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青城牧人乃孟

第74章 牦牛阵

夜色正浓,正是偷袭的好时机,乐山冲扎西河点点头,副都督一声呼哨,埋伏的南诏士兵从两侧的小树林中杀出。大唐的军队远道而来,长途奔袭之后正是人困马乏,更何况他们是来进攻南诏的,却没有想到被南诏人反咬一口,出乎预料之下,人慌马乱,一时间溃不成军。兵家常识:擒贼先擒王,乐山第一个劫住了领头的两位主将,二人一边举刀棒抵挡,一边指挥手下军兵不要慌张。乐山则在二马之间周旋,如果不是不愿多伤性命,早已将其斩下。原本答应帮助凤迦异,就是不想更多的生灵遭到毒手,乐山自然不愿为保护某些人,而杀害其他人,然而这一犹豫不要紧,却耽误了战机。

唐兵在主将的指挥下,逐渐镇定下来,南诏前来偷袭的人马不多,一时无法将其制住,双方混战在一起。远处的主力部队似已听到了这边的喊杀声,隐隐的有大队的火把正在向这边移动。史天赐见势不妙,放开交手的敌人,几个箭步飞跃到乐山的战团,雪花神剑一挥,马上的一位主将当即被从背后削掉了脑袋。

人头飞落,乐山一愣,呵道:“兄弟,莫伤人性命。”

“兄弟,如此纠缠,敌军主力将回,任务必失,带来这些南诏子弟也活不了,切勿妇人之仁!”乐山知道天赐说的对,却下不了狠心,正在犹豫之间,敌人的另一主将看见伙伴被杀,心知不好,使出撒手锏,手中的狼牙棒迫空而来,同时扭转马头就跑。乐山一时犹豫,却没有料到敌人的杀招,狼牙棒已到眼前,再想躲闪依然来不及了,乐山提气拧身,避过正面,却还是被棒上的倒刺划伤了肩膀。乐山的肩膀在武当受伤之后本就没有痊愈,此次再受创,把前次的伤口也带开了,不由得痛彻心肺。史天赐不由得大惊,跃到乐山身边查看,乐山摆摆手,示意不妨事。史天赐怒从心起,用脚尖挑起地上的狼牙棒,奋力一掷,棒带风声,正中那将的后脑,可怜此人还没来得及逃出多远,就被自己的兵器砸的脑浆涂地。

一见自己的两员主将纷纷被杀,唐兵再次乱了阵脚,不一刻就被杀的丢盔弃甲。扎西河也率领手下趁大唐主力赶回之前,一把大火点燃了辎重。唐军这次运来的物资果然包括了大量的攻城设备,包括木炭,弓弩和云梯。这一把火不要紧,木炭当即燃烧起来,而且越烧越旺,等大唐援兵赶到的时候,不仅无法扑灭大火,辎重烧了个精光,连整个山头的树林也被连成了一片火海。火光冲天,数十里之外的鄯阐城楼上都看得清清楚楚。

第二日的黄昏,乐山、天赐等人绕过山路,回到了昆明县城,凤迦异早已得报,亲率众将在城门内两边夹道欢迎。听完扎西河的禀报,当即就要奖赏,乐山坚决不受。王子又要大摆筵席,犒赏有功,乐山只称自己受伤不适,请求早些回府休养。其实不仅韦雪和灵儿担心他们,乐山和天赐又何尝不挂记两个女人,匆匆回到都督府,各人见面,这才放下心来。

缺少了攻城的器械,唐军的攻势果然减弱了许多,且之前吃了亏,已退出数十里安营扎寨,平时大多数时候改为在城外叫阵。凤迦异深知敌人兵多将广,且深谙兵法,正面对战一定凶多吉少,因此坚决的闭门不出,两军就这么僵持住了。半个多月过后,凤迦异开始有些着急,大唐军队这么围困下去,虽然昆明县城储备丰厚,但是无奈军民众多,时间长了,也难免吃紧。凤迦异也找乐山和天赐商量了几次,可是明显的敌众我寡,大家都没有什么好的对策。

这一日,乐山正在房中休养,韦雪一个人不好意思常常过来探望,所以特意拉着雪奴和史天赐一起过来聊天。乐山没有什么大碍,几人商量更多的是下一步该怎么办,正在这时,有小厮敲门进来,端着一大锅的汤药,原来是凤迦异派人送来的补药。

