邵毅,经过这件事情,也将与他成为至交好友。

俗话说,锦上添花比雪中送炭要困难得多。所以,在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往往会让人感激终生。

展康文果然是出了名的老奸巨猾,一个看不到结果,甚至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的东西,却让他占了这么大的好处。

何守礼看到展康文就在自己的面前,心中不由升起一股酸涩,“展大人果然是个聪明人,好算计。”

高相爷与柳相爷也是一脸愤慨地望着这边,明明所有的好处都被这家伙拿走了,这家伙居然还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一副给三人挡刀子的样子。

好气啊。

展康文也是个有教养的人,并没有因为别人羡慕他的才华而生气,他温和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对众人行了一礼:“何尚书过奖了,实在是愧不起。”

贺守礼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呛到,这家伙实在是不客气,这么一说,等于是默认了自己的计谋。

看看他脸上的喜色,他就不能高兴的晕过去吗?

何相爷果断的扭过头去,不再理会,不再理会。

他发现,皇上的心情非常的好。

皇宫里的议论声还在继续,但这些大臣们却在交头接耳,没有一个人保持着应有的严肃。然而,皇帝依旧微笑着坐在主位上,居高临下地看着窃窃私语的大臣们,没有一丝责怪的意思。

良久,或许是享受完了诸位大臣们的惊讶、疑惑、难以置信,他温和地问:“诸位大人,你们在说什么,不妨说来听听。”

“完了,”何守礼首先想到的,就是皇上被这些东西蒙蔽了双眼,失去了理智。看看他那得意的样子,就像是他旁边的那只老狐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