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青城牧人乃孟

第114章 神都

在庐山告别了李腾空和蔡寻真之后,乐山和韦雪启程去往洛阳,他们要去刺杀安禄山。

此去洛阳,千里迢迢,越往北战事越发惨烈,乐山和韦雪日夜兼程,终于在大寒这一天赶到了洛阳城南三十里的伊川县。

“小叫花子,你的头发终于长长了。”快到洛阳了,韦雪和乐山一路急行的紧迫感终于放松了一些。

乐山摸了摸自己的头,也笑了。

“我还没问你,当时为什么要剃光头?”

“我随师兄圆敬去天牢里为师弟超度,自然要伪装成寺里的小沙弥才能蒙混过关。”

“你这一身古怪的打扮能够逃出洛阳城也算不易。”

“当时还真的是遇到了贵人相助。”乐山把在洛阳里坊中遇到白面书生,书生如何帮助自己躲过追兵的经过告诉了韦雪。

“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一件事。”

“你说。”

“你我这身行头恐怕不行。”乐山想起了当时书生帮助自己化妆成粟特商人逃出洛阳城的情景。

“原来你也想到了,难得,难得。”

“原来你早就想到了,我还以为这次想到了你的前面。”

“我想到了,只是不想现在就换。快到洛阳的时候,买些胡人的衣物,化装成商人便是。”小姑娘爱美是天性,哪里会愿意早早的把自己扮成不喜欢的模样。

两日之后,洛阳城外,一个浓髯卷发,穿着高尖蕃帽、翻领衣袍的胡商,和一个面色白净,身穿小袖细衫、尖勾锦靴、葡萄飘带的胡人少年正齐头并马而来。

“原来这衣服并不难看。”那白净少年自是韦雪,没想到自己穿上这胡服,女扮男装,竟别有一番风情。

反倒是乐山因为贴了满脸的大胡子,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还是颇感不适,不停的抓耳挠腮。

“别挠了,再挠就都掉下来了。”

“为何不能是你装作虬髯客?”

“我再怎么装也不像啊。”韦雪笑了,“一个老爷,一个小厮,已经是便宜你了。”

“如有人问我们胡语,该如何是好?”

“便说是自幼在长安经商,不通胡语便是。”

两人这一番打扮,果然未遭阻拦,轻轻松松的进了洛阳城。这洛阳,自高宗定为东都,乃中兹宇宙,朝宗於万国。武则天更是登基于此,长居神都。开元时,玄宗以河洛为会同之府,接见万国来使,百年繁华极尽,甚至超过了长安。

如今洛阳为安禄山所占,国号大燕,改元圣武。虽经历烽火,不及盛唐风采,但明堂依旧,车水马龙,竟是一片繁荣景象。

二人自厚载门入,门口人头攒动,水泄不通。二人以为是因为叛军盘查甚严,正准备掉头换一个城门,却被后面的车队拥攘着无法回身,只得硬着头皮往前。没想到一路并无什么盘查,仅是因为车如流水,商旅车队太多而拥堵了城门。

原来这厚载门进来,就是洛阳的西市。这西市乃胡商云集之地,贸易兴隆,来自丝绸之路的各类商品均在此处囤积,被被誉为『金市』。一路上奇珍异宝、香料皮草、珠宝首饰、葡萄美酒、飞禽异兽,还有西域美女在翩翩起舞,真是琳琅满目,直看的人眼花缭乱。

二人好不容易挤出了商旅人群,西市的热闹景象让乐山目不转睛,仿佛身处异域一般。

“别看了,再看眼珠子掉出来了。”

“我是没想到如今战事荼蘼,这洛阳商贸依然如此繁盛。”

“日子还要过,生意照样做。”

“你来过洛阳嘛?”

“小时候陪阿爷和阿姊来过一次,不过那时候还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第一次和你今天一样,看在眼里,拔不出来。”

“我们现在去哪?”

“先去皇城周围看看再做打算。”

二人于是向西,经从政坊、宁人坊,眼前出现一条天街,长数里、宽百余米,两边绿树掩映、通泉流渠。

“这么宽的街,怎么没有车马?”乐山疑惑的问韦雪。

“这是洛阳正南门定鼎门到皇城端门之间的中轴大街。在天上就是日、月、五星出入的要道,在地上吗,自然只有皇族出行、百官面圣的时候才能走。”

“那我们来此又是为何?”