“这是什么?”待小厮出去,韦雪好奇的打开锅盖,用勺子搅着汤水。“哎呦,好恶心!”一条条虫子一样的东西漂浮在水面上。

“这是凤迦异让药师配的牦牛肉炖冬虫夏草,据说军中大将受了伤都喝这个,是大补的疗伤圣药。”

“没错,这是冬虫夏草,我在天山的时候也曾见过,非常珍贵。”史天赐凑过来看了一眼,道:“据说牦牛对此物最为敏感,每到春天都会上山寻找此物以强健身体,吸引异性。所以采药之人常常跟随牦牛之后,方能觅得此物。”

“难怪这昆明县城中随处可见牦牛,满地的牛粪,臭都臭死了。”

“牦牛肉本身也是充饥补给之物,南诏地处高原,正是特产。”

几个人正在讨论着眼前的汤药,乐山突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第二天的夜里,乐山和史天赐带着凤迦异挑选出来的三十位会一些武功的武士,穿上玄服,乘着夜色越过城墙。这三十多人,没有带利刃,却每人带着一把小匕首和一包凤迦异从全城收集的冬虫夏草。唐军在数十里之外驻扎,中间的几里地成为夹缝中的空地,这三十多人就在这一片空地上挖起了洞,埋上了冬虫夏草。忙活了半夜,远处的唐军并无发觉,众人神不知鬼不觉的已然回到了城中。

次日一早,凤迦异整理出三千人的骑兵队伍,自己披挂整齐,亲自领兵,打开城门,带着雪獒一起,向唐军的驻扎之地发起进攻。正值唐军用早饭之际,也没有人预料南诏的部队敢于主动进攻,大唐的营寨一度被凤迦异的骑兵冲的七零八落,炊烟袅袅变成了烽火连营。

但大唐铁骑毕竟身经百战,不一会就反应过来,建宁王李倓亲自压住阵脚,重整战力,开始反击。凤迦异只有三千人,很快就抵挡不住,冲击了一圈之后迅速撤退。大唐的主力逐渐合围,一万多的骑兵很快开始追击凤迦异的队伍。唐军将领从一开始的惊愕变成了讪笑,南诏人居然主动出城送死,如此好的战机怎能贻误。凤迦异的骑兵逐渐向南诏城撤退,距离城门越来越近,唐军也越追越紧。此时乐山和史天赐正在城门之上紧盯着两军的一举一动,心中拿捏着时机。在凤迦异的队伍距离城门还有半里的时候,乐山击鼓,史天赐挥旗,只见南诏城城门洞开,同时凤迦异的骑兵突然向左右两侧分开。唐军人数众多,还来不及反应,南诏城里突然奔出数百头牦牛,每头牦牛的角上都插着尖刀。牦牛们起初是被驱赶出城,出城后并不知所措,拥挤在城门口打转。唐军也被这景象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在主将犹豫了一下要不要继续追击之际,牦牛们似乎反应了过来,不是反应了过来,而是闻到了他们最熟悉和渴求的味道。而这味道就在唐军正在行进的道路上,这便是前一晚乐山他们埋放的冬虫夏草。一瞬间,牦牛们像疯了一样向唐军的方向冲来,一分钟前还在讥笑南诏军队和牦牛的唐军顿时不知所措。退,转身的速度没有牦牛冲击的速度快;战,不知道如何抵挡牦牛的猛攻。也就在这一犹豫之间,牦牛已经冲入了唐军阵中,牦牛数量虽少,却无畏生死,只要是挡在他们与虫草之间的就是死敌。一时间冲在前面的唐军被牦牛冲的七零八落,死伤无数。前队一乱,中军开始掉转马头向后撤退,无奈唐军人数太多,殿后的部队还没搞清楚前面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停止脚步。这一下被撤退的中军踏个正着,顿时乱作一团,哀鸿遍野。

