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去而复返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天赐找到乐山,表示愿意一起离开,毕竟参与这场纷争的结果也是未知的,何况如果韦雪走了,南诏王子会不会重用自己也未可知。不过下一步大家该往哪里去,却是应该认真决定的问题。
“这青城之宝如果真的是大周玉玺,就算找到了真的有用嘛?”天赐对未来的方向还是心存疑虑。
“不管是不是玉玺,既然韦宰相和安禄山都在找它,赵无极也说了,太平公主的宝物可以颠覆李唐朝廷,我们如果能找到,邀功请赏为你重建天山派应当不是难事。”
天赐沉吟了一阵,道:“那我们现在该往哪里去?”
这个问题却难住了大家,确实目前没有任何的线索可寻,大家都沉默了。
“赵无极说参与当年之事的是他的一个会武功的朋友,我们是否可以再去一趟瀛海洲,再问问他朋友的线索。”
“赵无极之前就说了他那朋友已经销声匿迹,虽然他说的未必是真话,但你再问他,也未必有什么结果。”
“现在想想,那赵无极说话确是半真半假,他身上一定还有我们没问出来的线索!”
“但是闹了这么一出,赵无极还在不在瀛海洲尚未可知。”
“蒋姑娘说的对。”乐山点点头。
到底该去哪里,众人再度陷入了沉默。
“两国开战在即,无论如何我们先离开这是非之地再说。”韦雪打破了沉默,但并没有说出回长安打探阿爷口风的想法。
“当下也只有如此了。”思来想去,也没有其他办法,决定由乐山和韦雪先行向凤伽异辞行,几个人折返长安,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韦雪去向凤伽异辞行的时候,王子正在北门的城楼上观察敌情。虽然一时还看不到唐军的影子,但是几十里外的滚滚尘沙却是依稀可见,不断的有逃难的贫民在往城中涌来。王子正在和手下的几员大将查看地图、商讨对策,乐山不想打扰,可是此时再不走,可能就走不掉了。
“凤哥哥,我是来向你辞行的,我们几人商量了一下,请恕我们无法留下来帮你。”卫兵通报了王子之后,韦雪走上前道明了来意,并把想法仔细的向他做了解释。凤伽异虽然依依不舍,但看得出韦雪山去意已决,同时理由也合情合理,不便挽留。更何况眼前战事紧急,也不容他多费时间在其他事情上,无奈之下只得与韦雪依依惜别。
乐山远远的站在一旁,让韦雪和凤伽异独自相处。
“可惜我们都还来不及叙旧。”凤伽异看着韦雪,这个一起长大的小妹妹已出落的亭亭玉立,不禁有些戚然,道:“二小姐,多多保重,不知道我们还有没有机会再见。”
“等到干戈化为玉帛,我们定会再见!”韦雪也颇为不舍,小时候的情景历历在目,但还是咬了咬牙,人生的相聚往往就是为了分手。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王子送了他们几套南诏的服饰,让他们穿上以免被路上仇视唐军的南诏民众和士兵当作泄愤的目标,等走到唐军的地界再行换上汉服。几人匆匆收拾了一下,牵上三匹马和一辆马车从北门而出,城门上,凤伽异的身影依稀,却越来越远。往长安的方向,只有朝北,而这一路也正是唐军进攻南诏的路线。为了避免与大军正面遭遇,几人特意先向东绕,再行向北。虽然绕行了一日,所见的疮痍却依然是惨不忍睹。难民三五成群、拖家带口,不是伤痕累累就是老弱病残,呼爹喊娘、哀嚎遍野。满地都是散落的衣物、断坏的车辕。如此触目惊心,乐山等人心中不忍,想施援手,却又哪里管的过来。尤其是韦雪,锦衣玉食的长大,哪里见得这种凄惨,眼睛不由自主的湿润起来。