“不是带你来见见世面嘛?”韦雪掩面而笑,“逗你的啦,我来看天街的设防,万一最后我们需要速速逃离洛阳,这里可能是最快的路。”

韦雪真是心思缜密,乐山不得不佩服,不再多话,跟着走就好。

二人转回坊内,经宽政坊、淳风坊、一路向北,再经宣风坊、观德坊至积善坊,来到了洛水河畔。这洛阳分南北二城,洛水中分,这积善坊隔着洛水,就是皇城了。

二人找了一高处,隔着洛水远眺皇城。

“看见前面那座桥了嘛?”韦雪用手指指了指。

乐山顺方向看了过去,皇城对面的洛水上横着三座紧挨着的拱桥,中间一座最是富丽堂皇。

“中间那座叫天津桥。皇帝把这洛水比作银河,皇城就是天帝的居所,而这天津桥就是横跨银河,连接天下与凡间的港。”

“那里就是我师弟和他一家凌迟罹难的地方。”乐山黯然神伤,眼前浮现起一年前的情景。

“正对着天津桥的端门,只有皇帝和文武百官朝晋的时候可以走,两边的左右掖或可以走,要想进皇城必须先找到北冥教的人想办法。”

“皇城之内就是安禄山的居所?”

“不是,皇城名曰太微城。是按照天宫“三垣”中的太微垣命名的,在北斗之南。乃宗庙、官衙、内廷、仓库、苑囿之所在,皇城后面的宫城才是皇帝的嫔妃们住的地方。”

听韦雪一说,乐山不由得再往北看,远处有一座大殿高耸入云,气势磅礴,有吞天吐地、包罗万象之气。

“那座高塔乃睿宗皇帝所建之『明堂』,武则天皇帝重建为通天宫,是祭天之所在。后因佛光寺火,延烧廊舍,玄宗修缮后改名叫含元殿,现在叫什么就不知道了。”

“这远远的看去似乎有些残损,恐是叛军所为。”

乐山定睛一看,虽然距离很远,但还是能看出一些焚烧的痕迹。

“我听阿爷说,这明堂后面,原本有一座更高的大殿,是武则天皇帝礼佛的通天浮屠,叫『天堂』,可惜只建成了七年就被焚毁。”

这『明堂』已如天上宫阙,琼楼玉宇,竟还有比它更宏伟的建筑。乐山几乎无法相信武周时期皇城繁盛的程度。

“明堂西侧就是紫薇宫,帝王的御所,安禄山应该也是住在那里。”

乐山忍不住往『明堂』的下方看了看,可惜距离太远,有些许灯火,却看不清楚。幸好有韦雪陪自己前来,不然连皇宫在哪里都不清楚,还没有找到安禄山,自己恐怕已经死了一百回了。

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一弯新月慢慢爬上了天津桥西北角的夜空。洛阳城的灯火渐次点亮,从宫阙檐角的金铃到市井巷陌的灯笼,勾勒出盛唐都城的天际线。月色倒映在洛河里,有川流不息的船只正打桥下行过,漕船在月下穿梭,画舫里的贵胄们举杯赏月,河面浮动着灯船与莲花灯的光影。朱雀天街两侧的商肆林立,胡商驼队卸下丝绸瓷器,酒肆歌馆里传出西域琵琶的旋律。应天门上的金钉在月光下闪烁,禁军手持长戟巡视城墙,含元殿的琉璃瓦映着星辉。白马寺的钟声穿透夜色,龙门石窟的万千佛龛在月光中若隐若现,香火缭绕于伊水之上。

整个洛阳城的灯火慢慢亮起,真如银河中的都市,熠熠生辉,让人几乎忘了,身在乱世。

大唐有严格的市、坊管理制度,坊为居所,非三品以上之人,不得沿街开门,严禁从事商业活动。然后到了玄宗时,商业繁盛,店铺日隆,许多坊中商人私自拆毁坊墙,临街开门,市场、店铺、作坊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夜市。二人于是在尚膳坊寻得一处客栈,名曰『恒瑞客栈』,先行住了下来。