乐山和天赐见状,二度擂鼓、挥旗,之前分兵两路撤退的凤迦异骑兵又迂回从两翼开始进攻溃败的唐军。而南诏城里也杀出另一支步兵,几处合围,一炷香的功夫,唐军一万骑兵,和跟随骑兵而来的一万步兵被打的溃不成军。多亏有建宁王李倓纵马向前,率后队赶来,止住唐军骑兵后撤,否则自相践踏者更甚。而此时的牦牛们开始悠闲的翻着土里的虫草大快朵颐。南诏军队并不继续追击,收拾了些战利品,牦牛也吃的差不多了,赶着牦牛回城庆功。只留下方圆几里的战场上,都是大唐士兵被牛角利刃切的七零八碎的尸体,被自己的铁骑踩的哭爹喊娘的伤兵,惨不忍睹。

乐山的牦牛战法,四两拨千斤,在己方很少伤亡的情况下重创了大唐的骑兵主力,迫使唐军再退十里重整。这一日,城中军民比过节还要开心,杀羊宰牛,把酒庆功。凤迦异也在行宫摆了庆功宴,邀请乐山、天赐以及众将领论功行赏。酒席过半,凤迦异拉着乐山、天赐散步至亭外,商讨下一步的对策。

“李大侠,天赐兄,此次打败唐军,二位功劳最大。我们是兄弟,大恩不言谢。”凤迦异拱手深施一礼。

“王子殿下,你客气了。没有南诏特产的虫草和牦牛,也赢不了这一仗。”乐山托起凤迦异的抱拳。

“这一仗是赢了,但唐军只是后退十里,看样子并无退兵的打算。”凤迦异收敛了笑容,愁云依然笼罩。

“这也是我担心的,大胜了几仗,只是解了燃眉之急。但是唐军输的越惨,大唐和南诏的梁子结的越深。大唐毕竟是大唐,只要他一日不退兵,最后遭殃的还是南诏的百姓。”乐山非常明白凤迦异的忧心,其实这也是自己担心的。

“而且经过这些时日的围城,这昆明县城内的粮草已经所剩无几,唐军如果围而不攻,我们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我父王近日已传召我退守都城羊苴咩城,我打算不日便领军西行。”再坚持了一两个月之后,南诏还是决定放弃昆明县城。

“那昆明县城的百姓当如何?”

“这也正是我担心的,这也是我一直守城不弃的原因,不过事到如今,与其负隅顽抗最后连累全城百姓,不如在我军离开之后让百姓开城迎接唐军,或可免生灵涂炭。”

“大唐是为了南诏诚服,到不至于会对百姓做什么屠戮的事情,不过为保万无一失,我倒是有一个主意。”

“李大侠请讲。”

“我和天赐留在城中,化装成普通百姓,唐军进城之后,如若不越雷池尚可,若是屠戮百姓,我们便去寻那太子的不痛快。等昆明县城干戈落定,我们便去寻你们汇合。”

“李大侠心怀南诏百姓,兄弟不知道如何报答才好。”凤迦异深施以礼。

“谈什么报答不报道,蒋灵儿和韦雪姑娘还需要王子照顾。”

“好!一言为定!”凤迦异和乐山击掌为誓,接着命人展开南诏地图指给乐山和天赐看,说道:“我军此去会先取道垅圩图山再至羊苴咩城。垅圩图山是我蒙舍诏的旧都所在,父王命我召集旧部共同御唐,我便在这垅圩图山城中等两位兄台。”

众人商议完毕,乐山和天赐分头回去。蒋灵儿的伤还没有好,只能跟着大部队撤离,韦雪也对蒋灵儿受伤心怀愧疚,便也只能随行照顾。南诏军很快集结完毕,择一月黑风高之夜悉数撤离。第二日唐军探子便发现昆明县城四门洞开,在确定不是陷阱之后,大唐的军队很快便浩浩荡荡的进了城。

乐山和天赐一直躲在暗中观察,太子李亨的队伍也随即迁入了昆明县城的都督府。可能是因为太子坐镇城中的缘故,唐军确实不若之前那般放肆,虽然也有零星的抢掠,但杀戮始终没有发生。太子是聪慧之人,他知道一旦自己下令屠城,那么之后南诏任何的一座城池都会宁可战死到最后一人,也不可能再投降大唐。但唐军似乎也没有善罢甘休的意思,休整辎重之后,还要继续追击。

蛰伏了几天,乐山和天赐见昆明县城百姓无虞,便赶在唐军大队人马开拔之前,启程去追赶凤迦异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