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参加科举

冷文栋休沐,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喝着茶水。

冷清秋十分殷勤的给冷文栋捏肩。

“爹爹!你真是太英武了!舌战群儒!那么多官员,您愣是不占下风,秋儿敬仰之心真是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冷文栋得意的将茶杯放在一旁的小桌上。

只是一张嘴,声音将枯枝划过地面,哑到极致。

“你爹爹我啊,不过就是做了一个臣子的本分而已。”

魏黎书端着润喉的梨羹走了过来,笑着说道:“你啊,还是少说话吧。”

冷文栋起身笑嘻嘻的接过魏黎书手中的梨羹。

“多谢夫人。”

魏黎书看向冷清秋,“秋儿,还是你有高见,如今,女子也可以参加科考了。”

冷清秋看着魏黎书眼中向往的神色走到她身边。

“娘,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教导,两年后的科举,女儿一定会中榜,让他们瞧瞧我冷家主母是多么教导有方。”

魏黎书笑着拍了拍她的手,“我听闻,千鸟司副使的母亲如今在白鹤学堂当夫子?”

冷清秋点点头,“李夫子不愧是世家名流出身,她博览群书,见解非凡,还遇到过好多的珍奇异事,学子们可爱上她的课了。”

魏黎书听后笑笑,“她总算对得起自己了。”

冷清秋听后好奇的问道:“娘,您认识李夫子?”

魏黎书笑着说道:“李家嫡女璇玑,当年也是名动京城,才貌双全,多少闺中女子的典范,当年京中贵女中,当属她的马术最好。”

冷清秋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魏黎书,能教养出京城第一贵女的李夫子自然也是极其优秀的,可李夫子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还真想不到她在马上驰骋的样子。

她的母亲骑术已经是她见过所有的当家主母中数一数二的。

能让她承认最好的,那一定是极其精湛的。

魏黎书有些感慨的说道:“成也典范,败也典范,那吃人的后院,终究还是吃掉了李璇玑的傲气,时也,命也,她博闻强记,若是可以,你可以多听听她的见闻。”

冷清秋点点头,“知道了娘。”

冷家其乐融融,乌家更是喜气洋洋。

乌文光对着妻女说道:“我乌文光真是时来运转,节节高升啊!”

乌夫人看向丈夫满面红光的脸有些担忧,“夫君,虽说我乌家已经站队公主,但就这么跟太子对上,是不是不太好,毕竟将来登上大位的可是太子。”

乌文光将摇摇头,“

夫人,你还是没明白,今日的局面,可不是朝中人促成,而是陛下跟娘娘想要的结果。

我乌家要做的是纯臣。

陛下跟娘娘将挑选纯臣的机会交给公主,我乌家自然是要勇争第一。

再说。”

乌文光对女儿乌怜阳说道:“阿阳,把门关上!”

乌怜阳连忙将门关上。

乌文光这才小声的说道:“将来谁登上大位,还得龙椅上的说了算,我观太子并无储君之气度,以后,难说的很。”

乌夫人点点头,“夫君说的是,可阿阳已经跟十六皇子定亲,若是成婚,那我乌家,还怎么做纯臣?”

秦业的寿宴上,秦金枝将乌家安排在了和乌怜阳年纪相当的十六皇子一桌。

别说,乌文光这溜杆拍马的功力比冷文栋有过之无不及。

一来二去,没多久,竟然真的搭上了十六皇子。

那时的乌文光也没想到,他会从一个小小的中书舍人,一跃成为吏部尚书。

每次想到这,乌文光都暗自悔恨,这钱怎么早没花出去!

乌文光却十分自得的说道:“夫人放宽心,这与十六皇子的婚事,为夫是得了公主点头的,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如今,我们乌家只要好好跟着公主,若有异常,公主是不会不管我们的。”

察言观色,乌文光十分老道。

秦金枝做事狠辣,但对自己人却十分大方。

镇北王府里,秦金枝的院子也十分热闹。

裴家,卢家,谢家人齐聚一堂。

谢宴卿看着秦金枝秋千上的小花被,一脸费解的看着秦金枝。

所以,长风道人没收她做徒弟,是差在审美上了?

卢义带着一名年轻男子,正是跟谢宴卿订婚的卢应旋。

裴清则带着夫人卢丰熙跟裴瑾年。

三家坐在圆桌前,倒是三足鼎立。

一见到秦金枝,众人起身。

“参见公主!”

秦金枝挥手,“都坐吧,今日本公主是当个见证。”

众人坐下,卢义对着谢太师说道:

“谢太师,如今这门里,老夫也不藏着掖着。

谢家想要重新入朝堂,陛下想要启用我们卢家。

我们两家的姻亲之好原本应该是如虎添翼,偏偏家门不幸,卢某教子无方。

出了这样的事,为了陛下的脸面,卢家暂时在朝堂上哪有一席之地了。

谢小姐是谢家最出众的女郎,若是因此耽误谢家前程,卢某过意不去。

所以此次是想与谢家商量,退婚之事,一切罪名都由卢家承担,绝不让谢家女郎损害一点名声。”

谢太师扶住卢义要赔礼的手。

“卢兄不必如此,先不说这是陛下赐婚,若是卢家一有风波,我谢家便退婚,我谢家不就是趋炎附势的小人?”

卢义连忙说道:“我卢家绝无此意。”

谢太师脸色始终云淡风轻,随后开口道:“卢家之事,想必有蹊跷,但这婚事,决不能退,不过托公主的福,有一事可以压过这风口浪尖。”

众人看向秦金枝,秦金枝也一脸不解。

这时,一旁的谢宴卿起身对着众人行了一礼。

“宴卿会参加两年以后的科举。”

秦金枝听后,当即明白了谢宴卿的意思。

谢家出帝师,家学渊源远不是其他世家可比拟。

而谢家重新出现在朝堂之上,需要造势。

而谢太师的嫡亲孙女要参加科举这件事,在天下学子之中都会引起轰动。

就算京中有如此想法的家族,也只会偷偷将先生请上府。

堂而皇之的传遍天下,要参加科举的女子,可没有几人。

但谢宴卿不一样,若是她想参加科举。

却是情理之中。

毕竟他们也想知道,没落的谢家,能不能教出来个女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