北行的十几里,状况更是不堪,不远处农舍茅屋通通起火,厮杀声隐隐传来,看来大唐的先头部队已经攻到这里,来不及逃走的村民正濒临灭顶之灾。乐山等人来至村中,正有几个唐兵在追杀一群百姓,凡是男丁一刀一个通通被杀死。看见妇女则禽兽般拖倒在地。乐山他们再也看不下去,顾不上更换唐装,横刀立马挡住了去路。
“住手!”乐山第一个冲了上去,借着轻功前跃的势道,一脚踢倒了当先的凶徒。
“什么人?!好大胆!”被踢倒的唐兵一时爬不起来,其后的同伙见状却不干了。
“大胆的是你们!”韦雪早已经忍无可忍,抽出玄霜灵华拍马过来,道:“光天化日,竟然滥杀无辜,强抢妇女,你们还有王法嘛。”
几个士兵见是个南蛮打扮的俏丽女子,相视之后发出一阵哄笑,为首的一人道:“王法?我们守的是大唐的王法,不是你们南蛮的王法。我们杀的、抢的是你们南蛮,这是上峰给我们的犒赏,我看你这小姑娘长的不错,不如让军爷们乐和乐和,咱们一高兴,兴许会绕了你们的狗命。”众人又是一阵哄笑,然后笑声还没消去,却是一声惨叫,原来韦雪哪里受得了这种侮辱,怒从心头起,踹蹬飞起,只见剑光一闪,说话之人的耳朵已经不翼而飞。
“啊!啊!我的耳朵!”受伤的唐兵满手鲜血的捂着耳朵,跪倒在地乱喊着:“给我杀了她,杀了她,我的耳朵……”其余唐兵见状闻言,纷纷放开抓住的妇女,抽刀上前,意欲行凶。他们哪里是乐山等人的对手,连对方的招数都没看清楚,就或是丢了武器、或是断了胳膊,一个个见势不妙,落荒而逃,边跑边喊:“快回去禀报校卫大人,有胆子你们别逃!”
乐山他们并不追赶,而是让被弃下的妇女快快离去。几人商量了一下,也不愿再换什么衣服,依然向前,倒是要看看这校卫来时,能奈吾何。果然走了不到半里,对面就气势汹汹的来了一队人马,为首之人盔歪甲斜、獐头鼠目,后面的大队人马也是一个形状。拉着骡子、抱着鸡的;抬着箱子、捆着妇孺的;扛着麻袋、推着车的,不像是队部,却似土匪。刚刚逃走的几个士兵正在此校卫身后指指戳戳,两拨人碰了个照面。
“好大胆的南蛮!”校卫让人抬过自己的大刀,在马上稳了稳身形,抖起官威,道:“你们这是犯上作乱,活的不耐烦了!”
“住嘴!身为大唐的将官,居然纵容下属祸乱百姓,你犯的才是死罪!”韦雪同样立在马上,斩钉截铁、义正辞严,却把校卫说的愣住了,面露犹疑之色的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我们只是途径南诏的旅人,路见不平。”
听说只是普通百姓,校卫的嗓门又立刻提高了:“现在是对南诏开战,南蛮子的东西自当充公。大唐军队之事岂由你几个小小的布衣管的,弟兄们给我拿下,格杀勿论!”说吧手中大刀一挥,几十骑人马冲杀了过来。
乐山几人虽然武功高强,但是马上之战并不是他们的特长,虽然应付这些个乱兵不成问题,但却也要废些功夫。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乐山朝韦雪和天赐使个眼色,三人一路江湖而来,早有默契,于是冲到前面挡住敌方,乐山同时飞身而起,越过众人头顶,两个起落,恰恰落在校卫的鞍后。
“啊!”校卫根本来不及举起他的大刀,一把利刃已经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让他们住手。”乐山在校卫的耳后阴阴的说,听在校卫的耳里就像小鬼的催命符。
“是,是。都给我住手!”校卫大呵一声,正在憨斗的众人立时停住。士兵们转头见首领被抓,愕然当场、束手无策。
“叫他们把刀枪放下,命其以后不得再荼毒南诏百姓!”