这尚膳坊位于定鼎门东第一街从南向北数第六坊,与积善坊隔街相望,坊北接洛河天津桥,南望龙门伊阙,屋宇连栋,位置、风景皆好,历朝历代王侯将相的宅邸都集中于此。这客栈自然也是非同一般,高亭大榭,雕梁画栋,进出非富即贵,往来门庭若市。

乐山和韦雪要了两间上房,收拾了收拾,到前厅用膳。

这『恒瑞客栈』乃洛阳城中一等一的客栈,住店的不是富甲就是权贵,店小二自然也是逢迎的高手。韦雪正想打探些消息,于是点了几个好菜,故意和小二攀谈起来。

“小二,把你们这最上等的好酒上一壶来给大爷尝尝。”韦雪粗声粗气的学着男人说话,自己心里都觉得好笑。

“好嘞!”小二应呵着,不一会端了一壶好酒几个好菜上来了。

“呸,这算什么好酒。”韦雪抿了一口,淬在小二的脸上,“是欺负大爷给不起钱嘛?”

“大爷,您这是什么话?”小二一边抹着脸,一边解释道:“这可是西域进贡的葡萄酒,小店一般不予人尝。客官若是喝不惯,我去换黄醅酒就是,何苦骂人。”

“你若能说出这酒的来历,我不仅不骂你,还有赏。”韦雪从坏了掏出些散碎银两,在手里掂了掂。

“客官这可是问对人了。”小二看见银子,两眼放了光,“我们这酒,是突厥叶护可汗进贡的马乳葡萄所酿,入口丝滑浓厚,乃葡萄酒中之上品。”小二嘿嘿的笑着说,“当然,小的也未尝过,不过有诗云‘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就是说的这酒。”

“哈哈哈!”韦雪忍不住大笑,突然反应过来自己笑得有些女生女气,赶紧咳嗽了两声,故作粗犷得说:“你可知这诗还有后四句?”

“小人不知。”小二尴尬的立在当场。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韦雪朗朗诵来,还真有一副少年骚客的风姿。

“客观好文采!”

“能说上四句,已属不易,这银子赏你了。”韦雪把银子一抛,小二赶紧伸手接住,喜不自矜。

“谢客官,客官还有什么想要的,尽管吩咐。”

“我且问你,这尚膳坊尽是王侯宅邸,你们这『恒瑞客栈』为何能开在这里?”韦雪见小二上钩,立刻顺水推舟。

“不瞒客官说,我们这块地方,本是前朝太平公主的宅邸。太平公主死了之后就一直荒废,客官是胡人,不知道太平公主和前朝皇帝李隆基的恩怨,她死了,谁也不敢轻动。直到安……”小二突然放低了声音,悄悄的说道,“直到安禄山当了皇帝,把前朝这些官宦府邸全部收缴,全部由官府统一调配,专门成立了衙门叫保利署。除了封赏臣公之外的,全部卖给了富商巨甲,以筹军资。我们这客栈啊,也是因为东家和贵妃的干儿子有旧,才谋得来的,开了这生意。”

韦雪本想问问北冥教的事情,听说客栈跟安禄山有瓜葛,就不便再说,于是换了个话题,问道:“我们大爷是来洛阳做生意的,不知道你们这哪里的集市生意最好做?”一边说一边看看乐山,乐山故意装腔作势的捋了捋胡须。

“这您可问对人了。”小二摩梭着那碎银,洋洋得意,“咱洛阳啊,三市一百零三坊,要是人最多、生意最好的,还要数南市。”

韦雪和乐山对视了一眼,装作举杯喝酒,留心听着小二的话。

“这西市和北市虽也繁华,但多是往来胡商。但南市不同,胡汉混杂,共有一百二十行,四百余店,三千余肆,货贿山积,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你倒是清楚。”韦雪已经问到了自己想问的。

“小人的姑父在南市也有个绸缎庄。我们二位客官是胡商打扮,定还是想和汉人做卖,南市自当比其他两市更合适。客官如果要做绸缎生意,也可以去南市找我姑父。”

“我们正是要进丝绸、瓷器、药材,明日你可否带我们同去?”

小二一听说有利可图,自是趋之若鹜,满口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