“让他们放下刀枪是可以,可是这打家抢舍,就算我不许他们做也是没用的,上峰放任,我们整个军队都是这样的。”校卫结结巴巴,道出的却是真情。刚刚愣在当场那些军兵,见对方一时拿他们奈何不得,纷纷拍马逃窜,抢夺的物什也不要了,丢的满地都是,不一会在卷起的漫天尘土中消失的一干二净。
乐山等人拿这些落荒而逃的士兵也没有办法,手里只剩下这个校卫作为人质,韦雪策马过去,一把将起拽到地下。跌落尘埃中的校卫没了威风,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大侠饶命!女侠饶命!饶命!”
“畜生,你难道不知道大唐的律例严禁部队滋扰百姓,凡趁火打劫、中饱私囊者一律抄斩!”韦雪用剑尖指着校门的头顶,怒不可恶。
“女侠说的是,可是,可是,众军皆是如此,小人,小人也只是随应大流而已。”
“胡说!难道元帅、将军不是命你们来打仗,而是派你们来抢掠的嘛。”
“虽然上峰没有命令,可是……可是……”
“可是什么?!”
“这大唐与南诏之战,旷日持久,最初朝廷还是为了征服南诏,牵制吐蕃。可是到了后来,双方死伤无数,战争就变成了仇杀和掠夺。之所以南诏一再求和,而我朝不允,无非是主战的朝廷大元们可以借此谋利,或是壮大自己的力量,或是大发横财。而我们这些冲锋卖命的自然也是要得些好处的,将领们自然是睁一支眼,闭一支眼。”
“于是就令南诏的百姓成为你们的刀下亡魂、别人的血汗成为你们的战利品?!”乐山怒斥的校卫无话可说,然后校门的一席话其实也让乐山等人心中无话可说。
几人正在审问校尉,突听有人大喊:“史大哥,李大哥!我们还是快些离开这里吧,前面好像又有大批人马往这边来了!”蒋灵儿和雪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出马车中出来了,乐山审问校卫的时候,她俩站在车辕上看见远处滚滚黄土越来越近。
几人转身展目而望,还没有看见人马,空中却传来了飕飕的风声。“不好!快走!”乐山和天赐经验丰富,都听出了这是弓箭破空的声音,而且数量颇多,随后大批人马也呼啸着掩杀过来。
“快回车上去。”天赐大声的呼喊灵儿和雪奴,与此同时踹蹬飞离自己的坐骑,落到马车之上,带动缰绳,掉转头,催车往回飞奔。乐山和韦雪也顾不上地下的校卫,驱马掩在车后躲避飞矢。
箭矢来的真快,乐山和韦雪挥刀舞剑抵挡,怎奈箭来的太密,护的住人却护不住马,二人的马臀上纷纷中箭,二马嘶叫不已。然而此时停马更是不能,乐山和韦雪只能硬生生抖缰催马,勉强向前。然而更不妙的是马车,车辕和门框也中了不少箭,忽听“啊呀”一声,同时传来雪奴的惊叫:“灵儿姐姐受伤了!”众人心说不妙,却又不能停车,又跑出百十步,出了弓箭的射程,才敢驻马查看。
蒋灵儿伤的并不重,只是小腿上中了一箭,然而她一个不会武功的弱女子还是受不了,斗大的汗珠从苍白的脸上留下来。史天赐分寸大乱,急的龇牙怒目。
“怎么办?”韦雪也着急了,想帮蒋灵儿拔箭疗伤,却又下不了手。
“只有先回城给蒋姑娘治伤。”乐山当机立断。就在此刻,唐军的大队人马已经赶到,刚刚那个校卫躲在自己的马肚子底下,虽然腿上也中了两箭,但总算逃过一劫,此时正被士兵搀扶起来,在向一个中军打扮人的报告。
出乎大家的预料,正在乐山等人考虑怎么脱身的时候,雪奴突然站到后辕之上,拔出车门上的一支箭矢,抬起自己的小弓,张弓搭箭,箭带风声,快如闪电,说时迟那时快,那中军打扮之人还没来得及听完校卫的汇报,竟然眉心中箭,应声落马。不要说乐山等人一愣,追来的大队人马更是当即大乱,众人不再犹豫,趁此机会驱车马折返昆明县城。